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同步巩固练习(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同步巩固练习(含解析)
一、单选题
1.下列事例中,为了减小有害摩擦的是()
A.为自行车轴加润滑油
B.在鞋底上制出凹凸不平的花纹
C.体操运动员在上器械前,常常在手上涂些镁粉
D.冬天路面结冰后,常常在冰上撒些渣土,以免发生交通事故
2. 在湖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的动力是()
A. 桨划水的推力
B. 水直接对船的推力
C. 人对船的推力
D. 水对桨的推力
3. 家里的浴室中,为了防止地面沾水使人打滑跌倒,下列采取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A. 浴室铺上带有凹凸花纹的地砖
B. 人沐浴时穿的拖鞋鞋底带有凹凸花纹
C. 脚底下垫放一条毛巾
D. 穿上平底的塑料拖鞋
4. 下列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 环绕地球沿圆形轨道运动且快慢不变的人造卫星
B. 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
C. 发动汽车将汽车开出车站
D. 降落伞从空中匀速直线下落
5. 在路上加速前进的自行车,前后轮都向前运动,那么前轮受到的摩擦力和后轮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分别是()
A. 都向前
B. 都向后
C. 前轮向前,后轮向后
D. 前轮向后,后轮向前
6. 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 重型卡车安装多个轮胎
B. 给齿轮扣润滑油
C. 运动鞋底有鞋钉
D. 用力握紧球拍
7. 在一堂物理活动课上,同学们正以“假如没有了…”为主题展开讨论.以下是同学们提出的四个观点:①假如没有了地球引力,物体的质量仍然存在;②假如没有了摩擦力,一阵微风也可以吹动停在平直轨道上的火车;③假如没有了摩擦力,人步行的速度更快;④假如没有了力的作用,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其中合理的是()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8. 体育活动中蕴含很多物理知识,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足球被踢出后仍能继续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力作用
B. 用力扣杀排球时手感到疼痛,说明力的作用时相互的
C. 乒乓球被扣杀后飞向对方,说明力可以维持物体运动
D. 铅球落地后将地面砸个坑,说明铅球受力发生了形变
9. 用手握住酒瓶,使其瓶口朝上竖直静止在手中,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酒瓶能静止在手中,是由于手对酒瓶的握力等于酒瓶的重力
B. 酒瓶能静止在手中,是由于手对酒瓶的握力大于酒瓶的重力
C. 手握酒瓶的力增大,瓶子所受的摩擦力不变
D. 手握酒瓶的力增大,瓶子所受的摩擦力也增大
二、多选题
10.关于力、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施力物体一定也是受力物体
B. 物体不受力,运动状态一定不改变
C. 两个不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D. 物体运动状态不变,一定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11. 摩拜单车(Mobike)是全球第一个智能共享公共自行车项目,市民使用手机下载APP,用户注册账号并缴纳押金后,即可搜索发现并用智能手机扫码解锁单车,畅行全城。
其结构与使用上应用了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自行车转弯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坐垫做得较宽是为了减小压力
C.安装滚动轴承是为了减小摩擦
D.下坡时自行车速度越来越大是由于惯性越来越大
12. 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产生弹力
B. 弹力是指物体发生形变时对其他物体
的作用
C. 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接触它的物体产生的力
D. 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
13. 下列知识结构中,正确的是()
A.
压强方法
增大压强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B.
摩擦
方法
增大摩擦
变滑动为滚动缠绕
减小摩擦变滚动为滑动使接触面分离C.
二力平衡条
件
大小相等
方向相同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D.
受力情况运动形式
不受力静止
受力受平
衡力
匀速直线运动
受非
平衡
力
变速运动或曲线运动
三、填空题
14. 某同学喝矿泉水时发现一些有关物理的现象并进行探究:发现瓶盖上有一道道条纹,其目的是用手拧开瓶盖时能________(填“增大”、“减小”)摩擦.喝完后他让空矿泉水瓶平躺在课桌面上,分别用力F1和F2沿水平方向推瓶子,发现沿F1方向推瓶子,瓶子很容易动起来,这是因为________.
15.如图是集市上常用的一种弹簧台秤,它测得的是物体的________ (质量/重力),应用的物理原理是:作用在弹簧上的外力越大,弹簧的________ 就越大.
16. 自行车是同学们常用的交通工具,请把对应题号填在横线上.
①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是________ ;
②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是________ ;
③通过加润滑油来减小摩擦的是________ ;
④通过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的是________ ;
A.脚蹬子表面做的粗糙不平;
B.刹车时要用力捏闸
C.车轮做成圆形的;
D.要经常给链条上油.
17. 将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如图所示分别用不同的力推它,使其发生A,B,C,D各图中所示的形变,其中F1=F3=F4>F2
①对比图________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②对比图________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18. 如图,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 ________N.
19. 用吸管吸密闭的塑料杯中的豆浆时,塑料杯变瘪了,此现象证明了________的存在,同时也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
四、计算题
20.如图是小王同学在参加学校运动会200m比赛时的情景。
他跑步时对地面的压力为500N,鞋子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80cm2,跑完全程用时32s.求:
(1)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
(2)他跑步时对地面的压强:
(3)若一只鞋子的质量为150g,跑步过程中鞋子离地面的高度均为20cm,脚落地一次重力对鞋子做的功。
21. 我国自主研发的“蛟龙4500”深海潜水器的质量是,长度有8米,高为3.5
米,宽度是3米。
潜水器被轮船上的机械牵引出水面时的情景如图所示。
(g= )问:潜水器离开水面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12米。
(1)牵引机械对潜水器的拉力有多大?
(2)牵引机械对潜水器所做的功是多少?
(3)假如牵引机械提升时间为2分钟,牵引机械的功率应为多少?
五、解答题
22. 教室的门关不紧,常被风吹开.小明在门与门框之间塞入纸片后,门就不易被风吹开了.这是为什么?细心的同学还发现塞入的纸片不是太硬而有一定的柔性,这又是为了什么?
23. 水平桌面上有一辆小车,张华同学用50N的力水平向右推小车,但小车仍然保持静止状态,请问小车是否受摩擦力?若受,大小是多少?
六、实验探究题
24. 某同学用一只弹簧测力计做研究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关系的实验,具体记录数据如下表:
(1)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结论是:________ ,能制成一个测量范围是多大的弹簧测力计________ .弹簧的原长是________ cm.
(2)当悬挂某物体时,弹簧长度为8.5cm,问该物体对弹簧的拉力是________ N.
七、综合题
25. 下列摩擦各属于哪一种摩擦?
(1)用圆珠笔写字时,笔尖与纸面间的摩擦是________.
(2)用橡皮擦字时,橡皮与纸面间的摩擦是________.
(3)用手拿笔写字时,手与笔杆间的摩擦是________.
(4)用卷笔刀旋削铅笔时,铅笔与卷笔刀孔间的摩擦是________.
26. 下表是小华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得到的实验数据。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 和________ 。
(2)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将g值取为9.8N/kg。
但经过精确测量,发现在某些不同的地理位置,g值存在着微小差异。
下表列出了一些城市和地区的g值大小。
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g值相同的城市是:________ 。
②造成g值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
③我国与许多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频繁,在这些往来的货物运输中,发货单上所标示的“货物重量”,实质上应该是货物的________ 。
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A
【解析】【解答】为自行车轴加润滑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A符合题意;在鞋底上制出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B不合题意;体操运动员在上器械前,常常在手上涂些镁粉,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C不合意;冬天路面结冰后,常常在冰上撒些渣土,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以免发生交通事故,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力;(2)用滚动代替滑动;(3)加润滑油;(4)利用气垫.(5)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
2.【答案】D
【解析】【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同时存在的;在湖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的动力是水对船桨的力。
故选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在力的作用时,会判定谁是施力物体,难度中等。
3.【答案】D
【解析】【解答】A、凹凸花纹的地砖使接触面更粗糙,从而增大摩擦,与题意不符;
B、拖鞋鞋底有凹凸花纹也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与题意不符;
C、脚底下放毛巾也可以增大接触面的粗糙,从而增大摩擦,与题意不符;
D、平底拖鞋比较光滑,再加上鞋底与地面间的一层水隔开,使摩擦力更小,所以该措施是错误的,与题意相符.
故答案为:D
【分析】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力;(2)用滚动代替滑动;(3)加润滑油;(4)利用气垫.(5)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
4.【答案】D
【解析】【解答】解:A、虽然人造卫星的速度不变,但卫星做的是圆周运动,方向不停的在发生改变,运动状态在发生改变;
B、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由于受到地面的摩擦力,足球的速度会越来越小,所以足球的运动状态在发生改变;
C、发动汽车将汽车开出车站时,汽车由静止变为运动,且汽车的速度在慢慢加快,所以汽车的运动状态在发生改变;
D、降落伞从空中匀速直线下落,速度不变且方向不变,所以降落伞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
故选D.
【分析】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情况包括: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
5.【答案】D
【解析】【解答】因为汽车驱动轮在后,前轮是从动轮,匀速行驶时,后轮相对地面有向后运动的趋势,则地面给后轮一个水平向前的摩擦,这个摩擦力驱动汽车向前运动,当前轮向前运动时,地面的摩擦力将阻碍它向前运动,故地面对前轮的摩擦力方向是水平向后,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摩擦力的方向总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明确自行车的后轮是驱动轮,相对地面是向后运动的.自行车的前轮是从动轮,相对地面向前运动.
6.【答案】B
【解析】【解答】A.重型卡车安装多个轮胎,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A 不符合题意;
B.给齿轮扣润滑油是减小齿轮之间的摩擦力的,B符合题意;
C.运动鞋底有鞋打,是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的,C不符合题意;
D.用力握紧球拍是增大压力,增大摩擦力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滑动为滚动、加润滑油等;用相反的方法可以增大摩擦,据此分析便可.
7.【答案】A
【解析】【解答】解:①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管有没有地球引力,物体所含的物质多少是不会发生变化的,所以物体的质量是仍然存在的,故此说法合理;
②失去了摩擦力,列车运动时就没有了阻力,故给列车很小的力就可改变它的运动状态,即让列车由静止变为运动,此说法合理;
③人行走时的动力是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如果失去了摩擦力,人将寸步难行,此说法不合理;
④没有了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静止,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此说法不合理.
通过分析可知以上说法合理的是①②,故A正确.
故选A.
【分析】(1)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受不受引力无关;
(2)没有了摩擦意味着行驶的列车不再受阻力,故用极小的力就可改变列车的运动状态;(3)人行走时的动力是地面对人的摩擦力;
(4)一切物体在不受力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8.【答案】B
【解析】【解答】解:
A、足球被踢出后仍能继续运动,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力作用.故A错误;
B、用手击排球,手对球施加力,排球飞走了;同时手感到疼,说明排球对手也施加了力,这个现象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正确;
C、乒乓球被扣杀后飞向对方,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是维持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错误;
D、铅球落地时将地面砸出了一个小坑,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说明地面受力发生了形变,而不是铅球受力发生了形变,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1)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称之为惯性;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作用力,所以,一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运动快慢(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的改变.
9.【答案】C
【解析】【解答】用手握住酒瓶,使其瓶口朝上竖直静止在手中,酒瓶处于平衡状态,在竖直方向上受平衡力的作用,摩擦力与重力大小相等,AB错误,不符合题意;
当手握酒瓶的力增大时,瓶子仍静止在手中,摩擦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重力不变,摩擦力大小不变,C正确,符合题意,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酒瓶处于平衡状态,在竖直方向上受平衡力的作用.
二、多选题
10.【答案】A,B
【解析】【解答】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施力物体一定也是受力物体,故A符合题意;
B、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不受力,要么静止,要么做匀速直线运动,即运动状态不变,故B符合题意;
C、两个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有力的作用,如磁力、重力等,故C不合题意;
D、物体运动状态不变,可能是没有受到力的作用,也可能是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B.
【分析】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两个物体相接触时可以产生压力、弹力、支持力等,两个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有力的作用,如磁力、重力等;
D、物体运动状态不变,可能是没有受到力的作用,也可能是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时,所受的合力为零.
11.【答案】A,B,D
【解析】【解答】A、自行车转弯时其方向发生了改变,不是平衡状态,所以不是受到平衡力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
B、增大座垫面积可以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坐垫对人的压强,B不符合题意;
C、安装滚动轴承,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C符合题意;
D、下坡时自行车速度越来越大,是因为重力势能转化成了动能,而其惯性是不变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BD.
【分析】物体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增大压强方法:(1)S不变,F↑;(2)F不变,S↓ (3) 同时把F↑,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力;(2)用滚动代替滑动;(3)加润滑油;(4)利用气垫.(5)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
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质量是物体惯性的唯一量度.
12.【答案】A,C,D
【解析】【解答】A、相互接触的物体间若没有相互挤压,不会产生弹力,A符合题意;
B、弹力是指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而不是发生形变时,B不合题意;
C、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接触它的物体产生的力,C符合题意;
D、压力、支持力、拉力是按照作用效果命名的,都属于弹力,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D .
【分析】弹力是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作用力;弹力不一定是弹簧产生的;三种常见的弹力有三种:压力、支持力和拉力.
13.【答案】AC
【解析】【解答】解:A、根据压强的定义式p= 可知,要减小压强有三种方法:一是当压力一定时,需增加受力面积;二是当受力面积一定时,需减小压力;三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同时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同理,增大压强也有三种方法.故A正确;
B、变滑动为滚动可以减小摩擦,变滚动为滑动可以增大摩擦.故B错误;
C、根据平衡力的条件可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平衡力.故C正确;
D、物体在受平衡力的作用时也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受力时也可能保持静止状态.故D错误.
故选AC.
【分析】(1)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增大压强的方法: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的方法: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2)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3)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4)物体在不受力或者受平衡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保持非平衡状态.
三、填空题
14.【答案】增大;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力
【解析】【解答】解:(1)瓶盖上有一道道条纹,其目的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用手拧开瓶盖时能增大摩擦.(2)由题意可知,沿水平方向推瓶子时,用力F1推瓶子时,瓶子与桌面间是滚动摩擦力,用力F2推瓶子时,瓶子与桌面间是滑动摩擦力,因为滚动摩擦小于滑动摩擦,所以会出现沿F1方向推瓶子,瓶子很容易动起来,而沿F2推瓶子则不容易动起来.
故答案为:增大;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力.
【分析】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力.在同等情况下,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可以减小摩擦力.
15.【答案】质量;弹性形变
【解析】【解答】解:弹簧台称是由于物体的重力作用在弹簧上,使弹簧发生了形变,而市场上这种称是利用重力和质量的关系,转化为直接测出物体的质量;其原理:在一定弹性范围内,弹簧受到的作用力越大,弹簧发生的弹性形变就越大.
故答案为:质量;弹性形变.
【分析】弹簧台秤的原理是利用弹簧的弹性形变量与受力大小成正比.据此解答.
16.【答案】B;A;D;C
【解析】【解答】解:摩擦力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自行车是同学们常用的交通工具,其中: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是B.
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是A.
通过加润滑油来减小摩擦的是D.
通过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的是C.
故答案为:B;A;D;C.
【分析】根据提供的信息可知,本题涉及的是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滚动代替滑动,使接触面脱离.17.【答案】A、B;A、D
【解析】【解答】解:(1)图A和图B的实验中,力的作用点、方向相同,而力的大小(F1>F2)不同,钢条形变的程度不同.根据控制变量的思想,两图是探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2)图A和图D的实验中,力的方向、大小相同,而力的作用点不同,钢条形
变的程度不同.根据控制变量的思想,两图是探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
故答案为:(1)A、B;(2)A、D.
【分析】要探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就应该控制力的作用点、方向相同,而力的大小不同;
要探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就应该控制力的大小相同、方向相同,而力的作用点不同.
18.【答案】4.6
【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5N,分度值为0.2N,指针在4N 以下三格处,示数为4.6N.
故答案为:4.6N.
【分析】弹簧测力计读数时首先认清量程和分度值,然后再根据指针位置读数.
19.【答案】大气压强;形状
【解析】【解答】解:(1)用吸管吸密封塑料杯里豆浆的过程中,杯内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塑料杯被压瘪了,该现象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2)塑料杯变瘪,形状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故答案为:大气压强;形状.
【分析】(1)用吸管吸豆浆时,吸管用力吸,密闭塑料杯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产生的压力差将杯子压瘪;(2)力的作用效果:一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四、计算题
20.【答案】(1)解:小王跑步的平均速度v= = =6.25m/s;
(2)解:小王跑步时对地面的压强p= = =6.25×104Pa;
(3)解:鞋子的重力G=mg=0.15kg×10N/kg=1.5N,
脚落地一次重力对鞋子做的功W=Gh=1.5N×0.2m=0.3J
【解析】【分析】利用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计算速度,根据压力和受力面积的比值计算压强,结合质量计算重力,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计算功的大小.
21.【答案】(1)解:潜水器离开水面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重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即F=G=mg=2×104kg×10N/kg=2×105N
(2)解:牵引机械对潜水器所做的功:W=Fs=2×105N×12m=2.4×106J
(3)解:牵引机械的功率应:=20000W.
【解析】【分析】根据质量计算重力,结合二力平衡计算拉力,力和距离的乘积计算功,功和时间的比值计算功率.
五、解答题
22.【答案】解:塞入纸片后增大了门与门框间的压力从而夸大了门与门框的摩擦力,所以门不易被吹开,纸片不硬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压强
【解析】【分析】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塞入纸片后增大了门与门框间的压力从而增大了门与门框的摩擦力,所以门不易被吹开,纸片不硬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压强.
23.【答案】解:水平桌面上有一辆小车,张华同学用50N的力水平向右推小车,正因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小车才会保持静止状态;此时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答:小车受摩擦力的作用,大小是50N.
【解析】【分析】(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或者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2)物体处于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
六、实验探究题
24.【答案】(1)在这个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0~7N;5
(2)3.5
【解析】【解答】解:(1)能做量程为0~7N的测力计.理由是拉力在7N之前,拉力每增加1N弹簧都伸长1cm,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而拉力在8N以后,已不存在这种正比关系.
(2)在弹性限度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从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的关系知弹簧原长为5cm.
由表中数据可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1N/cm.因此当用手将弹簧拉到8.5cm 长时,手对弹簧的拉力:F=kx=1N/cm×(8.5cm﹣5cm)=3.5N.
故答案为:(1)在这个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0~7N;5.(2)3.5.【分析】(1)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最大弹性限度就是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2)在弹性限度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满足胡克定律F=kx.
七、综合题
25.【答案】(1)滚动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
(3)静摩擦力
(4)滑动摩擦力
【解析】【解答】物体在接触面上滚动时受到滚动摩擦力,滑动时,受到滑动摩擦力,若物体只有运动趋势而没有移动距离,此时的摩擦是静摩擦.
故答案为:(1)滚动摩擦力;(2)滑动摩擦力;(3)静摩擦力;(4)滑动摩擦力.
【分析】滚动摩擦的特点是物体上的各个点分别和接触面的各个点接触,滑动摩擦是物体的一个点和接触面的各个点接触.
26.【答案】(1)天平;弹簧测力计
(2)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3)武汉和上海;地理纬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