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还迁经济适用房和农民长远生计公建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综合说明 (10)
编制说明 (11)
编制原则 (103)
工程概况 (11)
工程总体概述 (11)
建筑设计概况 (12)
结构设计概况 (12)
专业设计概况 (12)
附图、附表 (14)
第二章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18)
施工现场出入口及围墙布置 (18)
施工现场道路布置 (18)
施工现场临时用水及排水系统 (18)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 (19)
(20)
(21)
主要机械布置 (20)
2.5.1塔吊 (21)
地泵 (22)
室外电梯 (21)
其它机械 (21)
生产用房及材料加工堆放场地的布置 (21)
生产用房 (21)
材料加工堆放场地 (21)
办公及生活区平面布置 (22)
办公用房 (22)
生活用房 (22)
第三章项目管理班子主要管理人员 (23)
第四章劳动力计划 (24)
劳动力组织及协作 (24)
劳动力计划 (24)
第五章施工进度计划 (27)
总工期目标 (27)
第六章施工进度施工工期保证措施 (27)
施工进度计划保证措施 (27)
组织保证 (27)
大型、先进的施工机械设备保障 (28)
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 (29)
人、机、财等资源保证措施 (29)
6.1.5施工材料供应的保证 (30)
夏秋收劳动及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30)
分包单位协调管理 (31)
人、机、物的保障 (31)
技术管理保障 (32)
第七章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34)
施工机械准备要求 (34)
机械设备配备计划说明 (34)
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34)
土建工程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34)
机电工程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34)
计量器具的准备 (35)
附图、附表 (35)
第八章打桩、桩头处理及基础平槽 (38)
8.1打桩、桩头处理及基础平槽 (38)
第九章基础施工方案 (38)
基础施工部署 (38)
施工部署原则 (38)
基础工程施工顺序 (39)
基础结构施工区域及流水段的划分 (39)
基础模板配置 (39)
基础工程主要施工方法 (39)
9.2.1混凝土桩基承台施工 (39)
9.2.2垫层施工 (41)
9.2.3土方回填 (42)
第十章基础质量保证措施 (42)
质量目标 (42)
质量保证体系 (42)
质量保证具体措施 (42)
10.3.1土方开挖 (42)
10.3.2土方回填 (43)
10.3.3混凝土桩基承台 (43)
附图、附表 (44)
第十一章基础排水和防止沉降措施 (44)
基础排水措施 (44)
降水方案的选择 (44)
基坑降水要求 (44)
11.1.3排水预防措施 (44)
防止沉降措施 (45)
基坑监测 (45)
沉降观测 (45)
第十二章地下管线、地上设施、周围建筑物保护措施 (45)
保护方案 (45)
管道改线与加固 (46)
第十三章主体结构主要施工方案和施工措施 (46)
主体结构施工部署 (46)
施工部署原则 (46)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顺序 (46)
主体结构施工流水段的划分 (47)
主体结构模板配置 (47)
主体工程主要施工方法 (47)
工程测量 (47)
钢筋工程施工方案 (52)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62)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 (74)
砌筑工程 (82)
防水工程 (85)
塔吊方案 (92)
室外电梯和脚手架方案 (94)
暖卫专业 (99)
电气专业 (120)
附图、附表 (136)
第十四章主体结构质量保证措施 (142)
质量目标 (142)
分项工程目标设计 (142)
质量保证体系 (142)
质量三级管理体系 (142)
现场质量管理的流程控制 (142)
质量控制的原则 (143)
坚持“质量第一,用户满意”的原则 (143)
“以人为核心”的质量控制原则 (143)
“以预防为主”的质量控制原则 (143)
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一切用数据说话的原则 (143)
贯彻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规范的质量控制原则 (143)
各阶段的质量控制内容 (144)
工作工序质量的控制内容 (145)
主要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48)
工程资料管理措施 (151)
基本管理规定 (151)
14.5.2施工资料报验流程 (151)
施工资料质量要求 (152)
施工资料管理制度 (152)
附图、附表 (153)
第十五章装修施工方案 (160)
内墙面工程 (160)
墙面抹灰 (160)
乳胶漆墙面 (161)
喷涂墙面 (162)
15.1.4棉吸音板墙面 (163)
顶棚工程 (163)
刮腻子、乳胶漆顶棚 (163)
天棚吊顶施工 (163)
楼地面工程 (165)
地砖楼地面 (165)
水泥砂浆楼地面 (166)
细石混凝土楼地面 (168)
门窗工程 (171)
塑钢门窗安装 (171)
防火门安装 (171)
15.4.3质量标准 (172)
15.4.4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172)
屋面工程 (173)
施工流程 (173)
屋面找平层 (173)
屋面防水 (174)
屋面保温 (174)
屋面面层 (175)
外墙装修工程 (176)
外墙外保温施工 (177)
外墙涂料施工 (177)
附图、附表 (178)
第十六章装修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79)
设计的理解和深化 (179)
施工技术保障措施 (179)
材料安全环保性能控制措施 (180)
第十七章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及专利技术 (181)
加强施工管理 (181)
改进施工工艺提高工作效率 (181)
现场合理布局,加强管理,减少资源浪费 (182)
第十八章各种管道、线路等非主体结构质量保证措施 (182)
明确工程质量控制目标 (182)
建立健全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183)
质量控制措施 (183)
施工工艺控制 (183)
.2工程材料质量控制 (183)
施工过程控制 (183)
成品保护措施 (184)
第十九章各工序的协调措施 (185)
项目组织机构 (185)
19.现场组织机构图 (185)
管理人员、部门职责 (186)
公司与项目部的关系及公司对项目部的授权与监管 (186)
公司对项目部的授权 (186)
公司对项目部的监管 (186)
公共关系协调 (187)
对总承包管理的认识 (187)
总承包管理方法 (188)
目标管理 (188)
制度管理 (188)
过程管理 (188)
协调管理 (188)
总承包管理措施 (189)
总包为各专业分包商提供服务措施 (189)
对分包单位的管理设想 (189)
分包商入场 (190)
招标管理 (190)
深化设计管理 (191)
总承包与业主、监理、设计的协调配合 (191)
与业主的协调配合 (191)
与监理的配合措施 (192)
与设计的配合措施 (192)
附图、附表 (195)
第二十章冬、雨季施工措施 (200)
雨季施工 (200)
雨期施工部署 (200)
雨季施工准备 (200)
雨期施工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 (200)
冬季施工 (205)
冬期施工部署 (205)
冬期施工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 (205)
第二十一章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211)
安全生产运行体系 (211)
安全保证体系 (211)
安全管理制度 (211)
安全管理工作 (211)
安全用电 (212)
安全用电指标和责任划分 (213)
安全用电组织措施 (213)
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213)
临电系统和电动机械安全措施 (214)
节约用电措施 (215)
安全防护 (216)
安全防护指标和责任划分 (216)
安全防护技术措施 (216)
安全消防 (219)
消防保证体系 (219)
消防指标和责任划分 (219)
消防安全保证措施 (219)
.4现场消防规章制度 (219)
紧急情况处理预案 (220)
危险品仓库应急预案 (221)
火灾爆炸应急预案 (222)
附图、附表 (224)
第二十二章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230)
文明施工保证体系 (230)
综治管理 (230)
工地文明施工和标化管理 (230)
创建文明工地的目的与意义 (230)
创建文明工地的措施 (231)
创建文明工地的主要内容 (232)
改善工地的卫生情况,注重工人的身心健康 (232)
创造良好的场容场貌,树立新的企业形象 (233)
主动协调、采取措施、共建文明工地 (233)
重视提高员工素质 (233)
噪音控制措施 (234)
施工生产噪声控制 (234)
主要施工机械噪声控制 (235)
22.5控制扬尘、大气污染等环保措施 (235)
扬尘控制 (235)
扬尘、环保控制措施 (236)
大气污染控制措施 (237)
水污染控制措施 (238)
施工区现场水污染控制 (238)
生活水污染控制 (239)
附图、附表 (240)
第二十三章施工现场环保措施 (241)
成立工地环境管理小组 (241)
制订可行目标 (241)
23.3 CI形象策划 (241)
23.3.1 CI工作内容 (242)
针对本工程几项要求 (242)
第二十四章施工现场维护措施 (243)
成品保护责任及管理措施 (243)
结构施工阶段的成品保护责任 (243)
装修、安装施工阶段的成品保护责任及管理措施 (243)
各专业工程施工中的成品保护措施 (244)
结构施工过程中的成品保护措施 (244)
装修施工过程中的成品保护措施 (244)
机电安装施工过程中的成品保护措施 (246)
第二十五章工程交验后服务措施 (246)
工程竣工的服务工作 (246)
工程保修计划 (246)
第一章综合说明
1.1编制依据
1、西青区中北镇示范小城镇王庄、大梁庄村二期、四期、五期地块定向安置农民还迁经济适用房和农民长远生计公建项目(8﹟9﹟10﹟11﹟、P-Q轴间后浇带分界线至13-14轴间部分,后浇带所围合北侧区域地下车库)工程设计图纸
2、西青区中北镇示范小城镇王庄、大梁庄二期、四期、五期地块定向安置农民还迁经济适用房和农民长远生计公建项目工程招标文件。

3、工程设计说明。

土建部分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
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45-95)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4、《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J118-88)
5、《住宅建筑规范》 (GB50368-2005)
6、《天津市住宅设计标准》 (J10968-2007)
7、《天津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津政函(95) 24号
8、《天津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29-1-2010)
9、《天津市无障碍设计标准》 (DB29-196-2010)
10、《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DB50108-2001)
11、《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5-2004)
12、《建筑制图标准》 (GB/T 50104-2001)
13、《总图制图标准》 (DB/T50103-2001)
14、《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DB/T50001-2001)
15、《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 JGJ113-2003
16、《2009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编制原则
1.遵循的原则
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文字说明、插图、插表中,严格按照招标文件的规定,做到统一标准,规范编制。

2.遵循设计图纸、施工规范、规程、验收标准的原则
在编写主要项目施工方法中,严格按设计图纸要求,执行现行施工规范、规程及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

3.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在制定具体项目实施方案过程中,充分研究、分析工程的特点、难点,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确保优质、高效地完成本标段的建设任务。

4.坚持施工全过程严格管理的原则
在各道工序施工中,严格执行监理工程师的指令,尊重建设单位和监理的意见,严格管理,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

5.坚持推广应用“四新”成果的原则
在施工中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施工中的先导作用。

6.坚持专业化作业与综合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在施工组织方面,以专业队为基本组成形式,充分发挥专业人员和先进优良设备的优势,同时采取综合管理手段、科学管理调配以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

工程总体概述
本工程是集地下停车库、住宅为一体,设计等级为一类的高层住宅楼,位于西青区中北镇王庄、大梁庄村,东至春光路,南至王庄、大梁庄村还迁房二期、四期,西至规划路,北至阜锦道。

三标段:工程总建筑面积m2,其中地下建筑面积m2,地上建筑面积m2,8﹟、9﹟、10﹟、11﹟建筑高度m。

见附表1.1。

建筑设计概况
结构设计概况
专业设计概况
⑴给水系统
本工程给水分为三个分区。

一至四层市政给水
第一分区:五层至十一层加压给水,由第一分区给水变频供水设备供给。

第二分区低:十二层至十八层加压给水,由第二分区给水变频供水设备供给。

第三分区高:十九层至二十四层加压给水,由第三分区给水变频供水设备供给。

加压设备设于地下车库内。

给水及中水支管采用PP-R管及管件,热熔连接,干管采用钢塑复合管,热熔承接连接。

⑵排水系统
住宅二层以上排水系统设专用通气立管,每隔二层设结合通气管与污水立管相连;厨房不设专用通气立管,仅设伸顶通气管,首层单排。

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室外排水管网。

坡道雨水消防排水等分别由积水坑汇集后由潜污泵提出,水泵由液位控制启停。

地下一层排水采用集水坑、排污泵机械排水。

排水管选用机制离心铸铁管,承插连接;支管选用加厚UPVC塑料管。

地下室排水泵管道、泵房及屋顶水箱间内的水池、水箱溢泄水管采用热镀锌钢管。

⑶中水系统
系统分区、管材同给水系统。

⑷消火栓系统
消防水池及消防泵房设地下车库,塔楼根据消火栓(带消防卷盘型)布置间距要求,每层设置两个消火栓(内设消防卷盘),屋顶设有一个装有压力显示装置的检查用的消火栓。

消火栓系统竖向分为一个分区。

消火栓管网布置成环状,并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段,保证检修管道时关闭停用的竖管不超过一根,阀门采用有明显的启闭标志的阀门。

消防竖管的管径为100mm,分别从消防水泵房引入两条供水管与环状网连接。

其余楼座设置双阀门出口消火栓。

消防给水管采用热镀锌钢管,管径大于DN100沟槽式连接,管径小于等于DN100丝扣连接。

⑸喷淋系统
地下车库设预作用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竖向分为一个分区。

喷淋管采用热镀锌钢管,管径大于DN100沟槽式连接,管径小于等于DN100丝扣连接。

⑴采暖系统
采暖系统按建筑物高度竖向分为高、低两个区,1-13层为低区,14-21p Mpa。

采暖系统为GLF-L钢铝复合散热器,钢铝复合散热器均为挂墙壁安装;住宅户内系统管道采用无机复合ß晶无视共聚聚丙烯管(NF ß PP-R)。

房内系统供回水干管管径为25×3.5,散热器支管管径20×2.8,热熔连接。

每组散热器供水支管上均装自力式恒温控制阀,回水支管装同管径球阀。

⑵通风防排烟系统
每个防火分区均设机械排烟系统。

高层住宅防烟楼梯间及合用前室分别进行加
压送风,加压送风机设于屋顶。

⑴配电系统
各单位工程进户电源电压均为220/380V。

二级负荷:消防电梯、加压风机、消防稳压泵、公共照明及电梯井排水泵、客梯、生活泵。

三级负荷:其它电力负荷及单元内照明。

强电主干电缆由配电间至强电竖井沿槽型电缆桥架敷设、竖井中沿竖井内墙用固定夹具固定明敷设。

⑵照明:
公共照明:沿强电竖井引至各层公共照明配电回路,配电箱明装在强电竖井内,分支线均采用BV-500V铜导线穿阻燃型PVC管暗敷设。

住宅照明:照明干线在强电竖井内每层设T接箱,各户分支线均采用BV导线穿PVC管暗敷设。

分户配电箱至用电负荷端之间导线为沿墙、沿梁、沿现浇楼板暗敷。

⑶防雷接地系统
本工程防雷在各局部屋脊和屋顶四周女儿墙上均用Φ10热镀锌圆钢做避雷带,另突出屋顶的金属管道构件均须与避雷带接牢。

突出屋面的物体沿其顶部装设避雷带。

引下线利用四周结构柱内的四根不小于∅12的纵向钢筋连接处焊牢,在室外地坪下处焊连接板(或甩筋)以备外附接地装置用。

建筑物45米以上部分外墙上的栏杆金属门窗等较大金属部分应与防雷引下线焊接, 每层利用用梁内四根不小于∅12主筋做均压环与引下线做电气联结。

做接地体。

利用结构基础钢筋做自然接地体。

配电系统接地形式为TN-C-S室外电缆引至配电室后 N线与MEB接线盒连接作重复接地。

在卫生间内设等电位接线盒。

⑷弱电系统:包括消防报警系统、电话、有线电视系统、可视对讲系统、防盗报警(安防)系统、表计远传系统。

附图、附表
附表1.2
附表1.3
第二章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根据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并结合工程的场地现状实际特点,确定平面布置原则:
1.平面布置合理有序,统筹考虑现场各地段用地的协调;
2.合理布置场区施工道路和各种加工场区,保证运输方便通畅,减少二次搬运;
3.施工区划分和场地的确定符合工艺流程,减少施工中的相互干扰;
4.各种临时设施的布局和设置满足整个施工期间的管理和生产的需要,同时满足建设单位对安全、环境、消防等方面的管理要求;
5.规划合理、整洁美观。

现场四周砌筑砖砌围墙,现场施工出入口设置在现场北测、东侧,宽度为8m,大门采用定型钢制大门,并按形象要求喷涂耐水外墙涂料。

在现场北侧临近场外道设置1个8m宽施工出入口,现场设置6m宽施工道路。

施工道路进行硬化处理,路两侧修排水沟、集水井,为加工施工进度,道路硬化采用商品混凝土。

保证大型材料及混凝土运输车辆的正常通行允许同时满足消防安全的要求。

出入口处设置洗车池,保证车辆无淤泥出场。

本工程临时用水源由业主指定方向引入后加水表计量。

本工程设计统一是内火灾发生次数为1次,消火栓系统总用水量10L/S。

室外消防栓按小于100m的间距布置,栓口直径为65mm。

临时水泵房内设两台消防水泵,一用一备,供给高层住宅消防管网及生产用水。

干管管径100mm,从管网上分别引至各高层住宅D100作为消防立管,从管网上分别引至各多层住宅D50作为生产立管,每层从生产立管上引出D15生产支管。

各消防立管根部、生产支管、立管均加设阀门。

除高层住宅外,其余不设室内消火栓系统。

从管网上向用水点分别引出给水支管。

每栋构筑物均配置若干组干粉灭火器。

本方案设计施工现场的污水排方至最近的市政污水井,但是厕所的污水必须先经过化粪池处理后才能进入污水井。

本方案给水管采用焊接钢管,排水系统采用排水铸铁管或砼管。

(1)2.4.1负荷计算及变压器的选择
⑴负荷计算
P
计=1.05×(K
1
∑P
1
+K
2
∑P
2
+K
3
∑P
3

式中 P

——计算负荷(KW);
1.05 ——用电不均匀系数;
P
1
——全部施工用电动力设备额定容量之和;
P
2
——室内照明设备额定容量之和;
P
3
——室外照明设备容量之和;
K 1——全部施工用电动力设备需要系数,设备总数在10台以内时K
1
=0.75;设备总数在10~30台时K
1=0.7;设备总数在30台以上时 K
1
=0.6;该工程
设备较多,故设备需要系数K
1
取0.6。

K
2
——
K
3
——
P
计 =1.05×(K
1
∑P
1
+K
2
∑P
2
+K
3
∑P
3

×××45+1×28)
⑵临时用电变压器选择
临时用电计算负荷求出后,变压器容量S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S
变 =1.05P

/ COSΨ
式中 S

——计算出的变压器所需容量(KVA);
P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计算负荷(KW);
COSΨ——用电设备功率因数,一般建筑工地可取0.75。

S

=1.05×
⑶要求提供884KVA的变压器才能满足现场施工需要。

如甲方电源不足需租用发电机供电,以保证办公区及现场重要负荷不受停电等因素的影响。

2.4.2供电方式的选择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标准JGJ46-2005的要求,采用
TN-S接零保护系统供电。

各路主电缆采用埋地敷设。

电动机、电焊机的暂载率按60%考虑。

工程中所用机械设备超过10KW的采用降压启动方式
⑴配电线路
根据配电箱所带负荷选择电缆:
A01一级箱选用VV22-3×300+2×150直埋敷设;
A02一级箱选用VV22-3×300+2×150直埋敷设;
塔吊箱选用选用VV22-3×25+2×16直埋敷设;电梯箱选用VV22-3×16+2×10直埋敷设。

二级箱选用VV22-3×35+2×16直埋敷设;
办公区选用VV22-3×16+2×10直埋敷设。

⑵配电装置
现场临时用电采用TN—S三相五线制接零保护系统。

现场布置2台一级箱(A-01,02),在用电集中处设二级箱,塔吊等大负荷设备旁安装设备专用箱,装修阶段在楼内每层强电井位置设置二级箱,其电源由一级箱直接供给。

办公用电直接由一级箱供给。

其他电缆规格及走向详见临电平面布置图。

现场电缆主要采用土壤中直埋敷设,埋设深度不小于70cm,电缆上下填铺5~10cm细砂,上盖砖抹砂浆。

电缆经过施工大门和现场临建处埋设深度为80cm,并穿钢管保护(钢管内径不小于1.5倍电缆直径)。

引出地面电缆加高的钢管,钢管埋深不小于20cm,埋地电缆与地下其它管路的距离不小于1m。

电缆敷设完毕后,应做电缆标桩,标明走向。

塔吊
为加快施工进度,减少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结构施工期间现场布置自升式塔吊来满足施工垂直运输吊次需要。

从基础结构施工开始,现场共布置3台臂长60米的TC6015塔吊,塔吊布置在大厦附近,塔吊的设置既要考虑能满足大厦的吊次需求。

塔吊具体位置见结构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地泵
从基础结构施工开始,在现场共布置4台地泵。

室外电梯
塔楼砌筑、装修施工开始进行时,在每栋楼旁各设置一台室外电梯,用于其砌筑及装修施工阶段的垂直运输。

现场共布置7台室外电梯。

其它机械
结构施工阶段,现场设置2个钢筋加工场,加工场内均配置钢筋加工设备,包括钢筋调直机、钢筋弯曲机、切断机、直螺纹连接设备等。

结构、装修施工阶段现场共设置4个木工房,配置4套木加工设备,包括圆锯机、平刨床、压刨床等。

布置
生产用房
在现场南边位置的空地上布置一排临建,作为土建材料库房、机电材料库房及试验室。

材料选用和材料加工堆放场地
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在现场空地上,1-7号楼塔吊覆盖范围内布设钢筋、模板加工码放场地、钢模板堆放场地及脚手工具堆场。

地下结构施工阶段,待地库顶板覆土施工完毕,在北侧空地上增设成品钢筋堆场、脚手工具堆场和钢模板堆放场地。

二次结构开始时在现场增设2个二次结构材料堆场。

装修施工阶段,将钢筋、模板加工码放场地及钢模板堆放场地改为装修材料、分包材料及其他材料堆场。

办公用房
办公用房设置在现场东侧紧邻围墙处,采用轻钢结构标准型拼装活动板房。

办公用房为2层,包括240m2总包现场办公室。

同时设置管理人员厕所,厕所内墙面贴瓷砖,地面铺地砖。

试验室设置现场混凝土及砂浆试块制作及标养室,室内设置振动台、标养箱等必备设备。

在现场空地设置一间工人厕所,出入口附近设置一垃圾房。

生活用房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施工队伍生活区设在场外,由甲方协助解决。

工人宿舍采用水泥活动板房,为了减少用地,采用二层楼,满足高峰期劳动力的居住需要。

同时生活区内设立伙房、开水房、医务室、活动室、厕所、浴室等辅助用房。

项目经理部将严格按市有关消防要求,做好生活区里的消防工作,备好消防器材,设置消火栓,保证消防通道的畅通。

第三章项目管理班子主要管理人员项目经理部组织架构图
第四章劳动力计划
本工程的劳动力按照分部分项的施工阶段,分专业工种调配,采用弹性管理。

最少或最多人数按工程进展、作业面大小进行具体安排。

计划
劳动力计划表
第五章施工进度计划
本工程施工面积大、栋号多,且结构形式多样。

因此,合理部署、统筹安排区段流水、栋号间流水、栋号内流水,确保本工程有效有序进行,是保证本工程工期目标实现的前提。

本工程招标人要求,计划开工日期2012年11月,计划完工日期2015年11月。

我公司在对招标文件及工程设计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之后,对本工程施工进行了科学、合理的部署和安排,我们计划于2012年11月开工,2015年11月完成竣工备案,即2015年11月将整体工程全部移交业主。

本项目总体进度计划安排详见《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第六章施工进度工期保证措施
为确保进度工期、质量目标的实现,施工中根据本工程的设计特点,实行栋号间分区,栋号内分段,立面分层、流水作业、开展劳动竞赛等科学、多样性的施工方法;砌筑工程、装修工程随同结构施工立面穿插、跟进作业;外装修工程自上而下采取分段施工;其他专业工程跟进作业、适时合理安排;清理作业面及时,不耽误下一工序施工。

根据制定的工期进度计划,本工程施工将跨越一个冬季,两个雨季,季节降效因素明显。

在进度安排上,将通过采取科学组织、加大资源投入及加强混凝土结构保温等措施和手段,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按期完工。

组织保证
尽快建立起适合本工程特点的项目管理机构,使各级人员尽快进入角色,以保证各项施工任务的分解尽早得到落实。

具体实施如下:
成立由承包方主要领导挂帅的工程指挥部并设总指挥。

全面负责工程的生产、进度、质量、安全,以及人、财、物的调配。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副经理为副组长的进度控制领导小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