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考化学复习讲练:第11课时金属活动性顺序(人教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 课时金属活动性次序
命题点1. (2014
江苏 2013 ~2015 年中考真题优选
1 金属活动性次序的判断(2015 年 4 次, 2014 年 4 次, 2013
淮安 3 题 2 分 )以下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年3次)
A. Zn
B. Ag
C. Mg
D. Cu
2. (2015盐城11 题2 分 )X 、 Y 、 Z 三种金属中,只有X 在自然界中往常以单质形式存在,Y 放入Z 的硫酸盐的溶液中,有Z 析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次序是()
A.Y>Z>X
B.X>Y>Z
C.Z>Y>X
D.Y>X>Z
3. (2014 盐城 13 题 2 分 )现有 X 、 Y 、 Z 三种金属,已知:①X +YCl 2=== XCl 2+Y ,②把 Y 、Z 两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只有Y 和稀硫酸反响。

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
次序是()
A. X>Z>Y
B. Z>Y>X
C. Y>Z>X
D. X>Y>Z
4. (2014连云港31 题 2 分 )以下事实可用于判断X 、 Y两种金属的活动性次序的是()
① X能和稀盐酸反响而Y 不可

②X能从Y 的盐溶液中置换出Y③常温下X 能与氧
气反响而Y 不可

④在化合物中X 显+3 价,Y显+2 价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④
5.(2015 南京 8 题 2 分 )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采纳将此中的一种金属分别放入此外两
种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中的方法进行实验,获得三种金属间的转变关系
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次序是()
(如下图)。

则三
第5题图
A. 乙、甲、丙
B. 乙、丙、甲
C. 丙、甲、乙
D. 丙、乙、甲
命题点 2金属活动性次序的考证(2015 年 3 次, 2013 年 1 次 )
1. (2013 苏州 28 题 2 分 )为了考证铁、铜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差别,如下图取 2 支试管分别进行相关实验,若要察看到现象的明显差别,所用液体合理的是()
第1题图
A. 蒸馏水
B. 稀盐酸
C. 酒精水溶液
D. 硫酸钠溶液
2.(2015 徐州 23 题 5 分 )(1) 考先人员在挖掘出来的文物中,发现金手镯完整无缺,铜镜表面
有少许铜锈,铁器表面则锈迹斑斑。

依据以上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2)铁器生锈是铁与 __________________ 共同作用的结果,写出防备铁制品生锈的一种方
法 __________ 。

(3)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比较铝、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2015 年淮安 13(2) 题 3 分] 金属在生产、生活中有宽泛的应用,认识金属的性质有益于我
们更好地利用金属。

(2)小刚经过实验研究得悉以下两组物质均能发生反响:
Ⅰ铁和硫酸铜溶液
Ⅱ铝和硫酸亚铁溶液
①Ⅰ中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铁、铝、铜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次序是__________。

③小刚持续研究某未知金属X 与铁、铜的活动性强弱关系,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并对
实验结果进行展望。

以下实验方案及展望假如与事实符合,就能够判断出X 、铁、铜金属活
动性强弱次序的有________(填序号 )。

A.将 X 放入 CuSO4溶液中能反响
B.将 X 放入 CuSO4溶液中不可以反响
C.将 X 放入 FeSO4溶液中能反响
D.将 X 放入 FeSO4溶液中不可以反响
E. 将 X 放入 FeSO4溶液中不可以反响,放入CuSO4溶液中能反响
4.(2013 常州 27 题 9 分 )某同学利用以下药品:长、宽和厚度均同样的锌片、铁片和铜片,
稀硫酸、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锌溶液、锌粉,考证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
次序。

(1)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

(2)依据实验目的,该同学设计了实验Ⅰ、Ⅱ两种合理的方案,如图 1 所示。

第4题图
若 X 、 Y 是两种不一样的试剂,则X 、 Y 中溶质的化学式挨次为________、 ________。

(3)该同学将硫酸亚铁溶液和硫酸铜溶液混淆在一同,溶液体现为青色。

A. 向混淆液中加入过度锌粉,搅拌,溶液颜色的变化应为:青色变浅至________色,最后变为无色。

B.向混淆液中插入锌片,待其淹没部分表面完整变色后,溶液仍为青色,取下锌片表
面附着的粉末,以查验其构成为铁和铜。

粉末中存在铁的原由:
①反响生成了铁,写出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如图 2 所示,该同学用导线将锌片和铜片连结起来,接入电流表,而后把它们一同插入
硫酸铜溶液中,该实验的现象为:①电流表____________________;②铜片表面
____________ 。

江苏 2013~ 2015 年中考真题优选(答案 )
命题点 1
1.C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次序表中,金属的地点越靠前,活动性越强。

四种金属的活动
性次序为 Mg>Zn>Cu>Ag ,应选 C。

2. A【分析】因为X 在自然界有单质存在,所以X 最不开朗;较开朗的金属单质能够把
较不开朗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Y 放入Z 的盐溶液中有Z 析出,可知Y 比Z
开朗,故活动性次序为Y >Z> X。

3.D 【分析】在金属的活动性次序表中,排在前方的金属能够把排在后边的金属从它的盐
溶液中置换出来, X + YCl 2=== XCl 2+Y ,说明 X 的金属活动性大于Y;把 Y、Z 两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只有Y 和稀硫酸反响,说明 Y 的金属活动性位于H前,而Z位于氢后。

所以 X、Y、Z 的金属活动性次序是 X>Y>Z,应选 D。

4.B 【分析】判断金属活动性次序的方法:①与酸反响,看可否反响及反响的强烈程度;
②将一种金属放入另一种金属的盐溶液中,看可否发生反响;③比较与氧气反响的难易程度。

应选 B 。

5.C 【分析】在金属活动次序表中排在前方的金属能将后来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置换出来,
剖析题给转变关系可知,由金属丙能转变为甲和乙,推知丙金属的活动性比甲和乙强,再由金属甲能转变为乙,推知甲金属活动性强于乙,因而可知甲、乙、丙三种金属中活动性
由强到弱次序是丙 >甲 >乙。

命题点 2
1.B 【分析】铁和铜两种金属一个位于氢以前,一个位于氢以后,能够用酸来考证其开朗
性,铁与盐酸反响会有气泡产生,而铜不会有气泡产生。

2. (1)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次序为铁>铜>金(合理即可 )(1 分 )
(2)氧气和水 ( 或空气和水 )(1 分)喷漆(涂油等合理即可)(1 分 )
(3)将铝、铁、铜三种金属放别放入稀盐酸中,察看反响现象(或将铝、铜分别放入氯化
亚铁溶液中,察看反响现象等合理答案即可)(2 分)
【分析】 (1) 依据金手镯完整无缺,铜镜表面有少许铜锈,铁器表面则锈迹斑斑可知,金、
铜、铁三种金属中,金最不开朗,银次之,铁最开朗。

(2) 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防备铁生锈的方法有刷漆、涂油、镀耐腐化的金属等。

(3) 比较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次序,可采纳以下方法:将三种金属分别放入同样的酸中,依据可否发生反响以及反响的快慢来判断;将铝和铜分别放入铁的可溶性盐溶液中,依据现象来判断;
将铁分别放入铝和铜的可溶性盐溶液中,依据现象来判断。

3. (2) ①Fe+ CuSO4=== FeSO4+ Cu(1 分 )②铝、铁、铜(1分)③ BCE(1分)
【分析】(2)①铁与硫酸铜在常温下反响生成铜与硫酸亚铁,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 FeSO4+ Cu;②金属与盐溶液反响,按照“强换弱、弱不可以换
”的原则,Ⅰ、

Ⅱ中反响都能发生,证明铁>铜、铝>铁,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次序为铝>铁>铜;③A 中反响能发生,证明X >铜,但不可以确立 X 与铁的活动性强弱,故 A 不可以判断; B 中反
应不可以发生,证明铜

X ,又因铁>铜,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为铁>铜>X ,故B 能判断; C中反响能发生,证明X >铁,又因铁>铜,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为X >铁>
铜,故 C 能判断; D 中反响不可以发生,证明铁
>X ,但不可以确

X 与铜的活动性强弱,故
D 不可以判断;
E 中 X 与 FeSO4溶液不可以反响,证明
铁>X ,X 与 CuSO4溶液能反响,证明X >铜,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为铁>X >铜,故 E 能判断。

4. (1)除掉金属表面的氧化膜(1 分 ) (2)H 2SO4(1 分 )FeSO4(1 分 )(3) 浅绿 (1 分 ) Zn+
FeSO4=== ZnSO 4+ Fe(1 分 )铜和锌构成原电池,电子转移过程中亚铁离子获得电子变为
铁单质 (2 分) (4) 指针发生偏转 (1 分 )变粗(1分)
【分析】 (1) 金属在空气中其表面能生成一层氧化膜,氧化膜会阻挡金属与药品的接触,所
以要先除掉氧化膜。

(2) 实验Ⅰ:给定三种金属,所以能够将三种金属分别插入稀硫酸中,
铜与稀硫酸不反响,锌、铁均能与稀硫酸反响产生气体,且锌的反响比铁强烈,能够得出
金属活动性锌>铁 >铜;实验Ⅱ:给定两种金属,能够将两种金属分别插入中间金属的盐溶
液中,因为锌能与硫酸亚铁反响,说明锌的金属活动性在铁的前方,铜不与硫酸亚铁反响,说明铁金属活动性在铜的前方。

(3)A. 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离子溶
液混淆后渐渐体现青色,加入过度锌粉后,先和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响,青色变浅,硫酸铜
完整反响后,溶液变为浅绿色;接着锌再和硫酸亚铁发生置换反响,变为硫酸锌,溶液变
为无色; B. 向混淆盐溶液中插入锌片,铁单质可能根源:当溶液中铜离子的浓度很稀时,
锌与硫酸亚铁直接发生置换反响,反响的方程式为:Zn+ FeSO4 === ZnSO4+Fe;也可能是铜和锌构成的原电池,电子从锌片转移到铜片上时,溶液中的铜离子、亚铁离子获得电子
变为铜单质和铁单质。

(4) 原电池中锌比铜开朗,所以锌失掉电子,电子从锌片流向铜片,
而电流从铜片流向锌片,所以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铜离子在铜片上获得电子,生成红色
的铜单质,故锌片变薄,铜片变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