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周周三化学实验の8纸层析-20130519-PPT精品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题
1、Rf值的意义是什么?哪些因素会影响Rf值? 2、在纸层析时,层析缸为什么要求尽量封闭?
终点线
2cm A B 起点线
1 丙氨酸 2 混合液
谢谢聆听
紫红色
+ RCHO + CO2
找出滤纸条上有几个斑点,并能辨认出各个斑点
是由哪一个氨基酸显现的。用铅笔划出斑点的轮
廓,标出斑点的中心,最后分别计算丙氨酸和亮
氨酸的Rf值。
实验数据
原点至层析斑点中心的距离 Rf = 原点至展开剂前沿的距离
计算 Rf 测 = ?
l
m
n
3、展开 将已点样的滤纸垂直挂于带有小钩的层析缸盖 上,使滤纸下端浸入展开剂中。当展开剂的前 沿位置达到距滤纸上端约12cm处时,小心取 出滤纸趁湿用铅笔划出展开剂前沿位置,然后 用电吹风吹干。
亮氨酸:
H H 2N C O O H
CH2 H 3 CC HC H 3

实验步骤
1、准备 在距滤纸一端约2cm处用铅笔 轻轻划一横线作起点线,并在 横线上标上A、B两点。
注意:A、B两点不要太靠近滤 纸边缘,以免产生边缘效应。 在准备过程中手不要接触滤纸 中部。
AB
2、点样 用毛细管吸取已准备好的样品 ,毛细管垂直于纸面在标有A 、B记号处,分别点两个样品 ,其中一个是丙氨酸样品,另 一个是丙氨酸和亮氨酸的混合 液。风干,按上述方法重复一 次。
A A+B B
样品经层析展开后,被分离的各化合物可通过它的Rf 值(比移值)来鉴定。
A A+B B
原点至层析斑点中心距的离 Rf 原点至展开剂前沿的离距
l m n
R f ,A
n l
R f ,B
m l
Rf值随各化合物的结构、滤纸 的种类、展开剂、温度的不同
而异。但在上述条件固定的情
况下,对于某一化合物来说,
实验目的
1了解纸层析的基本原理 2 掌握纸层析的基本操作技术
实验原理
色谱法(Chromatography) :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流动 相与固定相间的分配比不同而使之分离
纸层析:滤纸作为载体;固定相为纸纤维上吸附的水 分;流动相为与水不相混溶的有机溶剂。 把试样点在滤纸的原点位置上,当流动相溶 剂在滤纸的毛细管作用下,连续不断地沿着 滤纸前进通过原点时,试样中各组分便随着 流动相溶剂向前移动,并在流动相和固定相 溶剂之间连续发生一次又一次的分配。
注意:展开剂不要淹没滤纸上起点线,在起点 线下1cm左右;起点线应与展开剂液面平行; 滤纸不要跟层析缸玻璃壁接触;展开时层析缸 封闭。
注意事项
实验过程中手不要接触滤纸中部。 实验成败决定于点样的好坏,要求点的样直径不超 过3mm。 展开剂不要淹没滤纸上起点线;起点线应与展开剂 液面平行;滤纸不要跟层析缸玻璃壁接触;展开时 层析缸封闭。 分别计算丙氨酸和亮氨酸的Rf值 每人单独操作,样品层析滤纸附在实验报告上。
Rf值是一个常数。故Rf值可作 为定性鉴定的依据。
实验仪器与试剂
仪器:
试剂:
层析缸 层析滤纸 直尺 铅笔 毛细管 电吹风
展开剂:
正丁醇:醋酸:乙醇:水 = 4:1:1:2 显色剂:
1%茚三酮丙酮溶液 样品:
丙氨酸(2%)乙醇溶液 丙氨酸(2%)和亮氨酸(2%)混合溶液
H
丙氨酸: H2N COOH
CH3
结果,分配比较大的物质移动速度较快 ,移动的距离较远;分配比较小的物质 移动速度慢,移动的距离较近。这样, 便把试样中各组分分开聚集在滤纸的不 同位置上。这种分离过程叫展开。因此 ,流动相溶剂又叫做展开剂。
当分离的物质是有色的,如甲基橙,层 析后在滤纸上可以直接看出它的色斑。 当分离的是无色的物质,如氨基酸,就 必须用显色剂使之显色。无色的氨基酸 可以用茚三酮使之显红色,所用的茚三 酮就是显色剂。
注意:点的样直径不超过3mm, 动作要轻,点一个样风干后再 点另一个样。
AB
4、显色 用装有显色剂溶液的喷雾器,在滤纸已展开部分 均匀喷上茚三酮溶液,然后用电吹风吹干溶剂, 再用热风吹滤纸条,直至滤纸条上有紫红色斑点 出现。
O
2
O + H3N+ CHCOO- (-H3O+)
R
O
5、结果处理
OO
N
O 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