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里阴晴》课件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把这幅美景比作“浓酣的水彩画”,水彩画 带给我们透明湿润的感觉。“浓酣”不仅告诉我们色 彩的浓重,更让我们感受到这雨中春景带给人酣畅淋 漓的快感,正好契合了潘天寿先生的这句题画诗。
7
3. 这句诗中最富韵味的是哪一个字?
“湿”。作者需要这一个字所带来的意境,更需要有这一个字 来引出的。“画家审美触觉”这个话题。
这是因为中国画和西洋画对阴雨、阳光的感受和表现 截然不同。西方风景画崇尚阳光,“一味分析色彩与阳光 的物理关系”,陶醉于阳光所刺激的强烈色彩感受,而很 少将阴雨作为一种欣赏对象的审美情趣来表现。中国画中 的风雨却是一种意境,一种情志。
11
四、为了表明自己的创作风格,作者在第四段表明 了观点,请阅读最后一段。
艺术创作不能墨守成规,西方的技法或我国传统的技法都不是 到处适用的灵丹妙药。不同的表现对象需要与他相适应的技法—— “艺术贵在创新”,而且永远需要创新。
13
4. 作者在文中提到“浓而滞的油画里有时需要吸收水 分……则鱼和熊掌是可以兼得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表明作者既借鉴西方技法,又承袭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创造出 一种新的中西合璧的画风。
14
起承转合式结构,是作品的一种基本结构方法。我国清代学 者刘熙载《艺概·文概》说:“起、承、转、合四字,起者,起 下也,连合亦起在内;合者,合上也,连起亦在内;中间用承用 转、皆顾兼趣合也。”
“起”是指文章的幵头,其要求是新鲜、有力,能 笼罩全文;“承”是要求上下文紧密承接,对前面揭示 的中心加以发挥;“转”指内容上的变化与深入;“合” 指结尾,其要求是能收束全文,或能留下余味。
8
二、朗读课文第二段
1. “衣服湿了,颜色变深,湿衣服穿在身上不舒服,但 湿了的大自然景色却格外地有韵味。”这一句用了什么 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反衬,突出了雨后大自然的美丽怡人。
反衬:指利用与主要形象相反、相异的次要形象,从反面衬托主要形象。 主要事物(本体)与陪衬事物(衬体)有相反的特点或不同的情况,用 衬体从反面衬托本体。 作用:通过对比更加鲜明地表现主题。
1
2
吴冠中
吴冠中(1919年—2010年),江苏宜兴人, 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代表作有 《北国风光》《黄山松》《鲁迅的故乡》等。个 人文集有《吴冠中谈艺集》《吴冠中散文选》 《美丑缘》等十余种。
吴冠中一生都致力于探索油画的民族化和中 国画的现代化。他力图把欧洲油画描绘自然的直 观生动性、油画色彩的丰富细腻性与中国传统艺 术精神、审美理想融合到一起。
9
2. 为什么湿了的大自然的村落,改变了大自然的色调”,使本 来不协调的颜色也变得协调了起来,有些景物朦胧了,有些形象突 出了,使大自然增添了另一种美感。
10
三、阅读第三自然段
作者说,“他特别喜欢画阴天和雨天的景色”,即使画水彩 画,也是“从意境和情趣方面看,模仿西洋的手法少,受益 于中国画的成分多”,为什么?
1. 为什么有人会认为“江南不宜画油画”?
“大概就是因为江南阴雨多,或者他那油画技法只宜对付洋式的对象。”
2.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油画家只注重强烈的色彩,难以把握江南阴湿景色的韵味。
12
3. “数十年来,我感到在生活中每次表现不同对象时, 永远需寻找向适应的技法,现成的西方的和我国传统的技 法都不很合用。”这一句表明了什么?
15
最早画的作品多以江南水乡为题材,他特别 重视点线面的结合,画面充满诗情画意。后期画 风多有变化,在一批反映黄土高原的作品中多用 粗线,自成一种意境。
3
4
5
一、细读第一自然段 1. 第一段写了什么?
由窗外雨景引出了潘天寿先生的题 画诗“默看细雨湿桃花”。
6
2. 窗外是怎样的景色?作者为什么要引用这句题画 诗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