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探讨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已成为青少年获取知识、沟通交流、娱乐消遣的重要方式,
网络文化也逐渐成为影响青少年的主要文化形态。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开展初中思想品德
教育,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网络文化,成为了当前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认识网络文化的特点
网络文化是指在互联网上产生、流行并得以传播的文化形态。

与传统文化相比,网络
文化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开放性。

网络文化具有无国界、无地域、无时间限制的特点,任何人都可以创建、参与、传播,形成了一种开放的文化环境。

2、互动性。

互联网提供了许多交流、互动的平台,人们可以在不同的时空进行即时
交流,网络上的信息也可以随时互动、评论、转载,形成了大众参与的文化氛围。

3、信息量大、多元化。

互联网上的信息量极大,形式和内容也非常多样化,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

4、虚拟性。

虚拟世界是网络文化的重要特征,虚拟的身份、关系、行为等可以突破
现实的限制,这种虚拟性使得网络文化的传播更加普遍和深远。

二、网络文化对思想品德教育的影响
网络文化的兴起、流行不可避免地会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产生影响。

其中,对青少年
的主要影响如下:
1、认知方式的改变。

互联网催生了一种“碎片化”的学习方式,青少年更倾向于获
取短小、易懂、生动形象的信息。

2、价值观的动摇。

网络上存在许多不良信息,如色情、暴力、谣言等,会对青少年
的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失去积极向上的信仰、追求。

3、人际交往的影响。

互联网上的社交网络、语音聊天、网游等平台使人与人之间的
交往模式发生变化,青少年可能产生孤独、退缩、沉迷等不良心理状态。

4、创新意识的激发。

互联网环境带来了新媒体、新技术等新机遇,青少年应当充分
认识到这种变化,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

面对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的影响,如何进行教育引导,才能使其具有积极
的人生目标、健康的心理状态呢?
1、把握教育的主动权。

教育工作者应当主动接触和研究网络文化,了解和分析网络
文化的特点、传播途径和信息准确性,这样才能有效防范网络文化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2、注重教育引导。

在网络文化环境下对思想品德的教育更应该突出引导性、启发性、知识性的融合,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探究性。

3、建立健全网络管理体系。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网络管理体系,严格管控网络上的
信息内容,以确保学生接触到的信息具有积极向上的榜样作用。

4、加强家校协作。

强化家校互动,增强家长对孩子未来发展的预期和期待,拓展学
生思想和生活世界,可以提供成长和创新发展的新空间和新机遇。

结论:
面对网络文化对初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教育工作者应当主动拥抱网络文化,利用
网络文化激发学生的潜能,同时注意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加强引导和管控,才能引导学
生正确认识和面对网络文化,真正将其发挥出教育的积极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