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氯酸消毒液制作过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次氯酸消毒液制作过程
答案:
(1)制备步骤和方法:
第一步是掌握次氯酸钠储备溶液中的有效氯含量。

一般含量在10%至20%之间(相当于100,000至200,000 ppm)。

第二步是根据不同的消毒对象和目的,确定待制备消毒剂中的有效氯含量。

例如,有效氯含量为0.05%(相当于500 ppm)的溶液通常用于环境消毒,而0.025%溶液(相当于250 ppm)通常用于餐具消毒。

第三步是根据以下公式计算要制备和消毒的储备溶液的量。

原始溶液的准备量=消毒剂中的氯含量×消毒剂的量(毫升)原始溶液中的氯含量。

制备示例:制备1000毫升的有效氯含量为0.05%的次氯酸钠消毒剂含量(相当于500ppm)需要多少毫升的含氯量为10%的原液?
计算:
①已知次氯酸钠原液中的氯含量为10%(计算时应写为0.1),
②代入公式:原始氯量= 0.0005×1000 = 0.5(ml)配制0.1时取1000毫升清水,加入5毫升次氯酸钠储备溶液(氯含量为10%),搅拌均匀即可食用。

(2)使用时应注意:
①次氯酸钠溶液非常不稳定。

应将其保存在密封的玻璃罐中,并置于阴凉处。

使用前应准备立即使用。

②次氯酸钠消毒剂能腐蚀金属和纤维织物,并具有漂白作用。

③用于餐具消毒的次氯酸钠原液中不得含有其他杂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