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市人民政府批转市技术监督局关于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开展争创名牌产品活动意见的通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襄樊市人民政府批转市技术监督局关于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开展争创名牌产品活动意见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襄阳市人民政府(原襄樊市政府)
•【公布日期】2002.01.12
•【字号】襄政发[2002]5号
•【施行日期】2002.01.1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襄樊市人民政府批转市技术监督局关于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开
展争创名牌产品活动意见的通知
(襄政发[2002]5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市人民政府同意市技术监督局《关于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开展争创名牌产品活动的意见》,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OO二年一月十二日关于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开展争创名牌产品活动的意见
(市技术监督局2001年12月7日)
为了深入贯彻国务院《质量振兴纲要》,增强我市工业产品的竞争能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提升我市城市品位,适应加入WTO的需要,根据省政府《关于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开展争创精品名牌活动的意见》(鄂政发[1996]49号)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意见》(鄂发[2001]24号)精神,现就全市开展实施精品名牌战略,争创名牌产品活动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对实施名牌战略重要意义的认识
“九五”期间,我市工业产品质量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有了很大提高,涌现出了一批质量好并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和产品。
但从整体上看,仍缺乏一批质量好、知名度高、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在全省、全国叫得响的名牌产品。
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质量意识差,管理落后,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这与襄樊工业经济在全省的地位不相适应,制约了我市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开展争创名牌产品活动,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重要措施,对于增强我市工业产品竞争能力,应对加入WTO后国际国内产品的激烈竞争,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关系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大事。
因此,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社会团体和新闻单位要提高认识,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抓产品的关键是抓名牌的战略思想,把创名牌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实施名牌战略的目标
我市创名牌工作要紧紧围绕工业结构调整方向,突出抓好对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特别是要抓好“三个二次创业”中的龙头企业和重点产品,重点是卷烟、纺织服装、汽车配件、航空座椅、食品(酒类)、水泥、医药及高新技术等八大类产品系列,“十五”期间,全市要有1-2个重点工业产品争创“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即金兰饰品和襄阳大头菜争创全国名牌;金鳄卷烟、东力车桥、骆驼蓄电池、华光镜片等40个产品争创或保持湖北省精品名牌产品称号。
三、名牌产品的必备条件
(一)产品实物质量水平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或达到国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二)产品有一定生产规模,在省内外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知名度高,经济效益好,出口创汇多。
(三)企业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
(四)市场信誉好,售后服务体系健全,用户、消费者满意。
(五)企业具有先进可靠的生产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技术创新、产品开发能力居行业前列。
(六)年销售额、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贡献率居国内或省内同行业前列。
(七)产品质量长期稳定,产品在国家、省产品质量监督检查中连续三次以上(含三次)均为合格;近三年出口商品检验合格;未出现重大质量责任事故。
四、实施名牌战略的具体措施
(一)成立我市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加强对创名牌工作的领导与协调。
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主任,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市经贸委主任、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任副主任,政府办、经贸委、质监局、科委、财政局、税务局等部门分管领导为委员,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经贸委和各企业要把创名牌作为一项战略任务,主要领导挂帅,动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齐抓共促,务求实效。
(二)选择培植重点,抓好“三个一批”。
首先要选择金鳄、襄阳卷烟、东力车桥等22个企业22个品牌,25个已获省级名牌产品,作为一类重点产品,通过加强管理,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促使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其次,选择华光伙伴牌玻璃镜片毛坯、金兰铂金首饰、座椅等一批具有发展前景和创名牌潜力的产品作为二类重点产品,采取集中投入、集中改造的方式,重点培植,扩大规模,提高档次,增加市场占有率。
第三,选择开发一批技术起点高、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的产品作为名牌产品的储备产品。
(三)加强质量管理,推行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
首先,企业要积极采用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推行“零缺陷”和可靠性管理,贯彻执行GB/T19000《质量管理
与质量保证》系列标准,建立和完善质量体系,结合企业实际,继续推进全面质量管理。
其次,企业要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没有标准不得进行生产。
要建立和完善计量检测体系,积极采用先进的计量测试办法,严格对计量测试设备的管理。
有条件的企业,应参照国际先进标准,制定具有竞争能力且高于现行国家、行业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
第三,企业要制订争创名牌产品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确定创名牌工作所要达到的各项目标,明确措施。
厂长(经理)为争创名牌产品的第一责任人,目标分工要落实到人。
要切实保证检验机构和检验人员依照产品标准和规章制度依法行使检验职能;严格把住原材料、外协件入厂质量关,严格工艺纪律,严格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严格产品出厂质量关,加强售后服务。
第四,企业要制定和完善岗位质量规范、质量责任及相应的考核办法,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对职工调动、提升、晋级、奖励或者处罚的重要依据。
实行“质量否决权”,使个人收入分配与产品质量紧密挂钩,并向创名牌作出突出贡献的技术、管理人员倾斜。
第五,开展质量教育培训,提高企业职工质量意识和名牌意识,使他们具备和掌握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营知识,为生产名牌产品奠定基础。
(四)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步伐,提高产品科技优势。
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国际先进水平为目标,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手段,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加快新产品开发和科研成果的转化,促进产品、技术的更新换代。
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重点抓好创名牌企业的技术改造,切实提高工艺和装备水平。
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有利时机,把名牌产品国债项目实施好。
大力营造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使名牌企业建立起自己的技术开发机构,不断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名牌产品的科技优势。
(五)努力开拓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
发展市场经济,核心是市场。
经济竞争,核心也是市场。
无市场无出路,有市场有出路。
实施名牌战略,开展创牌活动,更要紧紧抓住市场不放,把市场占有率、用户和消费者的满意程度作为创名牌
的重点,把扩大经营规模、拓展拳头产品市场,作为企业创优夺牌的重要保证,企业要通过技改、招商引资、组建集团等多种形式,扩大生产能力,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提高市场占有率;同时,企业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增强竞争意识、风险意识,主动面向市场,接受用户、社会的监督,以良好的信誉和质量吸引客户,以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创精品名牌。
(六)加强与国际国内知名企业的合资合作,加速引进外地名牌落户我市。
要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合资合作,在合作中发展自己,把现有企业和优势产品做大做强。
要舍得以资源、市场换管理、换技术、换名牌,通过合资合作引名牌、创名牌,不断提升企业的素质和市场竞争力。
各地、各部门都要大力推广市铜版纸厂与晨鸣公司、宜城啤酒厂与燕京啤酒公司等合作引名牌、创名牌的经验,努力使自己挤身于知名企业知名品牌的行列。
五、精品名牌确认的程序
(一)精品名牌的确认程序是:计划、申报、评价、初审、确认、公布。
(二)企业主管部门或企业随时可向市“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办公室”提出争创名牌的实施计划或确认申请,申报企业应按名牌具备的条件,强化措施,自我完善内部各项质量管理工作;市经贸委、质监局应根据企业创优夺牌申请,积极主动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帮助企业做好申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并认真做好逐层推荐上报工作。
(三)市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全市名牌产品的组织推荐工作,编制下达全市争创名牌产品年度计划。
负责组织符合名牌条件的申报企业填写《湖北省精品名牌产品申请表》,并向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企业主管部门提出推荐意见。
然后由“省名牌产品推进委员会”(设在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相关部门对产品标准水平和实物质量评价,并将初审结果提请省政府批准并授予湖北省名牌产品称号,向社会公布。
六、精品名牌产品的管理与奖励
(一)名牌产品在有效期内可使用名牌标识,进行广告宣传;
(二)加强对名牌的宣传,提高名牌在国内、国际市场的占有率。
宣传部门要加大对名牌产品的宣传力度。
任何单位不得以宣传、服务为借口,向企业进行摊派,增加企业负担。
(三)获得名牌产品称号的生产企业要自觉接受消费者和舆论监督,认真做好售后服务工作。
(四)省名牌产品称号有效期定为3年,到期必须重新申报和确认。
产品在有效期内质量下降,质量监督部门监督检查不合格的,限期在3个月内进行整改。
如到期仍达不到规定要求的,报请“省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取消名牌产品称号,并在2年内不得申报名牌产品。
(五)全省只命名省级名牌产品,各地、各部门均不得命名地方或部门名牌产品。
(六)凡获省级名牌的企业,除由省政府奖励外,市政府将对每个名牌产品一次性奖励2万元;凡获全国名牌的企业,市政府对每个产品一次性奖励10万元。
要大力表彰在争创名牌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个人,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创优夺牌”的积极性。
兑现奖金,应按照“公开、公正、合理”的原则进行分配,具体分配结果须报市“名牌产品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