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消防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4
随着国家能源环保政策和能源结构调整政策的出台,用天然气能源替代煤炭成为大势所趋,近年来我国天然气需求量呈现持续增长态势,但随着天然需求量的不断增长,天然气行业的安全问题被持续关注,我国近年来发生多起天然气火灾爆炸事故,事故链涉及上游天然气开发至下游用户使用全过程。
天然气火灾事故一旦发生,所造成的事故后果的危害性、影响性非常大,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发生事故后的危害性首先要抓好燃气企业消防安全管理体系,其次要保证消防设备设施随时处于待用状态[1]。
消防能力评估工作能从消防管理体系至消防设施完好性全流程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能很好的反应企业在消防安全管理方面的缺陷,从而帮助企业发现问题、改进问题。
1 消防安全管理现状
1.1 缺乏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消防安全管理是保证企业良好运营的根本,良好的消防安全管理要从一份完整、执行性强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开始,但是从我国燃气企业发展现状来看,很多企业缺乏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机制,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未考虑公司实际情况及人员配备,以至于公司消防安全管理人员难以按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执行。
众所周知,天然气的危险系数较高,如果天然气企业将消防安全管理趋于形式化,忽视管理的实际效果,会给天然气企业埋下众多安全隐患。
如果天然气企业自身对消防安全管理缺乏重视和督促,也会影响管理工作开展进程和效果,致使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玩忽职守,工作职责不明确,缺少约束和管制标准,这样则会造成更多的安全事故,制约单位的消防安全的良好发展[2]。
1.2 消防安全意识薄弱、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天然气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环节,从上游燃气开采至下游城镇燃气企业,存在经济压力较大,很多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在消防安全方面节省开支,或者抱有侥幸心理,只是为了应付消防检查,迫使消防工作趋于形式化,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总是以消极态度面对,最终影响其消防安全管理的成效。
企业开展消防安全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起到了决定性的因素,实际工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可能存在违规操作或者发现问题未及时处理等问题,如果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达标,无法及时发现日常中的问题,很可能导致消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与此同时,企业的消防安全宣传力度不够,没有进行相对应的消防安全培训和演练,导致很多生产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薄弱,不具备安全问题应急能力,还存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存在许多违规行为,如:随意堆放危险品,消防通道被占用,消防设备设施未处于完好可用状态,应急设施缺少专人检查维护保养等。
这些问题都会给燃气企业的安全生产留下隐患,还可能影响燃气企业的生存和发展[3]。
2 消防能力评估方法选择及介绍2.1 消防能力评估方法选择
消防评估方法的分类方法很多,通常为检查表法、事故树分析法、事件数分析法、预先分析法,根据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评估过程中的适用性,本文主要介绍采用检查表法进行的消防能力评估。
2.2 检查表法介绍
(1)检查表的形式及内容
根据被评估单位的生产装置特性及物料储存性质,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地方法规制定符合被评估单位的检查表。
检查表从企业消防安全管制制度和消防设施的完好性出发,分为消防管理评
浅析消防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
樊佳兵
天津中石油压缩天然气有限公司 天津 300450
摘要:近年来天然气事故频发,为防止事故发生造成的后果进一步扩大造成更严重的破坏,企业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是否达标,员工消防意识是否足够,消防消防设施是否完善、适用,对天然气事故引发的后果起着决定性的因素。
以消防评估的方式印证企业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查找其中的不足,提高企业消防管理水平,遏制天然气事故的次生灾害。
关键词:天然气 消防安全 能力评估
225
估表及消防设施评估表。
根据燃气企业特有的生产性质,消防管理可分为12个一级要素,消防设施评估表可分为18个一级要素,检查表制定时应根据被评估企业的功能性质结合一级要素进行二级要素的划分。
(2)检查表的作用
根据不同的单位、对象和具体要求编制相应的检查表,可以实现消防检查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检查人员能够根据预定的目的去实施检查,避免遗漏和疏忽,以便发现和查明各种问题和隐患;检查表能够给企业提供标准化检查模式,提高企业消防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及员工的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形成全员管消防的局面。
(3)检查表的编制依据
国家、地方和行业的安全规章制度、规程、规范和规定等。
通过标准、规程和实际状况,使检查表在内容上和实施中符合法规要求;结合被评估单位的经验及具体情况进行系统安全分析的科学结论(确定的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
由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共同总结本单位生产操作的实践经验,系统分析本单位各种潜在的危险因素和外界环境条件,从而编制出符合单位实际的检查表;编制时检查表时,认真收集以往同行业及同类产品生产中事故案例、资料、发生的事故教训及使用中出现的问题,把那些能导致发生消防安全的各种不安全状态都一一列举出来,还可参照对事故和安全操作规程等的研究分析结果,把有关基本事件列入检查表中。
3 消防能力评估程序
消防能力评估程序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评估准备工作、现场资料收集、现场评估。
3.1 评估准备工作
组建具有丰富经验的评估专家团队,根据企业生产装置性质及储存物料特性制定初步检查表,人员问卷调查表。
3.2 现场资料收集
评估团队人员前往被评估企业生产现场,收集被评估企业的资料清单,专家团队根据收集资料对检查表进行完善、改进。
3.3 现场评估
(1)消防安全管理评估
通过对消防工作组织、消防安全制度、防火检查巡查及隐患整改、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安全疏散设施管理、消防控制室管理、用火用安全、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管理、消防安全重点
部位管理、维护抢修物资及档案内容、专职和志愿消防队、应急预案与演练等12个一级要素对消防安全管理进行评估。
(2)消防设施评估
通过对消防供配电设施、平面布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给水设施、消火栓系统、消防冷却水系统、泡沫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灭火器系统、干粉灭火系统、防雷及静电接地、紧急放散及切断系统、应急逃生路线图、消防专用电话、消防应急广播、站外管线、调压箱(柜)和应急物资的评估等18个一级要素对消防设施进行评估。
4 消防能力评估
利用检查表法对三家燃气公司进行消防能力评估,A公司为LNG接收站,B公司为LNG工厂及城镇燃气企业,C公司为LPG储配站。
根据检查表中的一级要素制定符合企业性质的二级要素。
4.1 评估结果
A公司共计对24项一级要素中的222项二级要素进行评估,其中消防管理评估92项,消防设施评估130项。
共发现问题数53项,其中消防管理评估发现问题25项,消防设施评估发现问题28项。
B公司共计对26项一级要素中的597项二级要素进行评估,其中消防管理评估333项,消防设施评估264项。
共发现问题数104项,其中消防管理评估发现问题45项,消防设施评估发现问题59项。
C公司共计对22项一级要素中的165项二级要素进行评估,其中消防管理评估118项,消防设施评估147项。
共发现问题数53项,其中消防管理评估发现问题12项,消防设施评估发现问题28项。
4.2 存在问题分析
综合三家公司在消防管理及消防设施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发现3家公司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及个性问题。
(1)共性问题
三家公司消防管理薄弱环节相对集中要素包括:防火检查巡查、应急预案与演练、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消防安全制度。
防火检查巡查,通过评估共发现了11项问题,具体表现如下:防火检查巡查不彻底,设备阀门存在带病运行现象。
所属单位未结合上级公司防火巡检检查管理制度转化为适应所属单位自身实际情况细则。
部分单位防火巡查管理制度宣贯培训不到位,员工防火巡查未按要求执行或巡
226
查存在漏项。
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通过评估共发现了17项问题,具体表现如下: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年度安全工作计划未涵盖消防安全工作相关内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及相关设备操作规程存在缺项,部分单位未逐级消防安全责任。
所属单位法律法规辨识相关部门未充分辨识消防相关法律法规更新。
消防安全制度,通过评估共发现了11项问题,具体表现如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存在不统一,如消防值班室管理制度。
所属单位合规性评价相关部门未充分辨识消防相关法律法规更新。
三家公司消防设施薄弱环节相对集中要素包括:应急物资及其他、疏散指示标志、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灭火器及消防给水设施
应急物资及其他。
通过评估共发现了25项问题,具体表现如下:应急物资配置与《生产作业现场应急物资配备选用指南》QSY136-2012及《危险化学品单位应急救援物资配备要求》GB 30077-2013 不匹配。
正压式呼吸器、应急药箱等应急物资维护保养不到位。
疏散指示标志,通过评估共发现了9项问题,具体表现如下:疏散指示标志缺失、维护不当,应急照明设置不当或故障。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通过评估共发现了11项问题,具体表现如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运行状态、安装位置等存在与设计不符情况。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故障或消音。
可燃气体报警设定与《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GB/T 50493要求存在不符情况。
灭火器。
通过评估共发现了8项问题,具体表现如下:灭火器配置数量、区域位置与消防设计专篇要求不符。
灭火器使用环境及使用场景与灭火器适用范围不符。
灭火器存在过期现象。
消防给水设施。
通过评估共发现了21项问题,具体表现如下:消防给水设施相关机泵投用状态、阀门投用状态、报警值设定、控制逻辑配置、消防水泵控制柜防护等级、部分设备选型等与消防专业工艺流程图、消防设计专篇要求存在不符情况。
(2)个性问题
A公司在消防专用电话,B公司在放散及切断系统、调压箱(柜)、应急预案与演练,C公司在消防冷却水系统、防雷及静电接地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在发现的个性问题中可能存在管理方面的缺失,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公司的不同生产性质、不同企业类型所特有的消防设施。
所属单位应急预案未按照《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20进行相应更新。
部分单位在实际开展业务调整、组织机构或岗位职责调整后未及时修订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导致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与现场实际存在脱节。
城镇燃气涉及调压器、调压箱橡胶件运行期间未按照标准或设备使用说明要求进行定期维护保养或更换问题。
防雷及静电接地、消防冷却水设施缺少专人管理,未处于完好可用状态。
5 结束语
利用检查表法对不同类型的燃气企业进行消防评估,通过发现的问题可以告诉我们检查表不能一概而论,要充分考虑企业的生产性质、业务范围,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性、符合企业自身的检查表。
这样才能在消防评估过程中最大的发挥评估所带来的优势,消除火灾隐患,为企业的消防管理能力的提高做出明确指导。
为体现在评估过程中发现问题的重要性,未来将对检查表形式进行改进,如按照各要素权重对一级要素进行赋值,开展消防量化评估试点工作,采用专家现场打分的形式给予评估结果,更好的反映燃气企业消防能力的水平。
参考文献
[1]于铁.关于加强重点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几点看法[J].辽宁经济,2009(7):75.
[2]林帅. 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及解决措施[J]. 消防界(电子版). 2021,7 (4):102-103.
[3]冯洪刚 ,戚作秋. 某燃气管道爆炸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J]. 劳动保护. 2022(9):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