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酸盐灌浆液防渗施工技术及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丙烯酸盐灌浆液防渗施工技术及应用
1.主要技术内容
第二代丙烯酸盐化学灌浆液是一种新型防水堵漏材料,它用一种新的交联剂,替换了第一代丙烯酸盐化学灌浆液中的交联剂N,N—次甲基双丙烯酰胺,浆液中不含有酰胺基团的化合物,更符合环保的要求。
同时添加了促使丙烯酸盐化学灌浆液的凝胶在水中膨胀的成分,进一步提高了防渗效果。
丙烯酸盐灌浆液是一种防渗堵漏材料,它可以灌入混凝土的细微孔隙中,生成不透水的凝胶,充填混凝土的细微孔隙,达到防渗堵漏的目的。
(1)丙烯酸盐灌浆液用于混凝土裂缝、施工缝防渗堵漏的施工技术
1)工艺流程:布置灌浆孔→检查嵌缝、埋嘴效果→选择浆液浓度和凝胶时间→确定灌浆压力→灌浆。
2)灌浆孔的布置:当裂缝深度小于1m时,只需骑缝埋设灌浆嘴和嵌缝止漏就可以灌浆了。
灌浆嘴的间距宜为0.3〜0.5m,在上述范围内选择裂缝宽度大的地方埋设灌浆嘴;当裂缝深度大于 1 m时,除骑缝埋设灌浆嘴外和嵌缝止漏外,还须在缝的两侧布置穿过缝的斜孔。
穿缝深度视缝的宽度和灌浆压力而定,缝宽或灌浆压力大,穿缝深度可以大些,反之应小些。
孔与缝的外露处的距离以及孔与孔的间距
宜为1〜1.5m。
3)垂直裂缝的灌浆次序,应是自下而上,先深后浅;水平裂缝的灌浆次序,应是自一端到另一端。
如果压水资料表明,某些孔、嘴进水量较大,串通范围较广,应优先灌浆。
4)灌浆时,除已灌和正在灌浆的孔、嘴外,其他孔、嘴均应敞开,以利排水排气。
当未灌孔、嘴出浓浆时,可以将其封堵,继续在原孔灌浆,直至原孔在设计压力下不再吸浆或吸浆量小于0.1L/min,再换灌临近未出浓浆和未出浆的孔、嘴。
一条缝最后一个孔、嘴的灌浆,应持续到孔、嘴内浆液凝胶为止。
(2)丙烯酸盐灌浆液用于不密实混凝土防渗堵漏的施工技术
1)工艺流程:布置灌浆孔→检查嵌缝、埋嘴效果→选择浆液浓度和凝胶时间→确定灌浆压力→灌浆。
2)灌浆孔的布置:采取分序施工,逐步加密,最终孔距0.5m左右。
孔深应达到混凝土厚度的3/4〜4/5。
3)灌浆工艺:尽可能采用双液灌浆。
因为这类灌浆,外漏渗径短,浆液的凝胶时间短,采用单液灌浆容易堵泵、堵管,不仅桨液浪费大,且难以达到防渗堵漏的效果。
每一孔段灌浆前都要做好充分准备,确保一旦灌浆开始,就能顺利进行到底,灌至孔内浆液凝胶结束。
(3)丙烯酸盐灌浆液用于坝基防渗帷幕的施工技术
1)应用方式
丙烯酸盐灌浆用于坝基防渗帷幕可以有三种方式:纯丙烯酸盐灌浆帷幕、水泥一丙烯酸盐灌浆复合(混合)帷幕、补强帷幕。
①经过水泥灌浆试验证明,水泥对该部位不具有可灌性,而该部位的透水性又超过坝基防渗要求时,应设计纯丙烯酸盐灌浆帷幕。
②当经过水泥灌浆试验证明,水泥对该部位具有一定的可灌性,但该部位细微裂隙发育,水泥灌浆时压水透水率Q值大,水泥灌浆单耗小的坝段,水泥灌浆后,应设计一排丙烯酸盐灌浆帷幕,形成水泥一丙烯酸盐灌浆复合(混合)帷幕。
③当水泥灌浆后,通过灌浆资料分析和效果检查,发现局部部位水泥灌浆时吸水不吸浆,或达不到防渗标准,针对局部设计丙烯酸盐灌浆补强帷幕。
2)丙烯酸盐灌浆帷幕的设计
对于纯丙烯酸盐灌浆帷幕、水泥一丙烯酸盐灌浆复合(混合)帷幕,应和水泥灌浆一样,采用分序施工,逐步加密。
补强帷幕则只需在需要补强的部位和深度布置灌浆孔。
3)工艺流程:布置钻孔→分段阻塞(或用孔口封闭器)→选择浆液浓度和凝胶时间→确定灌浆压力→灌浆→封孔→效果检查。
单液灌桨:
第一批混合的桨量以满足管路和孔段占浆量再加开始
10min的吸浆量为限,以后每批混合桨量以满足101min的吸浆量为限。
当Q≤5L/min时,凝胶时间为50〜60min;
当5L/min≤Q≤10L/min时,凝胶时间为40〜50min;
当Q>10L/min时,凝胶时间为30〜40min。
双液灌浆:
凝胶时间短于30min的一定要采用双液灌浆;凝胶时间
长于30min的尽量采用双液灌浆,可以提高浆液的利用率,
减少弃浆,还可以提高灌浆质量,降低劳动强度。
当Q≤5L/min时,凝胶时间为35〜45min;
当5L/min≤Q≤10L/min 5时,凝胶时间为25〜35min;
当Q>10L/min时,凝胶时间为15〜25min。
4)施工灌浆
①盛浆容器应采用塑料或不锈钢制品;
②用反循环法,回浆管进风,进浆管敞开,用风将孔
内的积水吹出来。
采用双液灌浆时,将泵的输入管分别与A、
B液连接;采用单液灌浆时,在A液中再加入等体积的B液
搅拌均匀,将泵的输入管与混合液连接,从进浆管进浆,回
浆管出浓浆时,关闭回浆管,记录孔容占浆,尽快升到设计
压力;
③每5min记录一次进浆量,直至灌浆结束;
④灌浆应连续进行,只有在邻孔串漏的情况下才可以采用间歇灌浆;
⑤在设计灌浆压力下,应灌至连续3个读数小于
0.02L/min时即可结束。
对于有涌水的孔段或地下水流速较大的部位,应灌至孔内浆液凝胶。
待最后一批混合的浆液胶凝1h后,才可松开阻塞器、拔管、扫孔和进行下一工序。
⑥封孔:全孔丙烯酸盐灌浆结束后,应通过扫孔的办法将孔内的凝胶清除并冲洗干净,然后用水泥进行压力灌浆封孔。
⑦效果检查:丙烯酸盐灌浆结束3d后即可进行效果检查。
1.技术指标
丙烯酸盐灌浆液及其凝胶主要技术指标应满足表1.5-1 、表1.5-2要求:
丙烯酸盐灌浆液物理性能
表1.5-1
丙烯酸盐灌浆液凝胶后的性能
表1.5-2
3.适用范围
矿井、巷道、隧洞、涵管止水;混凝土渗水裂隙的防渗堵漏;混凝土结构缝止水系统损坏后的维修;坝基岩石裂隙防渗帷幕灌浆;坝基砂砾石孔隙防渗帷幕灌浆;土壤加固;喷射混凝土施工。
4.已应用的典型工程
北京地铁机场线、北京地铁10号线、上海长江隧道、向家坝水电站、丹江口水电站、大岗山水电站、湖南省筱溪水电
站等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