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 3.5.1植物种子的萌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单元第5章绿色植物的一生
第一节植物种子的萌发
〔第一课时〕
一、背景与意义分析
本节课是江苏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七年级上册中第3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绿色植物的一生?第一节。
本节课设计的主旨是让学生联系实际、通过实验 ,认识大豆种子的结构 ,并且在老师指导下 ,能探究归纳出玉米种子的结构。
在此根底上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物的情感。
初一学生具有好动、好奇 ,想多动手多尝试 ,求知欲强的特点 ,给教师留下较大的发挥余地。
二、学习与导学目标
1、知识积累与疏导:运用观察、比拟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并加以描述。
认知率达100%。
2、技能掌握与指导:通过解剖、观察大豆种子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的能力。
通过大豆与玉米种子结构的比照 ,提高学生运用观察、比拟法进行探究学习的能力。
利用率达100%。
3、智能提高与训导:在实验、观察、讨论的过程中 ,学会师生合作、生生合作。
互动率达100%。
4、情意修炼与开导:。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善于与他人交流合作及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投入率达95%。
5、观念确认与疏导:通过种子的结构和功能的学习 ,使学生树立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认同率达100%。
三、障碍与生成关注
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
四、学程与导程活动
〔一〕、准备阶段
1、指导学生课前收集不同植物的种子。
2、学生准备好大豆种、玉米种 ,提前一天浸泡 ,以备上课解剖观察用。
〔二〕、教学活动过程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 ,根据你们现有的知识 ,你知道绝大多数绿色开花植物用哪一种器官进行繁殖?
生:种子。
师:对。
用种子繁殖后代首先是种子的萌发 ,本节课我们来探讨?植物种子的萌发?。
师:课前 ,我们收集了很多不同的种子。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
(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老师和同学们所收集的各种植物的种子。
)
生:这是花生、黄豆、玉米、绿豆、米、瓜子、松子、莲子……
师:对 ,很好。
看了这么多植物的种子 ,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吗? 〔学生观看形形色色的种子 ,展开联想 ,进入情境。
〕
生:不同植物的种子 , 大小不一样、形状不一样、颜色不一样等等。
师:那么你们又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生:不同植物的种子 ,它们的结构是否一样呢?是不是所有的植物都结种子呢?……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都非常好 ,但因时间关系 ,我们就先来探究其中的一些问题 ,其余的问题 ,大家可以课后继续探究。
刚刚有同学问:不同植物的种子 ,结构是否一样?同学们先别忙着答复我 ,我希望你们通过实验探究后再答复。
2、认识种子结构
〔1〕观察:指导学生观察大豆种子外形、内部结构。
师:同学们已自备了一些浸泡过24小时的种子 ,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一些 ,你们都可以拿来观察。
大家桌子上都有两粒浸泡过的大豆、玉米种子 ,请你们两人一组 ,先观察大豆种子的外形 ,然后轻轻剥去种子外面的薄皮 ,
注意不要弄掉上面的小突起。
按照从外到里的顺序列仔细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 ,对照课本图5-1 ,识别种子结构 ,并能说出其结构名称。
学生分组进行观察 ,老师巡回指导。
〔2〕师生交流
师:谁能说出大豆种子凹陷处的名称及种子的内部结构名称?
学生答复:种脐;种皮、胚根、胚芽、胚轴、子叶。
师:你知道胚根、胚芽、胚轴、子叶合称作什么?
生:它们合称作"胚"。
师:大豆的子叶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生:肥厚。
这是因为贮藏了大量的营养物质。
师:对, 所以 ,平时我们吃这些豆类时 ,主要就是吃它们的子叶。
那么对于种子本身而言 ,这些营养物质有什么作用呢?(让学生思考、抢答、得出结论。
)
生: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营养。
师:我们认识了大豆种子的结构 ,你能说一说你认识的植物种子中 ,有哪些种子的结构与大豆种子结构相同?
生:绿豆、花生、黄瓜、西瓜、葵花子、西红柿……
师:大家举了很多例子 ,那玉米、小麦等植物的种子也有两片肥厚的子叶吗? 小麦
玉米的种子结构与大豆种子结构是否相同?请大家仔细观察。
〔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玉米种子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玉米、小麦也有种皮、胚。
但它们有没有象大豆的两片肥厚的子叶呢?(这时学生才发现找不到)。
其实 ,它们也有子叶 ,但很薄很小 ,紧贴在胚的旁边(指实物)。
那种子萌发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哪?(有学生答复:可能在旁边。
)那你们知道旁边这局部叫什么吗?(学生答不出。
)叫胚乳。
也就是我们平时吃玉米、水稻这些种子时 ,主要吃的局部。
〔3〕识别比照
师:通过观察、比照 ,玉米种子和大豆种子结构有什么不同?通过比照 ,你知道种子结构中最重要的局部是什么?请小组内进行讨论。
学生经过讨论后 ,进行答复:玉米种子有胚乳 ,而大豆种子没有胚乳。
种子的最重要局部是“胚〞。
师:你知道以上两种种子中营养物质分别贮藏在哪里?
生:大豆种子营养贮藏在子叶里 ,玉米种子营养贮藏在胚乳中。
〔4〕拓展应用
师:我们吃玉米、大豆时 ,主要吃种子的那一局部?
生:吃玉米种子的胚乳 ,吃大豆种子的子叶。
〔5〕归纳板书
师:通过观察比拟 ,我们可将种子的结构总结如下:(投影)〔略〕。
〔6〕提供材料
师:如果把大豆种子煮一下 ,再种下去 ,会不会萌发?如果种子的胚被破坏了 ,会
不会萌发?
生:以上情况都不会萌发。
师:现在 ,请大家分析:为什么大米粒种下去不会萌发?
生:种子的胚不完整。
〔7〕小结
师:可见种子萌发的内因是:胚是完整的而且是活的。
满足了这一点 ,种子萌发还需要什么样的条件?下一节课再讨论学习。
本节课 ,我们通过观察、讨论、比照 ,认识了种子的结构。
〔8〕谈体会、谈收获: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尤其是同学们主动探究、解剖观察种子的结构 , 你感受最深、体会最深的是什么?生:略
五、笔记与板书提纲
第一节植物种子的萌发
1、种子的结构
⑴大豆种子的结构:种皮、胚〔胚根、胚轴、胚芽、子叶〕。
⑵玉米种子的结构:种皮、胚〔胚根、胚轴、胚芽、子叶〕、胚乳。
六、练习与拓展选题
1、“自我评价〞第一题。
2、思维拓展:请你说说 ,一粒种子能够长成一棵植物的奥秘究竟在哪里?
3、课外探究:在家里找几种其他植物的种子 ,用水泡软 ,按照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 ,观察它们的结构。
注意它们的结构与大豆种子或玉米种子结构是否相似。
七、个别与重点辅导
学生姓名〔略〕
八、反思与点评记录
第一节植物种子的萌发
第二课时
一、背景与意义分析
本课是第五章?绿色植物的一生?第一节?植物种子的萌发?的第2课时 ,第一课时 ,学生已经具备了有关种子的结构的理论根底。
此时,安排学生开展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及萌发过程 ,可以让学生在科学研究的亲自体验中 ,探究出植物体自身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从知识的结构上看 ,是前面知识的延伸和内化 ,从智能培养上讲 ,是对实践能力的提升和打造 ,同时也是对科学研究的尝试和感悟。
初一学生具备强烈的好奇心 ,喜爱动手操作 ,但由于自身实验和思维能力的限制 ,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分析综合容易散乱 ,浅薄单一 ,不能触及问题实质。
所以教师要做到组织引导 ,建议本课时分两个环节。
第一环节:课前〔一周前〕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探究;第2环节:课上展示交流实验方案 ,分析得出结论。
二、学习与导学目标
1、知识积累与疏导:设计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的实验 ,尝试设计对照实验的方法和操作过程 ,并能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得出结论。
认知率达100%。
2、技能掌握与指导:在自行设计的探究方案指导下 ,通过探究活动 ,自主获得种子萌发所需条件的知识。
利用率达100%。
3、智能提高与训导:通过组内讨论、组间交流 ,培养合作沟通能力。
互动率达100%。
4、情意修炼与开导:在实验观察中发现问题 ,激发培养善于探究的科学品质。
投入率达95%。
5、观念确认与引导:种子萌发需一定的自身条件与外界条件 ,树立内因与外因辩证观点。
认同率达100%。
三、障碍与生成关注
学习设计对照实验 ,进行有效探究 ,体验科学研究和自主学习过程 ,并将设计方案书面化 ,形成完整的实验报告。
四、学程与导程活动。
第一环节课前探究实验
〔提前1周利用课余时间完成〕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据学生生活经验和已学知识提出问题 ,激发学生思考 ,种子萌发除了自身结构的内部条件 ,还需要哪些外界条件?学生自主结合成2-4人探究小组 ,组织引导他们通过交流讨论 ,进行大胆猜测 ,提出假设。
〔二〕确定探究主题 ,制订探究方案
探究小组根据猜测 ,设计比照实验 ,指导学生从实验内容、探究目的、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材料用具、方法步骤等方面完成实验报告。
〔三〕实施探究方案
学生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 ,小组合作 ,利用一周左右时间 ,完成实验 ,并做好实验记录 ,完成书面实验报告。
第二环节课堂展示研讨
〔四〕展示方案
各组推荐代表 ,介绍本组实验方案、操作情况 ,并由此得出何种结论。
〔五〕交流研讨
其他小组自由提问 ,教师引导学生针对各组方案中精彩之处和缺乏之处进行评价 ,启发思考 ,开展讨论 ,让学生通过分析、归纳 ,相互交流互补 ,获得正确结论。
〔六〕分析综合
引导学生分析种子萌发的条件 ,讨论分析 ,从而建立外因与内因的辩证关系。
指导观看种子萌发过程多媒体课件 ,结合课前实验观察 ,使学生对种子萌发过程有个形象直观的了解 ,在此根底上教师补充 ,由学生总结种子萌发过程。
五、笔记与板书提纲
探究植物种子萌发的条件
(一)种子萌发的条件:水、空气、适宜的温度
(二)种子萌发的过程:胚根首先发育成根 ,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局部 ,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子叶逐渐消失。
六、练习与拓展选题
完成书p57-58“自我评价〞、“思维拓展〞、“课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