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小熊开商店》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熊开商店》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引导幼儿了解商店的基本概念和购物的过程,增强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2.培养幼儿自主学习与合作精神,提高幼儿的语言、沟通、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幼儿了解商店的基本概念和购物的过程,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教学难点:
引导幼儿自主学习与合作精神,提高幼儿的语言、沟通、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教学准备
教学材料:小熊和小熊朋友的玩具、小熊商店道具、购物清单、小熊商店小掌柜的角色扮演服装等。

教学环境:由教师设计、重新布置的小熊商店角色扮演环境(包括货架、收银台、标价牌、货币等)。

详细教学活动过程
一、导入:品味商店中的气氛
活动目的: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想象能力,营造商店购物的氛围。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和品味商店内的一切,如货架上整齐排列的物品、标价牌的用途、收银台的位置以及店员的角色等。

2.边说边问:在商店里,我们可以买什么?
3.引导幼儿讨论商店中的基本交易:卖家出售物品,购买者支付货币,交易达成。

二、启动:小熊开商店的秘密
活动目的:引导幼儿了解小熊朋友开的商店是什么样的,了解角色扮演小掌柜的职责。

1.教师告诉幼儿,小熊朋友开了一家新商店,邀请大家来参观。

2.教师扮演小熊商店的“猫头鹰”店员,介绍商店的种类和功能,并引导幼儿了解小掌柜的职责和责任:收集货品、理理铺子、卖货物、收取款项。

三、团队合作探店
活动目的:引导幼儿通过团队合作,了解商品分类、购物清单的制作方法,培养幼儿的合作、观察和沟通能力。

1.教师组织幼儿团队,引导幼儿一起探访商店。

2.教师通过提问,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做完购物清单后,我们该如何来到商店?我们需要注意哪些事项?我们应该将商品分为哪几类?
3.教师将玩具货品分类,引导幼儿进行团队合作,将不同的商品放入货架上对应的格子里,细致地观察每个商品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了解购物流程。

4.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制作购物清单,列明要购买的商品类别和数量,为后续购物做好准备。

四、小掌柜的角色扮演
活动目的:引导幼儿通过角色扮演,模拟购物场景,培养幼儿的交流、表达、沟通技能。

1.教师邀请一名幼儿扮演小掌柜,其他幼儿则充当购物者,并获得一定数量的货币。

2.教师模拟购物流程,通过自然交流和小掌柜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一步步完成购物的所有步骤,如选择商品、支付款项、收货等。

3.在购物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回顾本次购物的收获和体会,例如购物时遇到的困难,解决困难的方法,以及下次购物的计划等。

五、总结:角色扮演的体验和收获
活动目的:通过总结和反思,让幼儿进一步理解和领悟本节课学习的过程和目标,从而更好地开发幼儿的想象、思维和语言能力。

1.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小熊商店的购物体验,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2.教师鼓励幼儿从现实生活中,寻找与小熊商店类似的场景,并进行比较、总结。

例如在超市购物、在家中自己创建或地铁站的自动售货机等,通过比较和分析,引导幼儿更深入地理解购物过程的要素。

3.教师带领幼儿做出总结,分享本次活动中的体验和收获,如合作的乐趣、购物的智慧,以及自主学习的自信心等。

教学反思
1.教师通过小熊商店角色扮演,让幼儿参与其中,仿真体验购物过程。

2.通过有趣游戏、幼儿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得到了锻炼提高。

3.教师提供操作性教育,让幼儿在操作中探究和认识世界。

4.通过合作探访、制作购物清单、讨论购物体验与感受等方式,引导幼儿参与学习,共同探索商店故事的细节和情节。

5.通过学习过程的总结,教师和幼儿共同总结了学习的收获和体会,培养了幼儿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