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合规警示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行合规警示案例
一、存款变保险,客户很“受伤”
老张去银行存钱,就想图个安稳,把自己辛苦攒下的5万块钱存个定期。
到了银行柜台,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他,开始巴拉巴拉介绍一款产品,说得天花乱坠,什么收益高、有保障,还送小礼品。
老张听着晕乎乎的,稀里糊涂就签了字。
过了几年,老张家里有点急事要用钱,他就想着把这笔钱取出来。
这一取可不得了,银行告诉他这不是普通存款,是保险,如果现在取出来,不仅没有多少利息,本金还会有损失。
老张当时就懵了,他本来是来存钱的,怎么就变成保险了呢?这就是银行工作人员没有合规操作,没有把产品性质给客户讲清楚,只想着推销,最后让客户遭受了损失,银行也因此失去了老张这个客户的信任。
二、贷款资料造假,银行也会“翻车”
有个小公司的老板小李,想从银行贷款一笔钱扩大业务。
可是他的公司财务状况不太好,达不到银行的贷款标准。
小李就动了歪脑筋,他找了些假的财务报表,还伪造了一些交易流水,试图蒙混过关。
银行负责贷款审核的小王,刚开始审核的时候就觉得有点不对劲,但他没有深入调查,想着差不多就行了,就给小李批了贷款。
结果呢,小李拿着贷款根本没能力偿还,公司最后破产了,银行的贷款就打了水漂。
后来银行内部一查,发现是贷款资料造假,小王因为没有严格遵守贷款审核的合规制度,被银行处罚了,还差点丢了工作。
这就告诉我们,银行在贷款业务上,一定要严格审核资料,不能抱有侥幸心理,不然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三、银行员工违规代客操作,引发信任危机。
王奶奶年纪大了,不太会操作银行的自助设备。
她去银行办理转账业务,把钱转给在外地的儿子。
银行柜员小赵看到王奶奶笨手笨脚的,就主动说帮她操作。
王奶奶心想,这银行工作人员肯定靠谱啊,就把银行卡和密码都交给了小赵。
小赵很快就帮王奶奶转了账。
可是,这看似热心的举动却是严重违规的。
银行有规定,员工不能代客操作,这是为了保护客户的资金安全和隐私。
要是小赵有什么不良企图,王奶奶的钱可就危险了。
后来这件事被其他客户看到了,反映到银行,银行对小赵进行了严肃处理。
这件事也让其他客户对这家银行的管理产生了质疑,差点引发信任危机。
四、信用卡违规套现,后果很严重。
小赵是个年轻人,工资不高,但是又想过那种“潇洒”的生活。
他有好几张银行信用卡,有一天他听朋友说可以用信用卡套现来获取现金,而且手续费很低。
小赵心动了,他找了一家小商店,用信用卡虚假消费的方式套取了一笔现金。
银行很快就发现了小赵的异常消费行为,因为他的消费模式不符合正常的消费逻辑。
银行按照规定,降低了小赵的信用卡额度,还把他列入了信用风险名单。
这不仅影响了小赵以后的信用卡使用,还对他的个人信用记录产生了负面影响。
以后他要是想贷款买房、买车,银行看到他有信用卡套现的不良记录,可能就不会批准他的贷款申请了。
所以说,信用卡套现这种违规行为可千万不能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