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犯罪中被害人的过错责任对定罪量刑的影响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刑事犯罪中被害人的过错责任对定罪量刑的影响探究
发布时间:2021-12-17T08:02:56.396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7月20期作者:周玉洁
[导读] 法律是公平和正义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考虑立法和司法的合理性,所以在刑事法律的研究中,必须要充分地考虑各种因素,才能实现法律程序上和实质上的公平和正义
周玉洁
黄岛区人民检察院山东青岛 266555
摘要:法律是公平和正义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考虑立法和司法的合理性,所以在刑事法律的研究中,必须要充分地考虑各种因素,才能实现法律程序上和实质上的公平和正义。
在刑事犯罪中,被害人过错是重要的概念,在定罪量和刑时必须要进行考虑,还要考虑被害人发挥的作用,因为被害人的过错,会对案件产生一定影响,只有充分地考虑才能做出合理的判断,从而实现法律和公平正义。
关键词:刑事犯罪;被害人;过错;量刑;影响
一、被害人的过错概念分析
被害人概念当前被广泛地应用到法学和犯罪学,还要侦查学当中,但很长的时间内,大多都集中在对犯罪嫌疑人方面的研究,从被害人角度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当前在被害人方面的概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论。
在一个案件当中,受到侵害的人或者是承担后果的人,就被称为被害人,这里包括了自然人和法人,还有相关的团体。
受到侵害不局限于实体侵害,还包括了精神方面侵害,以及其他方面的损失。
在当前的法律关系中,被害人过错是合成的词汇,包含了被害人,也包含了过错两个层面的概念,简单地说就是被害人的过错和行为,以及相关情节之间的关系。
在实务中被害人的过错认定,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所以应当合理地认定。
二、被害人的过错,对量刑和定罪的影响
(一)从责任分担学说方面分析
该学说是将犯罪活动以及相关的行为视为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相关活动的结果,所以促使了案件的发生,是由双方同时参与互动的活动。
将犯罪责任分成了很多模块,只有双方都在犯罪活动中具有相责任之后才能被认定,而被害人要承担一部分的责任,将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的责任组合后,才是完整的责任。
这种学说在当前的刑事领域中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但在民事领域当中,被广泛地应用了,尤其是交通事故的纠纷中应用比较广泛。
根据该学说的观点来分析,无论被害人的责任情况如何,都会一定程度上减轻犯罪嫌疑人罪责,这种观念和我国法律理念有一定的冲突,所以在实际法律适用中为了确保合理性,在刑事案件中适用有很大的局限性。
(二)从谴责性降低学说方面分析
这种学说在被害人认定上,主要考虑的是因为某些行为诱导了犯罪的发生。
该学说认为被害人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为人,或者是对行为人的自我控制能力产生了一定影响,导致了犯罪行为的发生。
从案件的角度来看,不管被害人实施了何种行为,受到侵害是确定的,结果也是不能改变的,因此这种学说扩大了当前的司法理论,同时过分地强调了主观要素的影响,这种理念与我国的法律精神相悖,因此在我国并不适用。
(三)从主客观合并学说方面分析
这是一种在其他学说基础之上而发展的一种定罪量刑学说,主要是在定罪量刑时不能只考虑主观和客观要件,要综合地评价犯罪行为,对产生的原因和发展情况,以及最后的结果,在主观和客观要件上应当是一致。
与其他学说相比,在主客观的观点方面更加地公正了,不会认为是某一种要素主导了犯罪行为,应该是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合并说下被害人的过错,与定罪量有一定的联系,根据被害人的过错情况,还有案件发生的因果关系,确定被害人的过错,以及在案件中发挥的作用,不是只评价嫌疑人的行为来进行定罪和量刑。
当具有因果联系时,可以适用这种观点。
三、几种常见案件中被害人的过错责任,对定罪量刑产生的影响情况分析
(一)在交通肇事的案件中
这是比较常见的纠纷,在大部分的情况下属于民事纠纷,只有在具备了特殊的条件下,才会上升为刑事案件。
在我国的司法实务当中,处理这种类型的案件,流程是比较固定的,包含了对事故责任的认定,就是进行责任认定和分配,这种是典型的责任分担学说。
进行被害人责任认定,会对案件的定罪和量刑产生较大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是行为人的具体行为,有明显的故意情况,就是有明确的目标,而造成了交通事故的发生,这时可能就不只是交通肇事了,可能构成了其他类型的犯罪,在这样的情况下,被害人的过错情况,对定罪和量刑产生的影响就很少了,这种情况下行为人的目的和行为,直接决定了定罪和量刑标准。
第二,是行为人没有明显的故意,只是单纯的交通事故,这时被害人的过错,就会对赔偿数额和行为性质产生重要影响,如果被害人的过错比较严重,行为人可能会出罪。
(二)在危害公共安全的案件中
在刑事法律当中,对于那些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会存在被害人参与其中,虽然具备了一定的过错,但是没有办法认定是被害人过错的情况。
对于这类的案件,大多都是被害人受到了他人的指示和限制,大多是雇佣和劳动关系存在时发生的,被害人也是案件的受害者,其行为决定了案件是否发生,这时被害人的相关行为,虽然导致了案件的发生,但不能评价成为是被害人的过错。
(三)在人身性的犯罪案件中
在这种案件中,被害人和行为人双方互动比较频繁,行为人的具体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被害人影响,被害人存在一定过错,而诱发了犯罪的可能性。
从当前的法律实务看,家暴是比较典型情况,主要是因为被害人的过错,从而引起了人身性的犯罪。
在类案件当中,被害人过错行为是直接原因,如果被害人没有过错,就不会有这种人身性犯罪。
在这类犯罪活动中,被害人的过错可能是最主要因素,被害人应当承担部分的责任,因此在人身性的犯罪当中,被害人的过错可以成为行为人的免罪依据。
但是我国没有被害人的过错减免规则,所以在处理和定罪量刑时,是依靠内外部证据和办案人员的判断。
(四)在财产型犯罪的案件中
这种犯罪中被害人的过错行为,会对定罪和量刑产生重要影响。
在法律实务当中,无论是抢夺和抢劫,还是诈骗等犯罪中,被害人的行为会对犯罪活动发生产生重要影响,可能是被害人缺少必要的警惕性促使了犯罪发生,但被害人的行为是符合相关法律规范的,并且也
符合逻辑行为的,因此在财产型犯罪中,大多数不能评价是被害人的过错,所以不会对定罪和量刑产生影响。
结束语:
随着我国法律的不断完善,对法律适用和具体行为判定会越来越规范,尤其是刑事法律关系中,要充分考虑被害人的行为和过错责任,这会对定罪和量刑产生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朱方圆. 论被害人过错对定罪量刑的影响[D].扬州大学,2019,10:56-58.
[2]江申生.刑法中的危害结果对定罪量刑的影响[J].法制博览,2019,10:15-17.
[3]吕晓峰,简春林.刑事被害人过错研究[J].法治论丛(上海政法学院学报),2020,02:7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