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式拉丝机精调及工程实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线式拉丝机精调及工程实现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如何运用PID参数进行精调,使该设备的控制系统达到稳定性要求。

关键词:PID;精调;控制;稳定
一、直线式拉丝机的优点及难点
直线式拉丝机的优点是:该设备是由多个拉拔头组成的连续生产设备,通过逐级拉拔,可以一次性地把钢丝冷拉到所需的规格,且工作效率高,适用拉拔弹簧钢丝、制绳钢丝、帘线钢丝、胎圈钢丝、药丝焊丝、气保焊丝、铝包钢丝、预应力钢丝、胶管钢丝及各类低、中、高碳钢丝等。

二、拉丝原理介绍
工作原理:拉丝过程中,经过拉丝模后,钢丝由粗变细,由短变长,但钢丝的总体积不变。

现设进线
电机频率为f1,求出线电机频率f2 :
由于钢丝拉拔前后总体积不变,得:υ2=υ1
υ1=πr12V1 t ………………………(1)V1为进线速度
υ2=πr22V2 t ………………………(2)V2为出线速度
由(1)(2)式得:V2/ V1= r12/ r22
V1=60f1/p·1/η1 …………………(3)式中f是电机频率,
p是电机极数,η是减速比
V2=60f2/p.1/η2 (4)
由(3)(4)式得f2·η1 / f1·η2= r12/ r22 经推导得
f2=η2/η1 .(r1/ r2)2.f1 (5)
然而,上述公式仅适用于稳定状态,在工程实际中,由于众多因素,使得进线速度和出线速度不能精确匹配,而造成断丝或松套。

三、影响断丝和松套的原因分析
由于直线式拉丝机活套活动范围小,所以对运行速度的稳定精度及动态响应要求更高、更快。

影响稳定的因素很多,有工艺上的,也有电气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1)因f2是理论计算出来的值,同时由于频率转换成电机转速的机械运动,也有延迟,因此,与理想状态不符;
(2)电机在大负载时有拖曳现象;
(3)模具在拉丝过程中,孔径会磨损变大,因此比值平方会变化;
(4)从启动到稳定工作状态,模具及材料温度有变化;
(5)材料的硬度及表面合含成分等都有差异;
(6)卷筒是用水冷却的,模具加药粉润滑;
(7)转速比η测的是当变频器为50Hz时卷筒的旋转圈数,测量是存在误差的。

以上所述各种因素都可能影响拉丝的稳定性,也很难证明那种因素是主要的,那种是次要的,但不管怎么说,结果造成了一个频率误差,因此上述(5)式应为
f2=η2/η1 ·(r1/ r2)2·f1±Δf
但是他们综合作用的结果,会通过那个物理量表现出来,又是如何转换成匹配的Δf调整量的。

如果我们能找出Δf并正确的补偿这个误差,正是我们研究的核心技术,也是拉丝电机频率f1反映的延迟。

四、工程解决方案
两种解决方案的图示对比,如下图1:
通过上图1可以看出,采用图1②摆臂明显可以调节两机台之间的直线缓冲。

上述所列的各种影响因素,在拉丝过程中,其实主要表现在两个拉丝卷筒之间的钢丝是紧,还是松,如果紧到一定程度,就会断丝,如果松到一定程度,就会松套,因此应该把松紧程度采样出来,采样的方法我们采用了摆臂;
图1①没有采用摆臂,a,b两点间钢丝松紧无法显示;
图1②采用摆臂,显然延长了a,b两点之间的距离,摆臂可前后移动,如
果摆臂在c点为平衡点(不紧,不松),那么到d点时就是紧了,而到e点就是松了;
其次,在摆臂上再安装一个模拟量传感器,摆臂的前后运动范围转化为0~10V的电压信号,通过A/D变换将这个电压信号变成数字量,刚好在变频器上有A/D变换功能,变换后的数字量Δe,通过PLC与变频器的通信,写到PLC 的数据块中,但是我们需要的是速度的调整量,即变频器输出频率Δf,Δf与Δe 之间是一个模糊的函数关系,我们不妨用二次微分方程来逼近它。

df(t)=Ke(t)+k/L∫0t e(t)d(t)+D·de(t)/d(t)
近似程度的好坏,就在于K,L,D三个参数的确定,这是问题的核心。

Ke(t)………………………是比例项
K/L∫0t e(t)d(t)…………是积分项
D·de(t)/d(t)……………是微分项,微分项为的是提高反映速度,在拉丝机项目中,实践证明,微分项可不用,主要是由于机械运动慢的原因,上述论证正是自动控制理论中的PID控制,这是解决模糊控制的十分有效的利器。

要解上述这个微分方程,用计算机来解采用叠代法,即第n次调整量与含有n-1次调整量相关,可喜的是在西门子S7-300系列PLC中有PID算法模块,即FB41模块,使用了如下公式:
Mn=MPn+MIn MPn= Kc(SPn-PVn)= Kcen
MIn= KcTs/Ti(SPn-PVn)+MX
式中MX为采样n-1时刻的积分前项;Δf=PID= Mn
上述计算是由模块FB41内部计算的,这是西门子公司版权的模块,我们只是调用给它输入相应参数值,则就可得出Δf。

因此调试拉丝机,使其不断丝,不松套,主要就是调整这两个参数,比例Kc及积分Ti 。

为使控制尽快进入稳定状态,即摆臂在平衡点处小幅抖动,只有通过调试,逐个机台反复试,则存在最佳值,经验告诉我们,此最佳值在同型号拉丝机上,如各项机电参数相同,则可以作为基础参数,再进行微调,即使模具孔径变化也无影响,都能通过PID调整过来。

参考资料:
[1] 《S7-300/400 PLC应用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
[2] 《安川变频器技术手册》株式会社安川电机
[3] 《电机技术手册》SEW 1122 56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