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3950号建议的答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3950号建议的答复
正文:
----------------------------------------------------------------------------------------------------------------------------------------------------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3950号建议的答复
丁烈云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中国建造创新能力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不仅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载体,也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阵地,更是建设强大国内市场、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点。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有力支撑了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但长期以来,建筑业主要依赖资源要素投入、大规模投资拉动发展,工业化和信息化水平较低,生产方式粗放、劳动力紧缺、资源能源消耗大等问题比较突出,迫切需要通过提升工程建设创新能力,集成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式高质量发展新路。

您提出的相关建议对我们以智能建造为抓手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很有借鉴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以科技创新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发展智能建造,推广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住宅”。

2020年7月,我部联合相关部委出台了《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发展智能建造和新型建筑工业化的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

目前,我们正在积极落实文件精神,以推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为抓手,切实提升工程建造创新能力。

一、积极推进智能建造试点工作
2021年2月,我部在上海、重庆和广东选取7个项目开展智能建造试点,试点内容涵盖数字设计、智能生产和智能施工等方面,重点领域包括建筑产业互联网、建筑机器人和装配式建筑。

试点工作采取房地产企业牵头,建筑企业和信息技术企业深度参与,试点城市全力支持等多方协同、结对合作的模式。

目前,部分项目已初步实现标准化设计方案一键出图、设计数据一键导入工厂自动排产、施工进度与建筑信息模型(BIM)动态关联、施工高危环节远程实时监管和动态预警。

下一步,我部将通过试点先行,打造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智能建造工程项目,及时总结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做法,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三种力量”,积极拓宽工程建造科技创新支持渠道,引导并带动房地产和建筑业企业向智能建造转型发展。

二、着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
“十三五”期间,我部与科技部共同推动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重点专项中设置“绿色施工与智慧建造关键技术”“基于BIM的预制装配建筑体系应用技术”等项目和课题十余项,有力支撑了工程建设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此外,我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积极推动BIM软件技术攻关和平台生态建设,推进图形、参数化、产品数据、数据接口、互联协同等标准编制,着力解决工程软件“卡脖子”问题。

“十四五”期间,我部与科技部拟对BIM软件与数字化设计、工业化建造技术体系、智能建造装备、数字孪生技术等开展研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智能建造产业创新体系。

三、大力支持创新平台基地建设
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工程建造领域的创新平台基地建设,中央基建安排资金支持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海洋水泥混凝土耐腐蚀性能研究平台、建筑材料工业信息中心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建材行业能源管理应用服务平台、中联重科起重机械产业基地等与工程建造行业相关的创新平台基地建设。

同时,我部出台的相关文件对工程建造领域创新平台基地建设工作进行了部署。

《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建立健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体系,推动核心技术联合攻关与示范应用”,《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培育科技创新基地,组建一批新型建筑工业化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基地”。

下一步,我部拟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并积极推动智能建造、装配式建筑、节能减碳等领域的科研平台纳入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布局建设。

四、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近年来,国家积极推动工程建造领域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积极培育既有国际视野又有民族自信的建筑师队伍。

加快培养熟悉国际规则的建筑业高级管理人才。

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培养建筑业专业人才”。

《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
意见》提出“各地要制定智能建造人才培育相关政策措施,明确目标任务,建立智能建造人才培养和发展的长效机制,打造多种形式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

相关文件的出台有力推动了工程建造领域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教育部通过引导高校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工程建造领域人才培养。

截至目前,批准设置与工程建造相关的本科专业有智能建造、土木工程等,布点总数616个,其中智能建造专业47个。

高职本科设置建筑工程、智能建造工程、建筑智能检测与修复等专业。

高职专科设置建筑工程技术、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智能建造技术等专业。

同时,通过成立新一届高等学校土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认定39个工程建造相关本科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推进工程建造相关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和国家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深入实施近140项工程建造领域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以社会化机制遴选发布工程建造方面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一系列措施,不断提升工程建造领域人才培养质量。

下一步,我部将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单位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和示范应用工程,培养一批工程建造领域的领军人才、专业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产业工人队伍。

教育部将持续深化工程建造相关领域新工科建设,积极稳妥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持续深化产学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感谢您对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21年7月13日
——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