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谷场上定乾坤——全国土地会议召开前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47年5月,刘少奇、朱德率中央工委来到平山县。
7月,
在平山县西柏坡恶石沟边上的一个小打谷场上,刘少奇主持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并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草案)》。
中国共产党在这个简陋的会场让全国劳苦大众从经济上翻了身。
随后在各解放区开展的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使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土崩瓦解,让日月换了新天。
延安土地会议延期
抗战胜利后,为了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发动群众巩固和保卫解放区,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即著名的“五四指示”。
明确指出:“解决解放区的土地问题是我党目前最基本的历史任务,是目前一切工作的最基本的环节。
”从此,解放区的土地政策,由抗战时期延续下来实行的减租减息,向没收分配地主土地、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彻底土地革命过渡。
“五四指示”的颁布对于发展解放区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起到了很大作用。
但受历史条件限制,“五四指示”解决土地问题并不彻底,比如没有明确宣布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没有彻底平分土地、没收地主的土地不彻底、富农的土地没有涉及等。
随着形势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决定对“五四指示”进行调整,彻底实行耕者有其田。
1947年1月10日,刘少奇为中共中央起草了致各中央局、各区党委电,决定5月4日在延安召开全国土地会议,讨论和解决土地改革中的各种问题。
1947年3月,在会议筹备过程中,国民党军队对延安发动了进攻,中共中央撤离延安。
在这种情况下,原定于5月4日召开的土地会议不能按期举行了。
3月19日,中共中央发出了致各中央局、分局电:“延安情况紧急,五四土地会议之地点及日期,恐须看以后情况之发展再行决定。
望各地出席会议代表暂在原地待命,待中央通知后再起身,但东北代表应即起身到山东或晋察冀待命。
”
继续筹备土地会议
3月29日,中共中央撤出延安后,在陕北枣林沟召开会议,决定把中央机关分为中央前委和中央工委。
中央工委由刘少奇、朱德任书记和副书记,会后立即东渡黄河,前往晋西北或其他适当地点进行工作。
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筹备召开全国土地会议,研究部署在解放区进一步开展土地改革的问题。
5月初,中央工委到达平山县。
5月31日通知各解放区:打谷场上定乾坤——全国土地会议召开前后文
文宋学民 王 宏
万全县(今万全区)农民在丈量分配土地
定县(今定州市)西关农民在烧毁地主的地契
2021年 第1期 上 / 总第907期53
记忆
年 第期 上 / 总第
记忆
主持人:高宏然 gaohongran3
“全国土地会议定于7月17日在晋察冀的平山县召开,各区除区党委务须派一负责代表到会外,各地委亦可出席代表一人。
”
在全国土地会议等备阶段,由于工作繁忙,刘少奇胃病复发。
毛泽东对少奇的病情十分关心,在6月14日的电报中说:“少奇身体有进步否,望安心休息一个月,病愈再工作。
”
可是事关重大,刘少奇哪有时间安心养病,他经常忍着胃痛工作。
7月10日,他复电中央谎称:“我病已痊愈,身体恢复,可以工作。
”同时向中共中央报告了全国土地会议的准备情况并提出自己的建议:“拟先由各地代表报告并提出问题,然后进行研究讨论和解决问题并决定若干文件。
会议问题将牵涉很广,我们将尽可能解决一切业已成熟的问题,其他未成熟的若干问题,亦拟进行一些讨论,做些思想准备,但不作决定。
会议将延长到一个月以上,工委将集中全力来进行这个会议。
”
7月27日,中共中央复电中央工委:“同意土地会议的方法,在实行土地改革运动过程中如何改造党政及群众组织与工作甚为重要,望会议中加以讨论。
”
火热的打谷场会议
7月15日,出席全国土地会议的解放区代表100多人到达西柏坡。
中央工委召开土地会议预备会,成立了由中央工委委员及各代表团负责人组成的会议领导机构主席团。
7月17日上午,全国土地会议开幕。
会场设在西柏坡恶石沟沟口小河边的打谷场上。
打谷场收拾得平平整整、干干净净。
在打谷场北头一个稍高的土台上面放了几张条桌和几条长凳子,台下场地上搭起一个布棚遮阳。
整个会场布置得十分简朴,既无会标,也没代表座椅,更没有麦克风和扩音设备。
参加会议的100多人有的拿着房东的板凳,有的就坐在石头上。
由于时值盛夏,天气炎热,很多代表边开会边使劲摇着蒲扇。
天气炎热,代表们的心里亦十分火热,中国人民盼望千年的好事就要梦想成真了,自己为之奋斗了几十年的梦想就要实现了,谁的心里不是燃起了一把火?
按照事先安排,从大会开始到8月下旬,各解放区代表分别汇报各地土地改革情况,总结交流经验,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检查存在的问题。
从8月底到9月13日,主要是讨论土地改革的政策,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并研究了结合土改进行整党的问题。
刘少奇非常尊重各位代表,每次让卫士李长有去通知代表们座谈时总这样叮嘱:“跟代表们说话要客气,不能和下命令一样。
就说是少奇请你们到他那里去坐坐。
”
大会一共开了50多天,最后正式通过了经毛泽东修改的《中国土地法大纲》。
《中国土地法大纲》一共16条,其主要内容为“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废除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平均分配一切土地和财产”等。
掀起土地改革浪潮
《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后,各解放区迅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土改热潮,到处都是烧毁地契、丈量土地、深埋地桩的热闹场景,真是一派“分田分地真忙”的火热景象。
在广大农民开心的欢笑声中,旧中国两千多年来盘根错节的封建土地制度土崩瓦解,国民党的统治基础——地主阶级从根本上被彻底推翻。
到1947年底,解放区的大部分农民分得了土地和财产,翻了身的广大农民迸发出了极大的革命热情。
为了保卫胜利果实,保卫自己的土地和财产,大家积极参军参战,拥军支前,对共产党更加信任和拥护,甚至倾家荡产支援前线作战。
这场彻底的土地改革从政治上、经济上、组织上大大加快了解放战争的进程,保障了解放战争的彻底胜利。
关于从西柏坡打谷场开始的彻底的土地改革,毛泽东在1950年6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做了充分肯定:“我们已经在北方约有一亿六千万人口的地区完成了土地改革,要肯定这个伟大的成绩。
我们的解放战争,主要就是靠这一亿六千万人民打胜的。
有了土地改革这个胜利,才有了打倒蒋介石的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