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找种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找种子》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对种子的基本认识,知道其是植物繁殖的重要物质。

2.学习观察、分析、思考,并初步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精神。

3.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
1.种子(豆子、玉米粒、西瓜籽等)。

2.画纸、颜料、画笔。

3.放大镜或显微镜。

4.标准的桌椅、黑板、教具柜。

5.科学故事书《羊咩咩找种子》。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活动
让幼儿围成一个大圈,用眼神、手势与幼儿进行互动,引出今天要学习的科学主题——种子。

2. 情境创设
老师讲述科学故事《羊咩咩找种子》,让幼儿身临其境地了解种子的来历和功能,并引导幼儿发表感受与想法。

3. 科学实验
老师向幼儿展示不同种类的种子,引导幼儿逐一观察,并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让幼儿更加深入地观察种子的结构和特点。

随后,老师将种子散落在桌子上,让幼儿通过手部动作和视觉形象找到指定的种子。

4. 初步探究
散落的种子上,有一些已经发芽了,引导幼儿观察芽苞的形态特点、颜色、长度等,并让幼儿自行推测芽苞是怎样长出来的。

5. 语言表达
让每一个幼儿画出自己观察到的种子结构图,并引导幼儿逐一讲解它们的特点,夸奖幼儿的见识,对幼儿锻炼口语表达能力有很大帮助。

6. 课堂总结
老师对上述的知识点和实验活动进行总结,并通过生动的语言动物形象比喻,让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的内容。

四、教学评估
1.教师根据观察学生的实验和讲解活动,判断幼儿是否理解种子的结构、生长过程等,并进行错因分析。

2.教师针对性地检查幼儿画的种子结构图,是否符合真实种子的特点。

3.课后老师收集幼儿的反馈意见,以便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

五、教学提示
1.教师应当在学前对于故事、实验活动等细节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便更好地引导幼儿的学习探究。

2.种子的选择要多元化,保证幼儿的独立观察和思考思路,并且要注意安全调整好位置避免遗掉在地上成为危险。

3.整个教学过程要紧扣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注重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及动手能力,让其在自由探究的实践中得到更好的知识积累和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