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塞米松治疗枪弹伤致兔开放性骨缺损合并海水浸泡的实验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塞米松治疗枪弹伤致兔开放性骨缺损合并海水浸泡的实验研
究
陈肖松;张淦;刘胜杰;马武秀;陈聪聪;吴成如
【期刊名称】《颈腰痛杂志》
【年(卷),期】2022(43)4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治疗海水环境下枪弹伤致兔开放性骨缺损的效果。
方法将56只日本大耳家兔随机分为A、B两组。
制作火器伤致兔股骨开放性骨缺损合并海水浸泡模型,A组作为空白对照,彻底清创后,行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B组为地塞米松治疗组,行同样的手术后,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 mg/kg)。
通过影像学分析、组织学等观察,比较各组损伤修复情况。
结果①伤道周围软组织观察,伤后1 d、3 d、1周、2周、4周时,A组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均显著低于B组(P<0.05);8、12周时,两组的MDA含量以及SOD活性已趋于相近(P>0.05)。
②影像学观察,伤后12周两组达骨性愈合,但髓腔均未完全再通。
骨折区骨痂灰度值测量,伤后4、8、12周时,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③组织学观察,伤后1天,A组动物伤道周围部分肌纤维断裂,变性坏死,间质轻度水肿,血管淤血,各区均有不同程度的炎细胞浸润。
B组标本炎症反应、水肿程度及范围方面均较A组减轻。
伤后12周时,两组骨折区大部分为混合骨痂,其中仍可见软骨细胞,并可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无明显区别。
结论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治疗海水浸泡兔火器伤导致的开放性骨缺损,早期可减轻受损组织的炎症反应及再灌注损伤,但中远期对于骨缺损的愈合无明显促进作用。
【总页数】5页(P469-472)
【作者】陈肖松;张淦;刘胜杰;马武秀;陈聪聪;吴成如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一医院骨一科;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一医院骨二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826.2
【相关文献】
1.自体骨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修复海水浸泡开放性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2.海水浸泡对枪弹伤合并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3.β-TCP/PLGA复合BMSCs联合高压氧修复海水浸泡兔桡骨骨缺损的作用研究
4.左氧氟沙星在腹部开放性创伤合并人工海水浸泡致低体温Beagle犬中药动学研究
5.枪弹伤致肢体开放性骨缺损合并海水浸泡兔模型的建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