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历史单元高效整合9套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孔雀帝国
兴起
公元前 3 世纪,孔雀帝国初步把整个南亚统一起来
极盛
在阿育王时期达到极盛
宗教 佛教在孔雀帝国时期得到广泛传播,逐渐演变为世界性宗教
4.罗马帝国
建立
公元前 509 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
罗 马 共 和 国
对外 征服
衰落
前 3 世纪初,罗马征服了意大利半岛。前 2 世纪, 罗马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 ①斯巴达克起义:前 73 年,斯巴达克奴隶起义沉 重打击了奴隶制,加速了罗马共和国的衰落。 ②内战:前 49 年,恺撒夺取政权,不久被谋杀。 前 31 年,屋大维在内战中获胜,首创“元首制”,
整合二 世界三大宗教的比较
1.三大宗教的不同点
名称 创立 时间
创立 地点
创始人
教义
传播(发展)
公元前 古代 佛教
6 世纪 印度
提出“众生平 汉代传入中国,
乔达摩· 等”,宣扬“忍 并扩展到东亚和
悉达多
耐顺从”
东南亚
基督
巴勒斯
教 1 世纪 坦地区
耶稣
忍受苦难,死后 中古西欧基督教
可以升入“天 广泛传播,逐渐
支持的 国家
葡萄牙 西班牙 葡萄牙
西班牙
开辟的航线
欧洲→非洲 最南端
欧洲→美洲 欧洲→好望 角→印度
环球航行
成果 最先发现好望角
发现新大陆 最早到达印度 证明了地圆学说
3.其他航路的开辟 (1)英国、荷兰等国为发展海上贸易,在北大西洋高纬地区寻找 通往亚洲的航路。 (2)欧洲人进行海上探险,开辟了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海上航 线。 (3)西欧人不断探寻南半球新世界,开辟了众多重要的新航线。 (4)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直接联 系。
2.土地
直领地
领主直接经营,通常占庄园全部可耕地的 收入全部归领主所有
1/3 到
1/2,
佃户的 “份地”是佃户的生活来源,以义务耕种领主的“直领
份地 地”为条件取得,领主还要征收其他捐税
3.庄园法庭 特 由领主或他的管家主持,无专门的工作人员;出席法庭是佃 点 户的义务;法庭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 作 维持庄园公共秩序;既维护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 用 制了领主的特权
堂”
形成教皇体制
伊斯 兰教
7 世纪
阿拉伯 半岛
穆罕默德
独尊安拉
随着阿拉伯帝国 的扩张不断向外
传播
2.三大宗教的共同点 (1)产生背景:都是在社会矛盾重重,人们渴望平等、自由、幸 福的情况下产生的。 (2)主要教义:大都宣传忍耐、顺从、修行等主张,客观上缓和 了阶级矛盾,并被统治者利用。 (3)重要影响:都对世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工业、商业的发展
公民大会的雅典式
民主成为可能
(1)都是依托水而兴起。
相同点 (2)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文明
成果,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整合二 古代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1.波斯帝国
地理位置
伊朗高原濒临波斯湾地区
最早居民
古代波斯人
兴起时间
公元前 6 世纪
统治方式
继承西亚地区传统君主专制制度,地方实行行 省制
整合三
名称
革命
不 同 点
任务 领导 阶级
革命
性质
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情况对比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摆脱英国殖民 统治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资产阶级和种
的联盟
植园主的联盟
既是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革命 革命,又是民
族解放运动
法国大革命 推翻封建专
制统治
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革 命
革命最彻底,
整合一 早期人类文明的比较
项目
亚非文明
文明 古埃 古巴
不 同 点
古国
发源 地
及 非洲 尼 罗河 流域
比伦
西亚 两河 流域
古印度
南亚印 度河流 域和恒 河流域
古中国
东亚黄 河流域 和长江
流域
欧洲文明 古希腊 古罗马
欧洲爱 地中海、
琴海沿 亚平宁
岸
半岛
不 同 点
成果
金字 塔
《汉 阿拉伯 谟拉 数字、种 比法 姓制度、 典》 佛教
虽然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有着共性和个性的差
认识
异,有的还体现了不完善和不彻底性,但毕竟 是人类追求民主政治过程的一大成果,是历史
的必然,是历史的进步
整合一 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比较项
第一次工业革命
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
罗
建立
前 27 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 三洲
马 鼎盛 罗马帝国在 1~2 世纪达到繁荣顶峰
帝
3 世纪,罗马陷入长期的政治、经济大危机。4 世纪
国 衰亡 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476 年,西罗马
帝国被日耳曼人灭亡。
整合一 中古时期西欧封建庄园的社会生活 1.庄园生活 (1)时间:9 世纪开始流行,约 11 世纪时,欧洲绝大多数人口 居住在庄园里。 (2)庄园结构:在领主统治下的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 位。 (3)居民:包括自由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均为领主的佃户。 其中,自由农民是独立的小生产者,有份地保有权,拥有自己的生 产工具和财产。
4.以多元史观评价新航路的开辟 (1)革命史观:既是殖民掠夺之路,也是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 立解放之路。 (2)社会史观:增加了人类的物质生活商品种类,改变了人们的 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 (3)全球史观: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世界由彼此分散、隔离到 逐渐连成整体。 (4)现代化史观:是西欧资本主义扩张发展之路和资产阶级壮大 之路。 (5)文明史观:是人类文明交流融合之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融 合、交流与发展。
2.元朝的汪大渊到过非洲:汪大渊曾两次随商船出海,最远 可能到过今摩洛哥的丹吉尔港,也到过东非沿海地区,并在自己撰 写的《岛夷志略》中留下了相关记载。
整合一 全球航路的开辟
1.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经济根源
15 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发展,出现 了资本主义萌芽
原 因
社会原因 商业危机
自《马可·波罗行纪》在西欧流传以后,欧洲 人渴望到东方“寻金” 15 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 间的商路
灭亡时间 与征服者
公元前 330 年被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征服
2.亚历山大帝国 (1)亚历山大东征 ①开始:公元前 4 世纪末,亚历山大率军进攻波斯帝国。 ②战果:历经 10 年征战,建立了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 北抵中亚,南达埃及,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2)对亚历山大东征的评价 ①消极意义: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 大灾难。 ②积极意义: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亚历山大在帝国境内建 造的几十座新城后来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
甲骨 文、四 大发明
等
雅典民 主政治、 帕特农
神庙
罗马法、 儒略历、 圆形竞 技场、万
神殿
文明 属性
大河文明、农业文明
海洋文明、 工商业文明
(1)地少山多,岛屿
(1)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 密布,优良港口众
不 同 点
与自 然地 理的 关系
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多,为航海业和商 (2)河水定期泛滥提供了充沛的 业提供了条件。 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 (2)小国寡民的特 业生产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手 点使经常召开全体
政治原因
葡萄牙和西班牙的统治者积极支持海外探险 活动,以加强在欧洲的地位
精神动力 教会鼓励人们去遥远的东方传播天主教
条 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罗盘(指南针)的使用;
件
地理知识的进步,相信地球是圆的
2.新航路的开辟
航海家
时间 (年)
迪亚士 1487
哥伦布 1492
达·伽马 1497
麦哲伦 1519~ 1522
不 同 点
革命 程度
革命不彻底,革命中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进行妥协,保留了君
主
战争后南北双 方进行妥协, 在南方保留了 大量种植园奴
隶制经济
不仅摧毁了 法国的封建 制度,而且震 撼了整个欧 洲大陆的封
建秩序
政权 形式
君主立宪制
总统共和制 议会共和制
爆发 原因
封建专制统治或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整合二 早期的殖民扩张 1.早期的殖民扩张 (1)含义:所谓早期殖民扩张是指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即工业革 命以前欧洲列强在亚、非、拉美等地的侵略扩张活动。 (2)殖民国家: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 (3)贸易公司:荷属东、西印度公司和英属东印度公司。 (4)争夺地区:非洲、亚洲、美洲(北美)和大洋洲。 (5)掠夺方式:以掠夺财富为主要目的,以海外贸易、海盗式掠 夺、欺诈性贸易和贩卖黑人奴隶为主要方式。
文学、艺术、科学
出现文艺成就、思 想解放,产生近代 科学,促进宗教改 革和资本主义发展
宗教、哲学、政治、
宗教
经济、文化、教育、
美术等
出现思想解放,产 出现思想解放,为
生新教派、民族宗 革命作动员、政治
教,促进资本主义 构思,促进科技进
发展
步,影响世界
整合二 近代思想解放与近代科学技术产生、发展的关系 1.思想解放促进了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1)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从思想上解放了人和人性,把人从宗 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激发了人对宇宙、自然和人自身的探究 热情。近代天文学革命就是在文艺复兴时期以人文主义为武器反对 封建神学的斗争中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直接为打破地心说提供了 思想动力和精神基础。 (2)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对人们思想的解放为近代科学技术的发 展提供了思想条件。
相 同 点
主力
过程 和 结果
领导阶级都以资产阶级为主,革命主力都是人民群 众
斗争都充满了曲折,但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地位
法律 文献
都颁布了法律性文件来巩固革命成果
整合四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及其特点
项目 英国
德国
美国
法国
标志
1689 年 《权利 法案》
1871 年《德意 志帝国宪法》
1787 年 宪法
分封;诸侯需要向周王进纳贡 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
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则须保护封臣
影响
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有 利于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形成了严格的封建等级制 度
整合三 中非友好交往——游历非洲的古代中国人 1.中国和非洲的交往源远流长 (1)有人认为,《史记》中的黎靬就是埃及著名的亚历山大城, 汉武帝遣使前往的西域诸国中也包括黎靬。 (2)第一批真正到达非洲的中国人,是唐朝从广州到东非的商 人。 (3)第一个有名有姓到过非洲并且留下记载的中国人,是战俘杜 环。751 年,唐军与大食在怛逻斯发生冲突,唐军失败,杜环被俘。 他随军西行,最远可能到达北非。762 年,他乘船返回广州,把自 己的经历写成《经行记》。
1875 年法兰 西第三共和
国宪法
政体
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
行政权
内阁、 首相
皇帝、宰相
总统
总统、内阁
立法权 议会
议会
国会
议会
权力 中心
议会
皇帝
总统
议会
特点
君主虚 位,议 会至上
不彻底,不完 善,专制色彩
浓厚
三权分 立,制 约平衡
参议院、总统 互相牵制
相同点
(1)都有形式上代表民意的议会 (2)都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
整合一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
项目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时间 14~17 世纪
16 世纪上半叶
中心
意大利
德国
批判 对象
教会神学体系
罗马天主教会
形式
复兴古希腊、 古罗马文化
宗教异端、挑战 教皇权威
核心
人文主义
因信称义
启蒙运动 17~18 世纪
法国 中世纪的封建神 权、王权与特权
公开批判
理性
领域 影响
2.三角航程 (1)“三角航程”: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2)影响:非洲精壮劳动力大量减少,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陷入贫穷落后的状况;为西欧国家提供了广阔的商品市场,并加速 了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3)结束:19 世纪中期以后,奴隶贸易逐渐停止。 (4)根本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迫切需要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资金和劳动力。 (5)认识:资本原始积累是一个血腥的掠夺过程,资本主义的发 展同残酷的殖民掠夺密不可分。
2.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新的思想解放 (1)近代天文学革命打破了中世纪神学世界观的支柱之一—— 地心说,给神学以极大冲击。 (2)牛顿用数学的研究方法描述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为启蒙思 想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对启蒙运动的开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生物学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进化论 的观点开始挑战基督教神学所宣扬的神创论,极大地冲击了基督教 神学思想,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
3.中国分封制和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比较
国家
中国西周
西欧法兰克王国
时间
公元前 11 世纪
8 世纪
周王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 封君将土地赏赐给贵族,封
地,管理土地和人民,建立诸侯 臣必须提供金钱、兵役服
内容
国;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受 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 封者可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 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