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头垄断市场的开放与福利的关联探讨_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寡头垄断市场的开放与福利的关联探讨
一、引言
开放经济中竞争政策应如何变化历来是理论争论的一个焦点。而现实中各国的竞争政策在20世纪80~90年代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蓬勃发展也表现出一些重要变化,如效率被纳入各国兼并政策中考量的因素,证实了开放经济中的竞争政策与封闭状态下的确存在不同。开放状态中更为凸显的民族国家的利益,使一国的竞争政策不得不面临更多困难抉择,如究竟应仍然维护消费者利益这一传统目标还是需要考虑国际竞争中社会的整体利益?竞争政策应变得更紧以磨砺企业竞争力,还是适度放松帮助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谋取更多利益?更深层次的问题是,竞争究竟是手段还是目的?
上述争论在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中更为尖锐。理论探讨中的分歧似乎主要集中在此类市场结构中出口行业应使用的竞争政策。一类观点认为,竞争政策可以被“战略性使用”以帮助本国出口企业争夺国际垄断租金。根据寡头竞争的古诺模型,成本更低的一方将拥有更大的市场。那么放松竞争政策的管制,使国内企业享有更大程度上的规模经济,有助于企业争夺国际市场份额,对本国福利提高有十分积极的影响(Clougherty,2001;Murtha et al.,1994)。而另一类的观点则认为激烈的国内竞争和严格执行竞争政策才会有利于国内企业在全球市场上取得成功,因为国内的企业竞争是全球市场上成功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本地强大竞争对手的存在是产生和维持竞争优势的有利刺激,缺乏本地竞争才可能导致资源使用的无效和从事研发活
动的激励缺乏(Porter,1990),开放经济中出口行业的竞争政策也应是更严格的(Richardson,1999;Clougherty and Zhang,2004;程新章、胡峰,2003)。而针对进口行业的竞争政策则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主流经济学认为,开放经济通过引入外来竞争,降低国内寡头垄断厂商的市场势力,从而削减加价幅度,增加消费者福利。据此,贸易自由化可以达到与竞争政策同样的目的,两者之间是可以互相替代的关系。代写论文
现实中寡头垄断结构已经成为重要的且具有代表性的市场结构类型。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形成主要有三种原因:市场竞争、兼并和法律、行政赋予的垄断。20世纪70~80年代后,西方国家盛行的新自由主义运动使法律、行政及国有经营形成的垄断在相当大程度上被削弱,兼并成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被加强的主要途径。这些兼并尤其是跨境兼并的主导动机是什么?是战略性的调整与重组。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00年的世界投资报告,以消灭竞争对手为目的的整体收购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并购的主体,这些并购“将一国国内的企业所掌握的资源转移到一个外国公司的手中,并把前者变为后者的一个附属公司”。2006年的世界投资报告指出战略性并购①仍是2004-2005年并购潮的主要类型。兼并潮的发生既是贸易自由化的竞争使然,同时造就了更激烈的寡头垄断竞争主格局。我国学者的实证研究也证明当外资进入后,我国家用电器、汽车等制造业及银行等服务业的市场集中度得到提高(张纪康,1999;赵景华,2002)。
其实在主流理论认为由于贸易自由化通过引入更多国外竞争者,强化了国内竞争,贸易自由化的进程自然推进竞争加剧的同时,也有对此表示反对的观点。如根据产业组织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当竞争压力加强,企业具有运用合谋和市场力量设立壁垒,阻止外部企业进入的“自然”动机。那么,如果当寡头垄断市场的开放引入外来竞争者,是否也会诱发寡头的反竞争行为?果真如此,寡头垄断市场的开放和竞争政策之间的关系就不是替代而应是互补,寡头垄断市场的开放需要更有效的竞争政策相配合。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开放经济中进口行业的竞争政策。着力探讨当一个寡头垄断市场开放、引入外来竞争者后,寡头竞争行为变化的可能性和条件,同时沿用经济学的分析习惯,采用社会的总福利标准衡量开放对开放国的影响。并据此得出关于寡头市场开放中竞争政策的建议。简历大全/html/jianli/二、寡头垄断市场开放中价格合谋的形成
反竞争行为的最终目的是控制价格或获得控制价格的影响力,合(共)谋或卡特尔②是一种典型的反竞争行为。合谋又包括明示合谋和默契合谋,其中默契合谋是寡头之间因相互依赖而做出的避免激烈的价格竞争而自觉达成一致的行为,是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经典内容。哈佛学派结构主义的观点认为在企业数目足够少而且高度集中的市场上,企业的默契合谋不可避免。但1950年芝加哥学派学者斯蒂格勒在《寡头理论》中否认了寡头市场出现合谋的必然性,认为企业背叛合谋独自削价总是有利可图的,因此动态地看合谋难以维持。20世纪80年代后,新产业组织学在重复博弈理论的背景下研究合谋问题,
指出企业在重复博弈情况下为长期利益会牺牲眼前利益,形成并维持合谋是一种均衡结果。企业还可以通过一些策略性行为为形成和保持稳定的合谋提供便利。
我们用寡头竞争中典型的古诺模型来分析颇具代表性的反竞争行为——价格合谋在贸易渐次有限的自由化过程中产生的可能性、条件以及成员构成,为竞争政策的作用提供理论基础。分析将分两个阶段进行:首先分析国内企业成立价格联盟的条件;而后分析价格联盟是否会邀请外资加入以及外资加入的条件。
(一)考察国内企业结成价格同盟的条件及壁垒的影响思想汇报/sixianghuibao/
假设:①这个行业有n个同质或相近的企业。由于是渐进的有限开放,我们假设一个(或有限个)外国企业可以进入③。为简化运算,我们忽略考察固定成本,国内企业边际成本设为基准值0。渐次有限地开放时,外国企业进入时仍存在某种形式的限制,并且外国企业与国内企业之间也存在成本差,我们用t来表示外国企业面临的进入障碍以及与国内企业成本差之和。在短期内,国内外企业的成本相对不变时,t的高低变动主要反映的是本国贸易壁垒的高低;②国内企业与外资对应的产量分别为
对比式(4)和式(6),可知当国内企业形成卡特尔时,每个企业均衡时的产量比独立竞争时低。但对比式(5)和式(7),此时外国企业产量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