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第十课木兰诗1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下第十课木兰诗1导教案课题木兰诗课型新讲课时: 2 备课人讲课时间: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累积文言知识,包含一些重要的词语和句式。

2、初步认识北朝民歌的特色和本诗的一些句式,并理解
掌握互文、排比等修辞手法。

3、背诵全诗。

学习要点背诵这首古诗。

学习难点认识本
诗的一些句式,并理解掌握互文、排比等修辞手法。









一、检查预习
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可汗()机杼()军帖()燕山()鞍鞯()辔头()
朔气()金柝()红妆()胡骑()傍地走()2、归纳文学知识。

(1)认识花木兰英豪传说,认识讲解① 。

(2)简介乐府民歌的相关知识。

3、朗诵文章,读准节奏。

用简短的语言归纳文章的主要
内容。

4、报告阅读中发现的问题。

二、设纲导学
(一)整体掌握
1、请联合说明,翻译文章。

2、复述这首诗的故事情节,归纳主要内容。

(二)要点研读
3、认识故事情节,在空白处填写适合的词语:
木兰停机()──信心()──参军()──奔赴()──十年()──拒赏()──与亲人()
4、区分这首诗的构造层次:依照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能够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
个案增补合



学生疏组议论,达成下边内容:
1、文章开头为何要写木兰停机惋惜?这样写有什么作
用?
2、假定你就是木兰姑娘,请你谈谈替父参军的前前后后
的心理活动(用自己的话归纳)



纳请梳理本篇课文中的通假字、词类活用、特别句式。

拓展
迁徙木兰代父参军是一种孝,在战场上拼杀是爱国。


么我们此刻的生活中,又是怎么样来表现自己对家人的爱,
对国家的爱呢?



习( 1)以下加粗字的读音、书写完整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 .可汗( kàh án)燕山( yàn)胡骑( j ì)战袍( páo)B.鞍鞯(ā n ji )ān机杼( zhù)红妆( zhā ng)戎机( ji )è C.辔头( pèi)朔气( sù)金柝( tu ò)夜晚( bi àng)
D .军帖( ti )ě阿姊( zǐ)云鬓( bìn)策勋( xūn)
( 2)下边诗句和原文不完整一致的一项为哪一项()
A.愿为市鞍马,此后替爷征。

B.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C.愿弛千里足,送儿还故土。

D.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 3)以下句子中和例句同样都使用了互文的一项为哪一项()例: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A.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B.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C.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
故土。

D.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4)指出以下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说其意思:
①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通,意思是
②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通,意思是部署
作业介绍阅读阅读《水浒传》,比较顾大嫂、孙二娘,扈
三娘三位女性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