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知识服务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图书馆知识服务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张千楚
【摘要】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basic education, it is widely concerned by the society. Public library as the social information resource center and the auxiliary institution of social education, it has the ability to provide 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intellectual support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ing. The paper explains the meaning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ublic library knowledge service, using the comparative research method, analyz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public libraries, sums up the establishment of specialized librarians, to provide academic knowledge services; cooperate with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regularly invited key teachers into the library; establis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whole province's key teachers library and education expert library, providing the information convenience for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providing an exploration for the public library knowledge service.%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信息资源中心、社会教育的辅助机构,具备为中小学教学提供信息保障与智力支持的能力.通过对中美公共图书馆为学龄儿童及青少年读者所提供服务的对比,分析两者的异同可知,建立专业化的学科馆员队伍,提供学科化知识服务;与中小学建立合作关系,定期邀请骨干教师走进图书馆;建设全省骨干教师库、教育学者高级专家库等措施能够提升公共图书馆知识服务水平,使公共图书馆能更好地为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提供知识服务.
【期刊名称】《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年(卷),期】2017(000)012
【总页数】5页(P84-87,125)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知识服务;社会属性;阅读指导服务
【作者】张千楚
【作者单位】吉林省图书馆,吉林长春 13002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2
公共图书馆的建设目的在于为社会各群体提供一个自由免费阅读的空间和环境,以提高社会各群体的自身素质和个人修养。

公共图书馆角色多元,它集阅读、学术交流和人际交往于一体,核心功能是信息、知识资源共享和公共教育。

国际图书馆统计标准将公共图书馆的定义和功能概括为:为一定区域内的公民提供免费或少收费的具有公共教育意义的图书。

知识服务是信息社会中以知识为主导的新型社会服务。

关于知识服务的概念,国内外学者尚未给出统一定义,有的强调服务技术;有的关注显性和隐性知识的互相转换;有的注重知识的使用。

公共图书馆知识服务,就是基于传统图书馆服务的转型与升级,对用户需求给予全方位的调研,再对获得的信息与资源进行重组,最后构成具备特殊价值的信息商品,能够为用户解决问题的智力服务 [1]。

本文中所论公共图书馆知识服务对象专指中小学教师。

公共图书馆的知识服务职能主要是为了满足社会不同人群的阅读需要,选取文献信息,进行加工重组以便使读者能最终获得知识产品,其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
1.公共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目标是用户需求
所谓“用户需求”,是指给各类人群带来差异化的社会服务。

知识服务首先需要对使用者需求进行全面调查,并创建以用户需求为主的服务战略。

中小学教学公共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目标,就是了解中小学各学科教师的信息需求后,建立有针对性的服务策略。

2.公共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内容为各学科知识
依据学科类型进行分类并组织服务部门提供更为完善的服务与保障。

为中小学教学提供知识服务的馆员,最好是具备师范专业学科背景并能够系统深入地掌握新课标教学的标准。

3.公共图书馆知识服务遵循共享服务机制[2]
本文所涉及的“服务机制”,主要以开放式服务为主。

公共图书馆为中小学教学提供知识服务,应集中人文社科及自然科学所涵盖的所有信息资源,且要集中社教、采编、借阅、咨询的相关力量,形成固定的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

4.公共图书馆知识服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整个服务是以动态资源的形式存在于用户问题处理的全过程。

建立学科服务平台,目的就在于及时对公共图书馆服务进行评估,并提供更加优质的知识服务。

5.知识服务的发展动力是不断创新服务
知识服务并不局限于固定模式或流程,图书馆员应充分发挥创造力,创新工作方法,不断开创知识服务新局面。

图书馆是公共事业型单位,旨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在公共服务方面,图书馆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信息集散地,理应为不同人群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公共图书馆也有能力为基础教育提供资源保障。

随着网络普及以及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水平的日益提高,大众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
多元,但碎片化的学习方式也不断侵蚀着人们的知识体系。

调查发现,目前中小学教师获取教学资源的渠道较少,且缺乏全面系统的数据平台。

因此,公共图书馆中小学学科教学信息平台建设十分必要。

公共图书馆是给社会教育提供服务的文化机构,其巨大的信息储备是任何文化服务单位都无法超越的。

中小学教师作为一个庞大的读者群体,公共图书馆有必要为其提供涵盖所有学科教学的信息。

那么教师如何在复杂的信息中检索到自己所需,并对这类信息给予有效整理,是公共图书馆中小学学科知识服务需要不断探索的。

目前,公共图书馆为满足读者的信息化阅读需求,购买最新图书馆系统,以保障广大用户搜索信息资源。

大量数字资源的完善,例如知网、万方等服务平台和数据库的不断更新,能够提高公共图书馆的存在价值。

中小学师生是中小学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之一,图书馆发展水平已然变成当前评估中小学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

但由于中小学人力、财力有限以及缺乏对图书馆建设的重视,中小学图书馆发展情况并不理想。

笔者通过对长春市三所最具影响力的中小学的走访发现,中小学师生对图书馆的利用率较低,图书馆文献资源更新速度慢,图书馆服务仅局限在传统文献借阅上,缺乏对中小学教学方面的指导。

因此,省、市级公共图书馆应针对中小学图书馆存在的问题定期提供专业化的指导,不断丰富信息资源,为中小学师生带来更高品质的学科服务。

公共图书馆为中小学教师提供知识服务有利于其自身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能够提升自身形象,与社会读者联系更加紧密;其次,在社会化服务过程中,通过用户的满意度调查可以积极改进自身不足,完善服务;第三,接触不同类型的服务对象能够使工作人员的素质得到提高,提供优质服务;第四,公共图书馆为中小学教学提供知识服务可以为社会教育做出贡献,发挥其社会职能。

为方便读者阅读服务,公共图书馆投入大量经费,购置了大批图书馆管理系统。

例如,图书借还系统,只需将文献放置对准条形码扫一扫,即可完成图书借还。

此外,
公共图书馆还应结合读者需要提供多种便捷服务。

例如,自主打印服务、自助装订服务等。

公共图书馆便捷的检索系统和其他先进的图书管理系统,对开展面向中小学教学的知识服务具有较大优势。

1.阅读指导服务
阅读指导是公共图书馆针对阅读书籍类型比较迷茫的未成年人提供的阅读指导服务。

由于未成年人心智上尚不成熟,人生观价值观没有定型,对很多书籍理解不深刻。

公共图书馆管理员的职责就在于针对未成年人这一心理特征群体推荐书籍,并指导阅读方法、讲明注意事项。

美国公共图书馆管理员向未成年人推荐在各大文学奖项上获奖的书目,例如:纽伯瑞儿童文学奖、国际安徒生奖等。

这些获奖书籍具有较高的文学水平,其价值观和传达的精神符合未成年人心理。

美国很多著名公共图书馆都有设未成年人阅读专区,那里罗列着历史上最著名的儿童青少年读物 [3]。

纽约公共图书馆、布鲁克林公共图书馆、皇后图书馆联合组成纽约市的三大公共图书馆系统,目的就在于为儿童推荐优秀读物。

馆员根据馆藏,选择近百本著名儿童读物书单,按字母排序,同时附书评;在三大图书馆首页上,设儿童专用通道,点击进入即可获取双百书单。

2.作业辅导
作业辅导是公共图书馆针对中小学生的家庭作业提供的一种辅导性服务。

作业辅导服务在美国的公共图书馆比较普遍,设置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完成作业。

美国很多中小学生放学后父母不在家,不能及时辅导其家庭作业。

因此公共图书馆应推出作业辅导服务,聘请专业的教师或大学生志愿者引导中小学生完成家庭作业。

图书馆提供诸如字典、百科全书、中小学辅导教材等书籍,帮助中小学生自主查阅需要的知识点和信息。

这种作业辅导服务不仅具有教育意义,更具有托管作用。

学生在图书馆结交新朋友,共同交流阅读体会和学习心得,既开阔了视野又提高了学习效率。

洛杉矶公共图书馆就提供了实时作业辅导服务,每天下午三点到晚十点,提供
一对一的在线帮助。

网络辅导内容包括:美国历史、艺术、文化、药物与酒精、神话、搜索引擎、打字教程等方面。

3.暑期阅读
暑期阅读服务源自20世纪初的美国。

有数据显示,从1994年开始,美国将暑期
阅读普及到各大公共图书馆。

截止到2016年,暑期阅读服务在美国各大公共图书馆的普及率已高达97.4%。

不同的公共图书馆在不同的时间段提供的阅读服务内
容各不相同。

例如,华盛顿公共图书馆在2014年推出了以“学习挑战”为主题的暑期阅读项目,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量;曼哈顿公共图书馆在2015年推出了以“阅读与暑期阅读项目”为主题的阅读项目,旨在引导阅读者不仅要阅读书本,更要在社会生活中提高实践能力。

1.读书活动
公共图书馆积极响应政府的“全民阅读”号召,定期召开读书活动,鼓励学生阅读。

如:读书比赛、读后感征文、读书讲座等。

活动一般由图书馆负责人组织召开,知名作家或教育工作者会提前对活动进行宣讲与策划。

2.少儿多媒体数据库建设
公共图书馆已建立青少年学习阅读的多媒体数据库,内容涵盖古今中外著名青少年读物和学习资料。

如少儿多媒体图书馆、点点书库和中华阅读书库等。

少儿多媒体数据库主要分为学习天地、艺术殿堂、综艺学习三个板块。

学习天地,主要针对学生基础课程学习,包括国学、诗词和英语学习等;艺术殿堂,主要针对艺术素质培养,如舞蹈、美术、音乐等;综艺学习,主要针对人际交往、价值观培育和健康常识方面。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华连环画数据阅览室,是中国极具特色的多媒体数据库,内容涵盖连环画作品,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具有较高的艺术品鉴价值。

这种专业性很强的连环画数据阅览室,不仅能培养学生热爱传统艺术的情感,更有利于向国家输送动漫和绘画人才[4]。

3.假期主题活动
公共图书馆主要利用学生寒暑两个长假,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个人素质。

例如,吉林公共图书馆在2015年举办的“小小图书管理员”活动,设计旨在通过让学生扮演图书馆管理员角色的方式,进而掌握图书类别以及分类方法。

辽宁公共图书馆开展的“绚丽暑期·七彩阅读”活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培养,使阅读融入古诗词、国学和古典小数等元素,使其内涵更加丰富。

4.参考咨询
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针对中小学生提供的参考咨询服务,主要包括图书馆概括、阅览室设置以及借阅规则等常规性问题。

中美图书馆均开展了阅读指导服务,但存在着较大差异。

具体表现在:一是我国面向青少年的阅读服务主要是辅助性的,活动时间短,不具系统性;美国公共图书馆面向青少年开展的阅读服务大多是常规性的,属于日常连贯服务,具有持续性与系统性。

二是中美图书馆均开展青少年假期主题活动,但是美国公共图书馆能够联合相关社会团体,为青少年提供社会实践机会,持续时间长,社会实践性强,使图书馆真正成为衔接中小学生与社会的纽带。

我国公共图书馆开展的青少年暑期活动,服务形式较为传统,活动内容单一。

目前,青少年到馆除了上自习、听讲座,很难从其他方面受益。

三是在知识服务方面,美国公共图书馆所提供的线上线下作业辅导服务的做法,值得借鉴。

公共图书馆在建设学科信息库前,必须展开全方位调研,确定具有代表性的中小学校,收集各学科教研室信息,有针对性地为中小学教师提供考试资料库,并支持在线下载。

在充分了解各学科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与各教研室建立合作交流平台,构建动态数据库系统。

馆员可采取跟踪式服务,推送学科情报,或为教师开展一对一的咨询服务,根据学科信息,向师生推送学科参考资料、专业馆藏信息,创建面向不同学科的专业数据分享平台[5]。

学科化知识具有特殊的导向性,需要依据使用者的不同需要,给予有针对性的服务。

学科化知识服务,首先存在于高校中,学科馆员制度最先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
的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大学,我国清华大学在1998年开始实施这种制度 [6]。

随着
学科服务的深入开展,要求图书馆员还应具备学科背景,且应适当掌握未成年人心理学、教育学以及最新课程标准等。

因此在进行学科馆员定位的时候,应考虑将其定位为学科资源的组织者、传播者、导航者及图书馆资源运用的教育者[7]。

馆员与学科教师建立一对一的合作关系,具体表现在专业参考及学科联络两个方面。

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服务项目:一是组织馆员定期走进学科教研室,和中小学教师进行包括教辅用书书单推荐、教学数据库维护、馆藏新书推送、文献传递等方面的交流,开展包括信息检索、信息素养教育等相关知识讲座,给中小学老师提升自身能力带来更多机会。

二是定期邀请学科骨干教师走进图书馆,为中小学生及家长答疑解惑。

三是图书馆重视智库建设,着力建设全省乃至全国中小学骨干教师库、教育学者高级专家库。

四是图书馆定期收集知识服务反馈,并针对有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及时加以解决。

五是学科馆员要分配好服务时间,使其和学校教学时间互相吻合,确保馆员可以有效服务。

公共图书馆建设应从信息资源、人才资源的具体需求着手,创建各种类型的阅览室或服务场所,让服务内容和社会需求实现有机融合,开展阅读、外借、咨询等一系列的服务,笔者提倡公共图书馆应建立学科教辅阅览专区,其内容涵盖初高中所有学科,并实行学科教辅及课外借阅“一条龙”服务,为中小学教师提供及时的服务[8]。

公共图书馆开展面向中小学教学的知识服务,扩展了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完善了图书馆特色服务,是实现公共图书馆转型的有效探索。

当前公共图书馆在服务经验上较为缺失,在参考高校图书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还要依据自身特征,创建能够满足中小学师生学习需求的服务系统。

【相关文献】
[1]张晓林.走向知识服务[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5):33 -35.
[2]张勇,周洪光.公共图书馆知识服务功能初探[J].图书馆学研究,2011(12):87-90.
[3][4]童万菊.中美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比较研究[D].安徽大学,2014.
[5]陈兴泽.公共图书馆知识服务功能的拓展及途径[J].图书情报论坛,2009(5):45-47.
[6]黄俊贵.关于公共图书馆的知识服务[J].图书馆论坛,2013(12):183-187.
[7]张丽华.公共图书馆知识服务团队的个体素质[J].管理论坛,2012(7):216.
[8]刘孝荣.学科化知识服务在公共图书馆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公共图书馆,2013(11):18-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