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部_产品结构设计及模具开发流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7.产品开发流程-产品设计图纸评审
5.7.1.结构主管组织项目组成员及相关结构工程师,包装工程师召开模前设计评审会议,针对重要项门或产品开模前资料输出的评审,须请公司领导一起参加,评审内容包含但不限于尽下内容:
l、评价工模表或图纸上零件材料选用的合理性及模具材料选用的合理性及经济性;
2、评估工模表上零件出模数的合理性及经济性,2D图纸入水位的合理性;
5.4.产品开发流程MD设计
5.4.1.ID评审通过后,结构工程师进行产品MD设计,设计流程可参考上述5.3.1,5.3.2流程进行MD设计。
5.4.2.MD设计完后,结构主管需组织MD设计评审工作,参加评审的人员主要由公司主要领导、销售工程师(客户代表)、项目工程师、电子工程师、软件工程师、结构工程师、工程部PE/IE、品质部QA,评审内容依照《产品MD设计评审报告》进行。评审通过后,则可进行手板外发制作工作。
5.6.5.模具报价及3D完成后,结构工程师需进行详细的2D程图制作(包括五金件及外购件图纸),并填写《模具开发申请单》及《工模制作要求》等资料。
5.6.6.包装工程师完成TESTO阶段包装设计,并做出包装物料清单BOM,输出相关的包装图纸。
5.6.7.项目工程师收集BOM清单及所有零件图纸,包装图纸。由研发助理统—发送采购部,由采购部外发价。
《试模报告》
《零件尺寸检验数据报告》
《设计验证评审》
《模具修改通知书》
《DQA评价品质报告书》
5.8.6.结构工程师亲自组装15套TESTO样板。其中2套派发给工程部(做新产品夹治具设计参考),13套发给品质部做新产品测试。
5.8.7.第一次试模后模具厂需提供《零件尺寸检验数据报告》给结构工程师作模具修改参考。工程师校正完毕后及时存档),及后续模具验收、评估参考,《试模报告》由主管审批并存档。
4.3.品质部:负责新物料的品质检验并参与模具验收;定期组织对模厂及塑胶厂的审核;研发阶段样机的测试。
4.4.工程部:负责新物料的承认并参与模具验收,参与产品设计中的各阶段评审;对产品设计阶段有关结构不良的问题汇总及反馈到研发工程师;对MP阶段的有关结构不良问题的处理和反馈;参与模厂及塑胶厂的审核。
5.11.2.CS样机由工程部主导组装,研发部协助完成30套(或按客户要求数量)成品样机(包括完整的包装),并交品质部进行全功能测试。
5.11.3.工程部根据CS的状态研究并完成相关夹治具的设计与制作,安排在PP前完成至少一整套夹冶具的制作。
5.11.4.全功能测试通过后,研发部提供10套成品样机(包括完整的包装)交客户确认。
5.10.3.销售部要求客户提供产品包装、颜色方面的详细资科。
5.10.4.结构工程师收到客户信息后作进一步结构修改,包装工程师按客户的要求做包装方面的设计修改《包括平面设计,彩稿,菲林制作等)并修改相应的图纸及BOM单。
5.11.产品开发流程-CS样机制作阶段
5.11.1.ES阶段评审通过后,结构工程师根据客户的需求信息完成CS样机的结构设计并输出图纸进行打样跟进,包装工程师完成CS包装设计并输出图进行打样跟进。
3、《工模制作要求》上模具制作周期的合理性;
4、3D图上重要结构位的设计评审:
讨论和确定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并由项目工程师确输出《项目评审报告》。
5.7.2.项目评审通过后,结构工程师将《模具报价单》《零件报价单》《工模表》《工模制作要求》以及零件开模图纸,经部长,主管审核,井由总工,副总签署确定,研发助理将以上资料进行受控,并将受控后开模资料发送采购部,由采购部外发到模厂进行模具制作。
5.3.2.当ID设计由设计公司设计时,负责ID设计的研发工程师须全程跟踪ID设计进度,同时将相关信息及时有效的反馈到公司内部。
5.3.3.ID设计完后,项目经理需在公司内部组织评审,参加评审的人员主要由公司主要领导、销售工程师(客户代表)、项目工程师、电子工程师、软件工程师、结构工程师、工程部PE/IE、品质部QA,评审内容依照《产品ID设计评审报告》进行。评审通过后,则可迸行MD设计王作。
5.1.3.销售部或国际部在收到《产品设计问题点反馈书》后提交客户确认,并追复客户回签,如客户接受则修改立项建议书中内容,修改后交由产品开发工程师做开发参考。
5.1.4.如客户需要更改按5.1.2开始重新评估,评估后仍按上述5.1.3流程执行。
5.2.产品开发流程,项目开始概念设计
5.2.1.收到客户确认资科后项目经理安排并组织建立项目小组,确定项目组成员,制定详细《项目开发计划书》,各负责主管通知各自项目负责人。讲解并公布该产品的功能及规格要求,外购件要求及成本控制的论述,项目的风险预估以及模具的实施。项目负责人做出初步的《零件清单》。
6.参考文件:(无)
7.相关记录:
7.1.记录:
《立项建议书》
《产品设计问题点反馈书》
《项目开发计划书》
《零件清D设计评审报告》
《物料清单》
《手板评审报告》
《工模表》
《模具开发/维修申请单》
《工模制作要求》
《项目评审报告》
《模具报价单》
《零件报价单》
《模具开发合同》
《模具跟进报告》
5.9.1.项目经理召集项目组成员组织召开《设计验证评审》会议,评审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综合设计的合理性、可制造性、品质稳定性,并输出《模具修改通知书》。
5.9.2.模具结构评审通过后,输出《项目评审报告》,经主管审核,总工程师批准后,即可进行ES样机制作。(注:模具饰纹抛光等表面处理在模具结构基本OK后进行)。
文件修改记录
版本
日期
描述
作成
核准
A
2013-05-21
新版本
作成:
核准:
1.目的:
1.1.规范产品结构设计(产品结构设计及跟进、模具跟进)流程及控制要求,确保产品能按时或提前完成。
2.适用范围:
2.1.本规范适用于公司产品中所有结构件(五金及塑胶)的设计和修改及结构件的模具开发和修改。
3.定义:
4.权责:
5.6.2.报价工程图纸及《工模表》经结构主管审核,研发总工批准那后交由采购外发至少二家以上的模具供应商报价,并提供核具报价清单(包含塑胶件产品单价),完成塑胶模具报价。
5.6.3.新产品物料清单BOM的制作,该版本BOM可以不含包装明细,但必须具备所有主要物料明细,以便购成本估价用。
5.6.4.五金模具报价同上述5.5.2.流程
5.11.8.CS阶段:包装工程师要保证包装设计符合客户的要求,所有包装物料己得到客户签板确认。确保PP试产即能达到客户要求。
5.12.产品开发流程-PP试产
5.12.1.该阶段由工程部主导PP小批量试产,并按所有CS阶段发放的资料,承认样板及要求进行试产。检验该产品批量生产的可行性。
5.13.产品开发流程-MP量产
5.8.3.如结构外型,及工艺认艺可,可等待收到WS塑胶件后制作成品样板。
5.8.4.结构工程师需要在模具制作过程每每星期去模具厂检查跟进模具进度及状况,书面向主管提供跟进度报告。输出《模具跟进报告》。
5.8.5.采购部必须按照研发部要求按时提供外购件的打样,产品的第—次试模时模具厂提前通知研发部结构工程师。到模具厂看试模并初步验收模具(齐全的20套胶件)。由模具厂填写《试模报告》,并由结构工程师填写意见后带回研发部。
5.5.产品开发流程手板外发制作与跟进
5.5.1.MD设计评审通过后,结构工程师需进行手板《物料清单》BOM的制作并填写手板新物料需求表,总工程师批准后,发给采购部进行手板外发报价、议价及制作。
5.5.2.如果是容户有要求制作手板,需按照客户要求(外形要求、功能要戏、颜色要求及表面处理要求等进行制作,否则接本司要求进行制作。此阶段只需要把3D图档及表面处理要求发给手板制作商即可。
备注:1.如果客户只需要外观手板,可在上述ID评审通过后即可按5.3.1流程进行外发手板制作。
2.如果手板能从市场上购置,则依照新物科打样流程进行采购。
5.5.3.手板物料回来后,结构工程师需亲自进行手板的组装,组装好后交与研发部相关实验室进行功能测试,并将所有问题点及需要改进的地力进行记录。
5.5.4.项目经理组织项目组成员对功能手极进行评审,评审时结构工程师需提供手板装配记录,必要时DQC需提供WS样机测试报告,评审内容参照《手板评审报告》并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5.7.3.采购部负责制作《模具开发合同》并要求:所有接收的文件以受控图纸文件之要求为
5.8.产品开发流程-TESTO新物料跟进与模具跟进
5.8.1.如非明确规定所有的塑胶摸具制作周期为25天,工模厂应该在第一次试模完成设计要求的95%以上为合格。(非特别说明试模颜色不作要求)
5.8.2.工模厂在收到模具制作通知后开始模具排位并提供完整的模具设计及模具结构图电子档给研发部存档。
5.作业内容:
5.1.产品开发流程-前期论证
5.1.1.当接到公司或客户新产品开发要求时,销售部或国际部负责组织召开新产品开发前讨论会,调查收集客户与该产品的相关详细信息并记录在《立项建议书》中,会议通知研发部总工,部长,项目经理,主管参加。并把详细信息资料于会后移交研发部。
5.1.2.研发部在收到上述资料后,项目经理组织召开项目论证会。召集研发部,销售部,国际部,采购部,工程部PE/IE,品管QA,产品开发工程师(全体)等讨论手板的可制造性,工艺性,开发方案以及成本计划等,并确立项目开发进度及周期概要。由指定的项目工程师做会议记录,产品设计过程中如存在有关的外形,安规,功能,性能等需要变更时项目工程师提出更改并记录在《产品设计问题点反惯书》中,会议后把该反馈书移交到销售部或国际部。
5.2.2.报价:项目工程师根据《零件清单》,由采购部协助做产品预估报价。
5.2.3.项目成员必须在项目异常来临之前提出,并第—时间反映给项目工程师,项目工程师召集相关项目组成员开会协调。力争极大的降低和解决项目异常。
5.3.产品开发流程-ID设计
5.3.1.研发部结构工程师收到《项目开发计划书》后,根据工业设计效果图片或样板进行ID设计。结构工程师视产品难易程度或时间紧急状况,外形复杂,自行设计有用困难的ID可以外发抄数.也可托设计公司进行设计。
5.9.3.产品开发流程——ES样机制作阶段。
5.10.1.模具结构评审通过后,结构工程师需依据ID设计的要求完成产品的表面处理工艺文件。经主管审核,总工程师的批准后,外发到模厂进行模具的工艺处理。
5.10.2.工程部主导,结构工程师协助组装20套ES成品样机(包括包装)。并交品质部ES测试,项目工程师捉供测试合格后6套成品样板给销售部转交给客户作颜色、包装设计参考。
5.11.5.项目经理组织项目组成员,对CS样机进行评审,评审内容包含但不限:DQA的《DQA评价品质报告书》,客户的最新需求信息(客户确认的样机),工程部的CS试产总结。
5.11.6.项目工程师对结构资科,包装资料,电子资科,软件资料进行统—归档整理。充成CS资料的全部输出和发放。
5.11.7.CS阶段:结构工程师要保证所有模具能满足PP试产,不存在模具重大修改问题。产品外观,颜色符合客户要求。
1、评估模具的开发成本及使用次数:
2、产品的塑料成本;
3、产品的可生产性、可维护性:
4、表而处理的可实现性及加工成本;
5、特殊结构件的实现难度。
评审通过后则可进行模具报价及工程图的制作
5.6.产品开发流程-模具报价工程图的制作
5.6.1.结构工程师完成修改3D结构图并经结构主管审核后制作并发放模具报价工程图纸,要求塑胶件图纸包含必要的长,宽,高尺寸,三个左右的完整视图,入水方法,材料,颜色等。完成《工模表》的制作,工模表上应具有相关产品的材料、名称、出模数目、模座大小、模仁材质、模具型式等。
4.1.研发部:负责产品设计(ID及MD设计),新物料选用、申购与承认、模具开发与跟进、修改模与验收,
手板外发制作跟进,研发阶段样机制作与跟进。为客户、供应商、产线及其它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包括旧产品改良、跟进及确认):协助采购进行新供应商开发、考核评估。
4.2.采购部:新供应商的寻找及审核,负责新物料的采购及模具的开发报价及议价;交期的控制与保障;参与模厂及塑胶厂的审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