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教案二-7.妈妈睡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妈妈睡了》教学设计
【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紧、润”等13个生字,会写“哄、先”等8个
生字。

认识多音字“发”。

【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说说“睡梦中的妈妈”的美丽、温柔和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妈妈的爱。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对妈妈和家人感恩之情。

【教学重点】认识13
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认识多音字“发”。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睡梦中的妈妈”的样子,体会作者对妈妈的爱。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对妈妈和家人感恩之情。

第一课时
一、播放歌曲,情境导入
1.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学生跟唱。

2.谈话:“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

妈妈生养我们,是这个世界最爱我们的人。

有位小朋友,很爱自己的妈妈,写了一篇文章送给妈妈,名字叫《妈妈睡了》。

3.板书课题,指名朗读,引导学生在朗读时注意语气轻柔。

二、初读课文,随文学习
1.播放课文朗读,学生认真倾听。

2.学生自主阅读课文。

教师提出自读要求:
(1)标出自然段序号;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将课后的生字在文中圈出来多读几遍。

3.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4.检查初读,随文学习: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出示生字:哄、先,指名认读,交流识记方法,根据汉字的偏旁理解字义,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哄”的意思。

再次指名朗读,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语气尽量轻柔。

(2)出示第二自然段中的词语:闭上、紧紧、红润、脸上,指名认读,相机正音。

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结合生活实际。

出示生字“闭、紧、润、脸”,观察字形,交流识记方法。

全班齐读。

(3)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
出示词语:故事、等会儿,指名认读,“事”在词中读轻声,指导“等会儿”的儿化词。

再次指名朗读。

(4)出示第四自然段中:呼吸、那么沉、头发、粘在、汗珠、额头、窗外、沙沙、乏了,指名认读,相机正音,“沉”前鼻音,“发”多音字。

正音后开火
车读、指名读等方式巩固。

结合上下文和学生生活实际,理解“呼吸”“额头”“乏了”等词语的意思。

指名朗读第四自然段,指导长句子,通过示范朗读、标出停顿线等帮助学生读通顺流畅。

再次指名朗读,全班齐读。

5.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课文,将课文读得通顺流利。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过渡:课文写妈妈睡了,睡梦中的妈妈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再读课文寻找答案吧!
2.学生再次轻声朗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司,并与同桌轻声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

3.指名交流,朗读相关语句,适当小结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好温柔”
“好累”。

4.全班齐读课文。

四、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巩固识字
(1)出示词语,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读、齐读等方式,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识字成果。

(2)出示生字,鼓励学生交流识记方法,说说有没有在生活中见过这些字。

(3)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认读,多名学生合作。

2.指导书写:
(1)出示会写字,指名认读,口头组词,加强理解。

(2)学生自主观察汉字,交流书写要领。

(3)交流后强调“窗”字为上下结构,上部的穴宝盖要写得略宽,盖住下部的“囱”。

“哄、脸、沉”都是左右结构的汉字,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4)教师范写,学生观察书写后自主描红仿写。

(5)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书写情况,个别指导,同时强调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谈话导入
1.听写词语,学生同桌之间检查订正。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3.过渡:妈妈睡了,“睡梦中的妈妈”美丽、温柔又很累,小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他又是怎么写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

二、品读课文,认识“睡梦中的妈妈”
1.学习第二自然段,认识妈妈的美丽
(1)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

(2)交流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小作者眼中的妈妈“真美丽”。

(3)指名交流,重点指导以下几点:
抓住“明亮”“弯弯”“红润”感受妈妈外貌上的美丽,给予“美丽”直观的感受。

对比感受出示去掉修饰词的句子“眼睛紧紧地闭着,眉毛也在睡觉,睡在妈妈的脸上”,品读,体会表达效果的不同。

引导思考,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眼睛、眉毛、脸,学生交流,可不同的角度思考。

(4)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

2.学习第三自然段,感受妈妈的温柔
(1)过渡:在小作者眼中,妈妈不仅长得美丽,而且还十分温柔!请小朋友们轻轻地读一读第三自然段,说说你从哪些词语和句子中感受到妈妈的温柔。

(2)学生自主圈画相关词句,与同桌交流自己的读书发现。

(3)交流引导,从“微微地笑着”“嘴巴、眼角都笑弯了”等词句中感受妈妈的温柔。

从“妈妈又想好了一个故事”中体会妈妈平时很喜欢用讲故事哄孩子睡觉,真是一位温柔的好妈妈。

(4)拓展想象,妈妈在睡梦中想到了什么会这么温柔地笑?
(5)出示微笑的笑脸图片,给予学生直观的感受。

(6)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适当指导,引导学生读出轻柔的语气以表达“妈妈好温柔”。

3.学习第四自然段,体会妈妈的辛苦
(1)过渡:小作者十分懂事,他不仅到了睡梦中的妈妈美丽温柔,而且还发现有妈好累。

他是怎么发现的?齐读第四自然段。

(2)指名交流从哪些词语和句子中发现了妈妈“好累”。

(3)交流体会:结合学生生活理解“沉”,感受妈妈因为很累所以睡得特别熟。

出示句子“她乌黑的头发粘在微微渗出珠的额头上”,从“乌黑的头发”再次感受妈妈美丽,从“微微渗出汗珠”中想象妈妈干了好多活,出了好多汗,把头发都粘住了。

抓住“可是”一词理解。

联系自己妈妈在家的情景,想象“她干了好多活儿,累了,乏了”中妈妈可能做了哪些事情,感受妈妈的辛苦。

(4)全班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

4.整体回归,感情朗读
(1)学生再次轻声朗读全文,争取在熟读的基础上读出课文中所蕴含的情感。

(2)师生合作,配乐朗读课文。

三、联系生活,在表达中激发感恩之情
1.创设情境:在小作者眼中,睡梦中的妈妈“美丽、温柔、辛苦”。

那么在我们的眼中,妈妈是什么样的呢?请大家拿出自己妈妈的照片,细细地观察妈妈,想想妈妈在生活中都做了哪些事,和同桌轻轻地说一说自己的妈妈。

2.指名交流,语言表达要清楚、完整,用上一些修饰性的词语。

从不同的角度交流可以说说妈妈长什么样子,在家里做了哪些事,怎么照顾自己的,想对妈妈说些什么心里话等等。

3.教师总结,学唱歌曲《游子吟》。

让我们好好珍惜妈妈的爱,也把孝心和爱送给妈妈,送给全家人。

回家后,把这篇充满感情的课文轻轻地读给妈妈听,向妈妈大声说出“我爱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