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学案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学案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
全册
一、教学内容
1. 天平和量筒的构造原理
2. 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方法
3.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4.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体积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天平和量筒的构造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
2. 能够正确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和体积。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天平和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
2.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和体积的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天平和量筒
2. 砝码
3. 测量容器
4. 固体和液体样品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找出质量不同的物品,引发学生对质量概念的思考。
2. 知识讲解:讲解天平和量筒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重点讲解如何调节天平平衡、如何加减砝码、如何读取量筒的体积。
3. 例题讲解:举例子说明如何使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和体积。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提供的固体和液体的质量和体积,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如下:
5.2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
一、天平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
1. 调节平衡: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 加减砝码:根据被测物体质量的大小,加减合适的砝码。
3. 读取质量: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总质量。
二、量筒的使用方法
1. 选取量筒:根据被测液体体积的大小,选取合适的量筒。
2. 读取体积:液体的体积等于量筒上指示的体积。
七、作业设计
1. 题目:使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你的书包的质量。
答案:书包的质量为X克。
2. 题目:使用量筒测量一杯水的体积。
答案:一杯水的体积为X毫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课后反思: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是否掌握了天平和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拓展延伸:思考如何运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更复杂的物理量,如
密度、速度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天平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
1. 构造原理
天平是一种等臂杠杆,由横梁、支座、砝码、游码和挂钩等部分
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即力矩的平衡,来实现质
量的测量。
2. 使用方法
(1)调节平衡:在使用天平前,要调节平衡。
调节平衡的方法是: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整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加减砝码:将被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根据被测物体质量
的大小,向右盘添加适当的砝码。
若右盘砝码的总质量仍小于被测物
体的质量,可使用游码进行微调。
(3)读取质量: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对应的刻
度值。
二、量筒的使用方法
1. 选取量筒:根据被测液体体积的大小,选取合适的量筒。
量筒
的量程应略大于被测液体的体积,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 读取体积: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将被测液体倒入量筒中,
液面的最高点对应的长度即为液体的体积。
三、注意事项
1. 在使用天平时,要确保天平放置在水平的地方,以免影响测量
结果的准确性。
2. 在加减砝码时,要小心轻拿轻放,避免砝码的损坏。
3. 在读取质量时,要确保视线与砝码面平行,以免产生误差。
4. 在使用量筒时,要确保量筒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以免影响测量
结果的准确性。
5. 在读取体积时,要确保视线与液面最凹处平行,以免产生误差。
四、巩固练习
1. 题目:使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个苹果的质量。
答案:苹果的质量为X克。
2. 题目:使用量筒测量一杯水的体积。
答案:一杯水的体积为X毫升。
3. 题目:某学生用天平测量一金属球的质量,测量结果为20.0g,已知金属球的密度为5g/cm³,求金属球的体积。
答案:金属球的体积为4.0cm³。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讲解天平和量筒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
2. 在讲解过程中,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 举例时,尽量使用生动的生活实例,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二、时间分配
1. 合理分配课堂时间,确保有足够的时间讲解天平和量筒的构造
原理和使用方法。
2. 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三、课堂提问
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方法。
2. 提问时,注意问题的针对性和引导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情景导入
1. 以生活实例导入,如测量学生的书包质量、一杯水的体积等,
引发学生对质量概念的思考。
2. 通过展示天平和量筒的实际使用,让学生对测量工具产生兴趣。
3. 创设问题情境,如“你能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块未知质量的石
头吗?”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五、实践操作
1. 安排适量的实验操作时间,让学生亲手操作天平和量筒,加深
对知识的理解。
2. 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3. 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 提出拓展问题,如“如何运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更复杂的物理量?”激发学生的思维拓展。
3.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实践,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