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1单元第1章第2节学业分层测评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业分层测评(二)
(建议用时:45分钟)
1.下列与植物激素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赤霉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B.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发育
C.脱落酸在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最多
D.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解析】 促进果实发育的激素是生长素,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

【答案】 B
2.在黑暗条件下,细胞分裂素可延缓成熟绿叶中叶绿素的降解,表明细胞分裂素能( ) A.延缓叶片变黄
B.促进叶片衰老
C.在成熟的叶肉细胞中合成
D.独立调节叶绿素降解的生理过程
【解析】 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两者的比例决定了叶片的颜色,叶绿
素若被降解,则其含量减少,类胡萝卜素比例增大,叶片就会变黄,反之,延缓叶绿素的
降解,则叶片变黄将可延缓。

【答案】 A
3.在温带地区的秋末冬初,树叶纷纷降落,与此生物现象密切相关的激素是( )
①赤霉素 ②乙烯 ③细胞分裂素 ④脱落酸
A.①③ B.①②
C.③④D.②④
【解析】 秋末冬初,叶片衰老脱落,与乙烯和脱落酸有关。

【答案】 D
4.目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蔬菜、水果等的种植中已有较多应用,下列说法肯定错误的
是( )
A.用高浓度的α­萘乙酸在适当的时期处理桃可提高产量
B.一定浓度的2,4­D可促进插条生根
C.在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可使其纤维长度明显增加
D.用乙烯利催熟香蕉不会明显影响香蕉品质
【解析】 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果实发育,但高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却抑制
果实发育;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乙烯利可促进果实成
熟,一般不影响果实的品质。

【答案】 A
5.植物的果实从开始发育到完全成熟的过程中,主要由下列哪些激素共同起作用( )
【导学号:07950007】
①萘乙酸 ②生长素 ③2,4­D ④细胞分裂素 ⑤乙烯
A.①②⑤B.②③④
C.②③⑤D.②④⑤
【解析】 植物果实发育过程中需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和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在果实发育到一定程度后,由于乙烯的催熟作用,使果实成熟。

萘乙酸和2,4­D为人工制
造的生长素类似物,在正常发育中,植物是不需要的,故答案为D。

【答案】 D
6.下列生产实践活动中,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不当的是( )
A.脱落酸用于打破种子休眠
B.2,4­D用于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C.乙烯用于果实催熟
D.细胞分裂素用于蔬菜保鲜
【解析】 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不能打破种子休眠,打破种子休眠的是赤霉素。

【答案】 A
7.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可以不同
B.植物茎尖的细胞可利用色氨酸合成生长素
C.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可以在同一细胞中起作用
D.生长素可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来促进茎段细胞伸长
【解析】 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不同,如生长素产生于幼根、幼芽及发育
着的种子,作用于植物的茎、果实、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等;色氨酸是合成生长素的前体
物质;幼嫩的根尖既有生长素又有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生长分裂;生长素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含量的增高会抑制生长素促进茎段细胞伸长。

【答案】 D
8.我们常用雨后春笋来形容一些事物的快速成长。

其实不仅竹子长得快,而且与其同
类的小麦、水稻、高粱等多种植物均能快速成长。

它们的快速成长主要是完成于拔节时期,华北老农常用“清明拔三节”来描述小麦在清明时节迅速长高的情形。

小麦、水稻等植物
在拔节期________在体内含量会相对增高( )
A.生长素B.赤霉素
C.细胞分裂素D.乙烯
【解析】 小麦等禾本科植物的拔节,主要是靠细胞伸长来完成的,而赤霉素的主要
功能就是促进细胞伸长,故B为正确答案。

【答案】 B
9.下面关于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用细胞分裂素处理侧芽,可增强生长素对侧芽生长的抑制
B.春季水稻种子播种前,可用含赤霉素的温水浸泡种子
C.相对密闭的贮藏环境会诱导产生少量乙烯,有利于新鲜果蔬的长期贮藏
D.用一定浓度的2,4­D处理表土,可以抑制杂草的滋生
【解析】 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生长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在顶端优势
现象中,用细胞分裂素处理侧芽,可促进其细胞分裂而生长,A项错误;赤霉素能促进种
子萌发,B项正确;高浓度的2,4­D可抑制植物生长,D项正确;相对密闭环境中,O2浓度低,CO2浓度高,植物呼吸作用弱,乙烯产生少,有利于新鲜果蔬的长期贮藏,C项正确。

【答案】 A
10.将休眠状态的枫树种子与湿砂混合后放在0~5 ℃的低温下1~2个月,就可以使种子提前萌发,这种方法叫层积处理。

下图表示枫树种子在层积处理过程中各种激素含量
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种子破除休眠的过程中,赤霉素与脱落酸之间存在________关系。

各种激素含量的变化说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铃薯块茎收获后也存在类似的休眠现象,要破除休眠使之提前萌发可以使用上图中的________处理。

但在生产上人们常使用的是人工合成的此类激素的类似物,因为该类
物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麦、玉米在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之后又遇大雨的天气,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

这种现象与图中________密切相关,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
分析曲线图,联系相关知识
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二者为拮抗关系――→结论
植物的生命活动是由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
(2)由曲线图可知:种子萌发时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增加――→
应用
二者可破除种子休眠
(3)→
知识联想:脱落酸高温下容易降解干热后的大雨天气种子容易在穗上发芽【答案】 (1)拮抗 植物的生命活动不只受单一激素的调节,而是多种激素相互协
调共同发挥作用的 (2)赤霉素或细胞分裂素 在植物体内不易降解,效果稳定 (3)脱落酸 脱落酸在高温条件下容易降解(或破坏),解除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11.将甲、乙、丙三株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别进行如下表的处理,实验结果如下
图所示。

据图表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组别甲乙丙
顶芽摘除保留保留
细胞分裂素(浸泡浓度)0 ppm 2 ppm0 ppm
A.细胞分裂素的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抵消顶端优势
B.顶芽摘除后,侧芽生长停滞
C.顶芽的存在并不影响侧芽的生长
D.细胞分裂素与侧芽的生长无关
【解析】 对比甲组和丙组可知,顶芽的存在能抑制侧芽的生长,故B、C错误;对比
乙组与丙组可知,使用细胞分裂素可在一定程度上抵消顶端优势,因此细胞分裂素与侧芽
生长有关,故A正确、D错误。

【答案】 A
12.下图是甲、乙、丙三种植物激素及NAA的作用模式图,图中“+”表示促进作用,
“-”表示抑制作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甲、乙、丙都是非蛋白质的小分子有机物
B.甲、乙都可促进果实成熟
C.乙、丙之间具有协同作用
D.甲、乙之间具有拮抗作用
【解析】 由题图可以判断甲是脱落酸,乙是赤霉素,丙是生长素。

脱落酸、赤霉素、生长素都是非蛋白质的小分子有机物。

赤霉素、生长素在促进生长方面有协同作用,而脱落酸、赤霉素在种子休眠、促进生长方面具有拮抗作用。

【答案】 B
13.如图表示某些植物激素对幼苗生长的调节作用,图中A、B表示不同的植物激素。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激素A、B分别表示乙烯和赤霉素
B.据图可以推断出a浓度高于b浓度
C.在图示的过程中激素A和B属于拮抗关系
D.由图可知幼苗的正常生长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解析】 激素A应为赤霉素,激素B应为乙烯,A错误;由题图可知,a浓度抑制生长,b浓度促进生长,根据生长素两重性的作用特点可知,a浓度高于b浓度,B正确;激素A和B的作用效果是相反的,属于拮抗关系,C正确;由图可知幼苗的正常生长需多种
激素的共同调节,D正确。

【答案】 A
14.每年的7月~9月为某品种苹果果实的成熟期。

研究人员在此期间,每隔10天,采摘果树外围的果实测定其中内源激素的含量,结果如图。

请分析回答:
(1)苹果果实体积增大主要取决于果肉细胞________的增加和细胞________的增大。

(2)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分析:
①在7月29日~9月27日期间,果实内________含量下降,可导致成熟期果肉细胞
的________减弱,果实体积增大减缓。

②在9月7日~9月17日期间,果实内________和________的含量增加,同时测得果
实中花青素和可溶性糖的含量不断增多,果实的颜色和口味(成熟度)也会发生变化。

由此
推测上述激素含量的增加,可能促进了________的生成,从而促进果实的成熟。

(3)由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苹果果实的成熟是________的结果。

【解析】 (1)通过细胞数目的增加和细胞体积的增大,苹果果实体积增大。

(2)由题
图可知,在7月29日~9月27日,由于细胞分裂素含量下降,果肉细胞的有丝分裂减弱,果实体积增大减缓。

在9月7日~9月17日期间,脱落酸和生长素含量增加,由“果实的
颜色和口味(成熟度)也会发生变化”,可知这两种激素的增加促进了使果实成熟的激素的生成,该激素应该是乙烯。

(3)通过题图信息可知,苹果果实的成熟是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细胞分裂素等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答案】 (1)数量 体积 (2)①细胞分裂素 分裂 ②脱落酸 生长素 乙烯 (3)多种激素共同调节(作用)
15.科学家在研究脱落酸的生理作用时,做了如下实验:取棉花幼苗植株一棵,剪去
叶片留下叶柄(如图所示),并在切口A、B处分别滴加不同的溶液,然后将所有处理的材料插在培养皿的湿砂中,24小时后,定期用镊子轻碰叶柄,观察叶柄是否脱落,并记录叶柄
脱落时间。

(1)脱落酸是植物体内产生的一种植物激素,主要作用是________细胞分裂,促进
________的衰老和脱落,在将要________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

(2)实验中需剪去幼苗叶片,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在A处滴加的溶液是一定浓度的________溶液,B处滴加的溶液是
______________,滴加的量要____________。

(4)实验进行4天后,观察发现,在一定外力作用下,叶柄脱落。

但改用乙烯利(具有
与乙烯相同的生理效应)重复本实验时,发现不需施加外力,叶柄可自然脱落。

这说明在促进植物器官(叶片)脱落方面,乙烯的作用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脱落酸的作用。

(5)实验证明,细胞分裂素有延缓叶片衰老(即保绿)作用,而乙烯则能加速叶片的衰老。

若要设计实验证
明这一结论,则至少需要设置________组实验。

【解析】 (1)脱落酸在将要脱落的组织器官中含量较多,其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衰老和脱落。

(2)因幼叶产生的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能抑制脱落酸的作用,所以为防止这两种激素的干扰,实验前需剪去叶片。

(3)实验变量是是否有脱落酸,因此,实验组(A)滴加脱落酸,而对照组(B)应滴加等量的蒸馏水。

(4)分析题设,滴加乙烯的叶柄可自然脱落,说明乙烯促进叶柄脱落的作用强于脱落酸。

(5)根据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应分别设置施加细胞分裂素、施加等量乙烯和不施加任何激素(或施加等量蒸馏水)的三组实验。

【答案】 (1)抑制 叶和果实 脱落
(2)幼叶产生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等植物激素能抑制脱落酸的作用
(3)脱落酸溶液 蒸馏水 相等(或等量)
(4)大于
(5)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