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概论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授课方案(教案)
系别: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教研室:马列教研室
科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班级:电子信息ZK1001-2等
教师:
学期:2010年至2011年上期
课名: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师:
班级:电子信息ZK1001-2等编写时间: 9月11日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出现的新特点
一是队伍迅速壮大。

二是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特别是进城就业的农民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2006年4月国务院研究室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农民工在我国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8%,在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2%,已成为支撑我国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是岗位流动加快。

“铁饭碗”已经打破。

(3)这些变化没有改变中国工人阶级作为国家主人的地位
工人阶级仍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建设者、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仍然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领导阶级。

工人阶级先进性的最根本体现在于它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工人阶级作为我国的领导阶级,其领导地位和主人翁地位,是由宪法规定的,工人阶级始终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

(4)如何依靠工人阶级,发挥工人阶级的领导作用P240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发挥工人阶级的领导作用,必须保障包括农民在内的全体职工的合法权益,巩固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

抓住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2、农民是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
(1)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各个时期农民都是最基本的依靠力量。

广大农民不但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而且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人数最多、最基本的依靠力量。

(2)“三农”问题的重要决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农民。

骨干和核心力量。

(3)如何依靠知识分子,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依靠知识分子推动科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已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要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发扬“热爱
面。

四、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共同事业,维系着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进一步加强各民族大团结,充分发挥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巩固和发展各民族的团结与合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极其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的基本保证。

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一个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

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是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第二节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一、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
1、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的重要法宝
2、统一战线仍然是新时期的重要方针:我们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实质,就是要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之下,实现全国各民族、各党派、各阶层、各方面人民最广泛的团结。

统一战线是重要法宝,是政治优势,是长期方针。

二、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
新时期的统一战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联盟。

1、内容
两个范围的联盟
一个是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主体和基础。

一个是大陆范围以外,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2、基本任务
坚持党的领导:核心问题
高举爱国主义旗帜p247
坚持十六字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充分发挥作用p247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参政议政。

三、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1、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正确处理民族问题
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和基础。

民族团结是维护国家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根本保证。

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第二,现代化是军队建设的中心。

旁批栏:第三,正规化是现代化和革命化的必然要求。

2、贯彻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军事战略是指导武装力量建设和运用的基本依据。

战略方针是积极防御,
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来处理问题。

3、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
国防和经济建设是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的两件大事。

三、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
1、“三个提供、一个发挥”
“三个提供”是指:我军要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
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
有力的战略支撑;“一个发挥”是指我军要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
挥重要作用。

2、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军队战斗力建设
四、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信息化正在成为新军事变革的本质和核心,各发达国家都把信息化作为
新世纪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目标。

第一,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必须按照信息化的要求,积极创新
发展军事理论。

是战争的重要制胜因素。

第二,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关键在人才技术。

关键是要培养和
造就一大批思想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优良的军事人才。

根本大计,复合型人
才、智囊型人才和专家型科技人才。

第三,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必须继续对我军的体制编制进行改
革,使之更趋合理。

实现人和武器的最佳结合。

规模适度、结构合理、指挥
灵便的方向努力。

第四,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必须坚持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以
机械化促进信息化,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式发展,走跨越式发展
道路。

第五,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精兵
之路。

“精”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

“精兵、利器、合成、高效”的原则。

思考题:如何认识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国防和人民军队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