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门诊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耐量异常患者血糖水平与并发症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科门诊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耐量异常患者血糖水平与并发症的影响
【摘要】目的:分析在妊娠期糖耐量异常患者护理中,产科门诊护理干预对
患者血糖水平与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选取78例糖耐量异常患者,随机分组,
即对照组39例,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9例,实行产科门诊护理干预,比较两
组实施效果。

结果:较对照组,观察组空腹、餐后2h血糖水平低,P<0.05;较
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

结论:在妊娠期糖耐量异常患者护
理中,产科门诊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血糖水平,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产科门诊护理干预;妊娠期;糖耐量异常;血糖水平;并发症
糖耐量异常是糖代谢紊乱的代偿阶段,也是糖尿病早期向糖尿病的过渡阶段,仅表示胰岛功能受损,有糖尿病的患病风险[1]。

这个阶段属于一个可逆阶段,若
控制得当,则可恢复正常,反之亦然,而对于妊娠期产妇来说,若控制不当,极
易发展为糖尿病,从而威胁母婴安全,所以做好糖耐量异常的治疗和护理干预尤
为重要[2]。

对此,本文将分析产科门诊护理干预在妊娠期糖耐量异常患者护理中
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78例糖耐量异常患者,随机分组,即对照组39例,观察组39例,其
中对照组: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8.57±3.52)岁;观察组:年龄23-38
岁,平均年龄(38.69±3.63)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产妇就诊时,进行产期宣教、产前检查、饮食指导、运动干预等,对于存在糖耐量异常的产妇,应及时进行疾病宣教,以提高产妇意识,嘱其定期进行血糖监测,了解血糖控制情况,必要时,帮助产妇制定饮食、
运动计划,从而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观察组:进行产科门诊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健康宣教:针对产妇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宣教,使产妇掌握糖耐量
异常的相关知识及产期保健知识;选择合适的宣教方式,如口头阐述、视频讲解等,来增加产妇对疾病的认知,宣教结束后,发放疾病手册,以便产妇学习;组
织讲座,邀请专家进行讲述。

(2)心理护理:产妇会因缺乏疾病知识,担心糖耐量异常影响母婴安全,
而出现负面心理,从而不利于血糖的改善,因此要及时评估产妇心理健康,做好
产妇疾病宣教,提高产妇自觉意识;给予产妇心理支持和关怀,及时了解产妇需求,鼓励其积极面对,必要时邀请糖耐量异常已安全分娩的患者进行现身说法,
来增加患者信心。

(3)自我管理:①进行饮食干预,告知产妇合理饮食对血糖的影响,嘱其
应严格遵守,协助其制定饮食记录表,嘱其及时记录每天摄入饮食量,并监测血糖,以便及时进行调整,饮食上以粗细结合,适量摄入水果,合理摄取蔬菜,以
保证营养均衡;②运动干预:根据患者喜好选择合适运动方式,以散步、孕期瑜
伽为主,一般在餐后1h进行锻炼,每次锻炼至少30min以上,运动时应监测心率,以防宫内窘迫的出现。

1.3 观察指标
(1)血糖水平,即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

(2)并发症,即产后出血、宫内窘迫、胎膜早破。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n实施Χ2检验。

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血糖水平
较对照组,观察组空腹、餐后2h血糖水平低,P<0.05,见表1。

表1血糖情况(±s,mmol/L)
组别空腹血糖餐后2h
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
对照组(n=39)
9.72±4
.52
6.57±2.3
2
12.82±
4.63
7.63±2.3
2
观察组(n=39)
9.77±4
.55
5.36±2.2
8
12.87±
4.67
6.28±2.3
1
t值0.049 2.3230.047 2.575 P值0.9610.0230.9620.012 2.2并发症
较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见表2。

表2并发症[n(%)]
组别例数产后出

胎膜
早破
其他发生率[n
(%)]
对照

392518(20.51)
观察

390101(2.56)Χ2 4.522
P值0.033
3 讨论
目前,临床的治疗以饮食控制、运动干预为主,控制不佳者,进行药物干预,但对于妊娠期糖耐量异常患者,若未及时干预,则会发展为糖尿病,并出现各种
并发症,从而不利于母婴安全。

既往护理中,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该干预模式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母婴结局,但护理内容不全面,针对性不强,使得患者就
医体验差,不利于护理质量的提升,所以要改进护理方式[3]。

本文研究得知,较对照组,观察组空腹、餐后2h血糖水平低,P<0.05;较
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

这表明产科门诊护理干预应用效果
显著,该干预模式针对性强,打破传统护理中的以疾病为中心,通过对患者进行
饮食、运动、健康宣教等来增加患者疾病认知,使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以提高,
从而达到控制血糖、改善不良结局的目的。

综上所述,产科门诊护理干预在妊娠期糖耐量异常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彭贞. 对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孕妇实施产科门诊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 重庆医学, 2021, 50(S02):404-406.
[2]魏小清, 郭娜菲, 厉跃红. 心理行为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糖控制情况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J]. 海军医学杂志,2021,42(3):359-362.
[3]邓姗丹, 李秒. 预防性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 2020, 49(20):2848-28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