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工程与管理
LOGISTICS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2019年 第7期第41卷总第301期
教育研究
doi :10.3969/j.issn. 1674 -4993.2019.07.057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
体系改革与实践*
*【收稿日期】2019 - 05 -19
*基金项目:模块化课程改革试点(2016mkhkc03);物流管理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6zy068)
【作者简介】王丹丹(1986-),女,汉族,安徽亳州人,硕士,讲师,安徽新华学院,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王丹丹
(安徽新华学院,安徽合肥230088)
【摘要】为了提高创新能力培养成效,在培养理念创新的前提下,全面开展实习实训,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奠定基
础;培养“双能师资”与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相结合;全面推进教学方法改革与课程考核改革,深化创新能力培养。

实践证 明,课程体系改革在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成果上成效明显。

【关键词】创新能力;物流管理;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 -4993(2019)07 -0168 -02
Reform and Practice of the Course System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Major Based on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on
□ WANG Dan - dan
(Anhui Xinhua College, Hefei 230088,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innovation , comprehensively carry out internship training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innovative talents under the premise of the concept of innovation ; combining the “ dual - ability teachers ” and
students'innovative ability ;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courses Assessment reform to deepen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curriculum system reform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in improving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chievements.
[Key words ] innovative ability ; logistics management ; course system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
培养人才的重要目标,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深化高
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指出要全面深化高
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实施创新人才
培养机制,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 方式,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改革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加强教
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改进学生创业指导服务,完善
创新创业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体系。

安徽新华学院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坚持错位发展、
特色发展思路,响应国家政策,把创新创业教育放在人才培养 的重要位置,物流管理专业落实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将创新能力
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形成了基于 创新能力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取得了良好成效。

1课程体系改革内容
1.1培养理念创新
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推动实践教学改革,丰富及完善
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将实验教学、课程设计、企业实习实
训以及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作为重要手段,充分发挥其“第二课 堂”的作用。

将教学改革的成果贯彻到创新能力培养中来,让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提高学习能力、培养专业思维和分析能力、
学会创新方法,激发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培养、教学改革、创
新实践”三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共同提高,形成具有互动特
色的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切实达到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才培养
的目标。

突出学生为主体,突出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建成了覆盖
不同层次的实践创新教学和创业平台。

以专业建设为支撑,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促进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创新;将
教研成果应用于教学,促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为学生提 高创新能力和促进创业创造条件。

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和实验
活动,提高学生素质。

通过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教改项
目,鼓励大学生参加课外学术活动等措施吸引学生进行科学
研究和社会实验活动,主动参与科研课题,培养学生对前沿和
热点问题的“提出-研究-解决”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考能 力、辨析能力和探索求知精神,培养学生参与科研的兴趣与创
造力,达到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1.2全面开展实习实训,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第7期王丹丹: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169
创新来源于实践,为培养和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物流管理专业与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杭州申通快递有限公司、南储仓储浙江分公司、宝供物流集团合肥分公司、深圳国泰安教育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合作,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和产学研教育合作平台,与邮政EMS、韵达快递等合作建立了学生校内创业实训基地,形成较为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连续5年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在校外基地实习实训的时间都达到了6个月以上,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背景材料、奠定了基础。

1.3培养“双能师资”与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相结合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教师的引导密切相关,只有空洞理论的老师是不可能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

物流管理专业将双能型师资培养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教学团队主要成员参与了多次师资培训,包括专业技能培训和物流师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80%的专业教师被学校认定为双能教师,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优质的师资。

1.4全面推进教学方法改革与课程考核改革,深化创新能力
培养
教学方法改革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物流管理专业将教学方法改革、课程考核改革与课程体系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参加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为载体,开设相应支持课程,建立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真正转变以课堂、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模式。

采用适合专业教学的案例式、项目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

并全面推行课程考核改革,增加过程性考核,提高学生过程参与度,形成了考核内容“2+8”,考核方式“5+5”,考核主体“1+N”的考核模式。

2课程体系改革保障措施
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土壤来扎根落实,物流管理专业通过规范合力的学科竞赛体系、建立全面的实验实训基地、开展本科生导师制等逐渐将基于创新能力培养落到实处。

2.1构建了规范、科学和系统化三级学科竞赛训练体系
围绕物流设计大赛等学科竞赛,设立校级物流设计大赛、物流知识竞赛等并将其纳入课程体系,形成了“三级竞赛”的训练体系,也即是“全员参与”的一级竞赛、“班级组队参与”
(上接第165页)
大。

由于低水平、粗放式的重复性发展,物流行业整体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并未乐观,客户信息泄漏严重等问题层出不穷,对民营物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一定的威胁,为此必须从多方面进行完善和创新,强化对消费者信息的保护,实现物流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琛.基于"互联网+”的家庭农场科技应用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8(36):151-153.
[2]吴成晨,黄慧敏.新媒体视域下传统文化节目热播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8(15):132-133.的二级竞赛、“学校组队参与”的三级竞赛,重在鼓励学生全员参与,普遍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2.2建立全方位的实验实训基地
按照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需求,建成省内领先的物流实训中心和ERP实验室,与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合作,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和产学研教育合作平台及学生校内创业实训基地,形成较为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为学生的创新创业和高质量就业打下扎实基础。

2.3“导师制”与“创新创业训练+学科竞赛”的结合
“导师制”是一种理念先进的教育制度,其最大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在“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注重教师的专业素养尤其是教师擅长的专业方向。

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辅导的技能项目,而学生则根据自己的技能需求和职业规划等,选择合适的导师进行技能辅导,这样就能够做到“人尽其才,学所长”的目标。

3课程体系改革实施成效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于2018年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1项(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得到初步显现,近三年学生公开发表论文共9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项。

依托学校和学院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和平台,学生主持国家、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6项,获得省级以上竞赛奖励10余项。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Z].2O15.
[2]李小川,王启立,闫小康.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以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为例[J].
化工高等教育,2019(2):17-20.
[3]马永斌.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培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36):99-103.
[4]卢孔宝.基于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与研究[J].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9(31):87-90[3]肖锭.快递行业客户信息安全防范研究[J].物流科技, 2013(05):61-63.
[4]胡水君.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与公民[J].法学研究,2003
(03):3-13.
[5]郝增亮,张燃燃.民营快递服务中消费奢信息泄漏风险与防范研究[J].物流技术,2012(09):55-57+63.
[6]高珊.浅析小微企业的融资模式创新及其风险控制[J].
经济研究导刊,2018(30):84-85+88.
[7]王全权,张卫.我国生态文明的对外传播:意义、挑战与策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8
(05):149-1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