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十三课《成绩之外的收获》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十三课《成绩之外的收获》教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成长的快乐,坦然面对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学会感恩,培养不骄不躁的精神和勤奋努力的良好品质,坚持不懈地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

2.能力目标
学会反省自己,更好地认识自己;掌握适合自己进一步发展的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适合自己发展的目标与计划。

3.知识目标
知道收获来自辛勤的劳动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在成绩之外”的收获。

教学难点
理解一分耕耘,一份收获。

1.课前安排学生向老师、同学、父母等人了解他们对自己一个学期各方面发展情况的评价。

2.搜集有关勤奋的名人名言、典型故事等。

【时事链接】:杭州17“学霸”考上比哈佛更难考的大学。

杭州有一位“学霸”在网上红了。

她是杭州外国语学校剑桥国际高中高三女生沈佳文,考上了据说比哈佛还难考的美国密涅瓦大学。

我们先来看看沈佳文:
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名列前茅的她,业余时间都干了些什么——
小学、初中都是电视台的小主持人,定期录节目,参加比赛、活动;
初中时,是浙江美术馆的校园大使,到各校宣传浙江美术;
初中担任学校摄影社副社长,管理摄影社,定期搞活动、做展板;
初中毕业的暑假,在小区里贴广告,做家教,教孩子们学英语;
高中,是校田径队的运动员;
参加机器人社团,去澳门参加全国比赛获得一等奖;
参加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获得和的冠军;
担任杭外电视台台长兼主持人,确定拍摄主题和计划等,定期推出节目;
假期在的卡西欧公司实习,帮他们拍摄宣传片;
再来看看美国密涅瓦大学
凭沈佳文的成绩,有资格申请剑桥、牛津等高校,录取概率也很大。

而去年密涅瓦大学收到2474份申请,最终只录取68人,2.8%的录取率,比哈佛6%的录取率还低。

【提出问题】:沈佳文为什么能够被密涅瓦大学录取?
设计意图:选择学生身边的热点时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引起学生共
鸣,除了成绩,我们还应看到成绩之外的收获,从而导入新课。

【教师总结】:当沈佳文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大家为她的成功赞叹,她的成功不仅仅是一份成绩单,而是全方位的发展和成长,在她的面前是一片更加广阔的天地。

而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也应该树立这样的观念!
第一板块——收获季节
活动一:我们一路走来
【多媒体展示】:反映学生活动的图片
观察图片,讨论交流:结合自己进入中学之后的实际生活,想一想在成绩之外,自己是否也有类似的成长活动,在这些活动中自己又都收获了些什么。

【教师总结】:在考试和成绩之外,我们还有更广阔的生活空间,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通过这些生活和实践活动,我们得到了成长,得到了发展,有了新的收获。

活动二:我们收获满满
【教师提问】:在德、智、体、美各个方面,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我们都有了不小的收获。

当然,也可能留下一些遗憾。

接下来,就让我们全面总结并填写自己的收获清单吧!
【多媒体展示】:
【教师追问】:同学们,请你想一想,我们所取得的这些成绩凝聚着哪些人的付出与努力呢?
【教师总结】:我们的成绩是凭着拼搏和努力获得的,此外,还和老师的教诲、父母的关爱、同学的帮助、朋友的激励分不开。

家庭环境、学校条件、老师的教导、自身的天赋和机遇,都在影响着我们的成长和发展,但是,成绩的高低、收获的多少,最终取决于我们自己,取决于我们所付出的辛劳和努力!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生活谈起,总结这一学期自己所参加的各种活动,分析自己在各方面的成长和发展。

从而,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在成绩之外,原来还有这么多自己不曾意识到的收获。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和归纳,并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给予必要地指导。

整个过程,要充分利用表格,注重结合学生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体验,多角度分析。

让学生水到渠成得获得感悟。

第二板块——感悟勤奋
活动一:听我讲故事
【多媒体展示】:有一天,一个不知名的画家问德国著名画家贝夫·门采尔:为什么我画画只需一天,可卖掉它要等上一年?门采尔回答:请你颠倒过来试试吧。

【教师提问】:门采尔的回答是什么意思?他的回答说明了什么道理?这则材料对我们的学习有哪些启示?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勤奋的认识。

【教师总结】:无论是伟人还是平常人,凡是取得成绩的,无一不是经过勤奋努力的。

勤奋是事业成功的基础。

活动二:名人名言
【多媒体展示】:中外名人有关勤奋的名言
【讨论交流】:请学生朗读名言、品味名言,结合自身的经验谈出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在此过程中也可请学生说出他们所喜欢的名家名言及对自己的积极影响。

教师也可将自己喜欢的名言及对自己的影响讲给学生听。

【教师总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但不付出艰苦的劳动,美好的理想只能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俗语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第二板块的学习,学生已经明确了自己是成长发展的主体,我们之所以能够有所收获,离不开自己的勤奋与努力。

在此基础上,通过设计两个活动,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人生哲理。

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加深学生对“勤奋
是事业成功的基础”的理解。

第三板块——剖析自我
【多媒体课件】:你要是像小雪一样乖那该多好啊。

(《家有儿女》妈妈语)
【教师提问】:你们的爸妈是不是也经常拿自己跟别人相比啊?当父母拿自己跟同学进行比较时,我们应该怎样对父母说?
【教师总结】:世界上没有两座山峰是完全相同的,每一座山峰都有自己的特别和美丽之处。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都有自己的不足。

我们要坦然面对差别,发扬长处,弥补不足。

设计意图:播放《家有儿女》,能在最短时间内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
【教师总结】:同学们,我们就是即将扬帆起航的水手,在这个金色的收获季节,为了自己的理想准备出发,理想的彼岸很遥远,需要我们一直走下去,松开缆绳,滑动船桨,吹响号角。

进入初中的第一个学期即将结束,我们收获了很多的成果,也留下了很多的遗憾,未来的路还很长,为了收获更多的果实,请你为自己制订一份下学期的计划书,并合理安排好具体的实施步骤,期待大家理想收获的那一天!
一、在成绩之外
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导入新课的资料新颖震撼,开门见山进入主题,学生印象深刻。

对自己各方面评价的量表给学生一个全面评价自己的标尺,学生有的放矢。

通过学生自身活动的展示,让学生学会全面认识自己。

一定意义上讲,本课是塑造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一课。

无论是观察社会还是观察自己,学会从多方面、多角度全面分析,一分为二地看待,这是一种思维方式。

名人、伟人的例子固然能够震撼学生,而如果是我的父母、我的老师、我的校友,这样的身边的例子,应该更能够走进学生的心灵。

道理其实好讲,但真正的领会和运用又是另外一回事。

如果想要产生更多的思想碰撞,辩论会应该是一种很好的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