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高三语文第十一次质量检测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第十一次质量检测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4.非选择题必须按照题号在答题纸上所规定区域内作答。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

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

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

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

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

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

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

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

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

民主革命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

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
审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才能实现。

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原因在于它需要建立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离。

不仅遥远的时间会使过去的现实悲剧的悲惨因素淡化,就是很近的时间间隔也可以使人不陷入现实。

这里还有一个空间的间隔,悲剧艺术展现的毕竟是一个人们不熟悉或有点陌生的空间,这就使人们不容易介入其中,而能够客观、超然地看待。

当然,在欣赏中审美主体可以“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从而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

悲剧表现的不是人生的欢乐或全然的幸福,而是悲剧主体对待痛苦和死亡的方式,这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中十分重要、严肃的一面。

悲剧在表现对伟大和崇高的人的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无法摧毁的人的伟大和崇高。

(摘编自王晓旭《美的奥秘》) 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的一项是()(3分)
A.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为追求爱情自由,面对封建势力的巨大压力,拒绝委曲求全,最后触碑殉情,化成蝴蝶。

B.在电影《甲午风云》中,清军致远舰在中弹累累、舰身倾斜、弹药耗尽的情况下,开足马力,冲向日本吉野舰,最后被鱼雷击中,沉入海中,200多名官兵壮烈殉国。

C.在歌曲《二小放牛郎》中,少年英雄王二小临危不惧,机智地将鬼子引入八路军的埋伏圈,帮助八路军消灭日本侵略者,而自己却在战斗中英勇献身。

D.汶川地震中,大量的学校建筑倒塌,孩子们幼小的生命之花凋零在一片又一片废墟之中,令人悲痛难抑。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在悲剧冲突中,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总是以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即悲剧主体,而其对立面则是悲剧客体。

B.在罗丹的《马身人首》雕塑中,人首和人臂是人、灵和人性的象征,马身和马足则是兽、肉和兽性的象征,兽性和人性的矛盾构成了人间的悲剧。

C.当悲剧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悲剧事件与观众或读者之间就会具有一定的心理距离,这样人们就不至于获得悲剧感,从而不至于介入悲剧冲突之中。

D.悲剧主体的死亡意味着肉体力量的失败,却并不意味精神力量的失败,所以说悲剧在表
现伟大和崇高的人被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人的无法摧毁的伟大和崇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具有“净化”作用。

他所说的“净化”,不是指受众在生理上的发泄,如呼喊、哭泣等,而是指他们道德、精神和情感的提升。

B.悲剧在表现冲突与毁灭的同时,也表现抗争与拼搏,因此双方力量越是悬殊,主体的抗争越是艰难,所体现的精神就越强大,悲剧的审美价值也越高。

C.在歌剧《白毛女》的演出过程中,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激愤的观众殴打的事件,说明人们的实际道德评价是不可能把现实的悲剧作为审美对象的。

D.人们之所以喜欢欣赏悲剧,是因为悲剧会引起人的悲伤、畏惧、怜悯,使人在强烈的痛苦中获得一种快感,所谓“以悲为美”的意思全在于此。

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太湖碎锦范烟桥
①太湖,用文人的套语来形容,是“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

民间则说“八百里太湖跨三州”。

不经过实测,这样笼统地画出一个轮廓,只能给人们一种山明水秀、浩瀚无际的想象。

至于它有什么诗情画意,要费一点时间实地去观察、探索,才能领会。

②我从不同的角度,看太湖的部分画面,就感到有不同的胜概。

洞庭东山、西山是太湖里两个主峰。

东山周围五十余里,山势并不陡峭,土壤又滋润,经劳动人民世世代代辛苦经营,已成了丰产地区。

山下坡田,种植各种水稻,是秋熟的主要农作物。

夏熟是三麦和油菜,还有豆类和蔬菜瓜果。

他们更有园艺的丰富经验,梅、杏、桃、李……多得数说不尽。

枇杷、杨梅和洞庭红(橘名)名闻远近。

随着春夏秋冬,它们先后开花结果,春天果然是“姹紫嫣红开遍”,夏天、秋天、冬天,也是各有烂漫绚丽的景色。

说是“美尽东南”,并不夸张。

从观赏说,四时皆宜;从生产说,那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

江南的许多淡水鱼,这里样样都有。

朝出暮归的千百艘大小渔船,点缀湖光水色中,渔民们勤劳、勇敢,征服自然,利用自然。

③西山和东山隔着东太湖,东山最高峰——莫釐,和西山最高蜂——缥缈遥遥相对,同为七十二峰的领袖。

西山也是丰产地区,同是“花果山”,东山所有的名花嘉果,西山都繁生着。

从东山坐独具风格的小艇——龙飞快,驶入东太湖,莫釐峰头,云气滃然如蒸。

别的不知名的远近诸山,时隐时现,好似给烟波吞吐着,山色因明暗而浓淡不一。

船家果然有眼
明手快的本领,坐在船里的我,到湖心时常为颠簸震荡而惊心动魄。

正因为如此,而愈觉山水奇丽得来不易的乐趣。

兀立在东山、西山之间的石公山,则是以玲珑秀逸的姿态吸引着人们。

小艇乘风破浪而去,到了山下,显然可见四围的山石,经过千万年的冲刷,有了“皱、瘦、透”的美姿,早给鉴赏者陆续凿去了,苏州园林里的太湖石,都是取于石公一带的石山。

因此,石公山像斧削过,没有了山脚,正如一块翡翠放在一个玻璃盘里。

④假使从苏州直接到西山,出蠡口,就展开了图画,山更多,湖更大,变幻就更多。

王鏊“山与人相见,天将水共浮”,冯善“震泽春浮涨碧漪,净涵天影漾玻璃”,能把湖山之胜,描绘得恰到好处。

道书上所说的第九洞天——林屋,就在西山。

到了里面,石壁嶙峋如雕塑,是洞庭一奇。

这里有许多神话,和山农们闲谈,妄言妄听,也增添了些兴趣。

而西边的消夏湾,更附会着西施的种种传说。

山湾柔顺的湖水,浅而澄清,可以游泳。

有着荷花、菱叶,清风徐来,颇有凉意,确是夏天避暑的好去处。

到了包山寺,才窥见缥缈峰突起在丛林杂树之上。

近观不如远眺之美,大凡山水之胜,都有这个境界。

有了山,有了水,才见得山的灵秀,水的空明。

太湖就以此特饶奇胜。

⑤太湖还有四个画面,和洞庭东山、西山合起来,差不多得见其全貌。

一是从湖州到无锡的一段水程,在群山断续中经过,前后左右可以看到云峦起伏,似乎它们都有动态,与人游戏。

一是从无锡到宜兴,数十分钟的汽车行程,在湖边掠过,太湖平铺在车外,远山几抹,可望而不可即。

一是无锡的鼋头渚,割取了太湖的一角,经过人力的整理,有着怪石突兀、惊涛汹涌的奇趣。

不仅有色,而且有声。

夕阳将下,余晖照映湖面,金光璀璨,不可名状。

一是苏州光福的石壁,也是太湖的一角,更见得静止处,已不是空阔浩渺的光景。

而即小见大,可以使人有更多的推想。

⑥阴、晴、风、雨、云、雾,固然使山水多变,适逢其会,逸趣横生。

便是朝曦、夜月下特有的湖光山色,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古今诗人画师,尽管灵思妙想,摄取片断到诗画里,有着他们的杰作,还是概括提炼。

我更无能,凭我接触到的,写了些体味,或许有三言两语,能引起到过大湖者的同情,作会心的微笑。

毕竟是“尝鼎一脔”,太湖实在是描写不尽,描写难工的。

(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引用形容太湖的套语、诗句,谈及苏州园林、道书记载和神话传说,史料详实,使
文章平添了一种严谨的科学性。

B.文章用“一块翡翠放在一个玻璃盘里”,比喻四围山石被削去的石公山兀立湖面这一湖山
相映的景致,极为生动形象。

C.作者对太湖东山、西山及太湖在阴、晴、风、雨、云、雾下的变幻作了详细的描绘,表
现了太湖山水的多变与逸趣横生。

D.本文写太湖美景,既有整体勾勒,又有局部描写,自然景色与审美体验有机融合,韵味
丰富,然而面面俱到的描写则使文章稍显赘余。

5.文章第②段写了东山—带哪些“胜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5分)
6.结合全文,分析标题“太湖碎锦”的内涵和作用。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记者被取消获普利策奖资格①
[美]大卫•马纳尼斯
【本报讯】普利策奖评奖委员会昨天②宣布取消《华盛顿邮报》记者珍妮特•库克的获奖资格。

这个决定,是在该记者承认她的获奖作品纯属捏造后宣布的。

库克的报道《吉米的世界》,讲的是哥伦比亚特区一个八岁男孩吸食海洛因成了瘾。

这篇报道据说是通过采访吉米本人、他母亲及其同伴写成的。

现在库克承认,她从未采访过其中任何一个人,而是根据华盛顿社会工作者和其他来源提供的关于吸毒者的材料编造了这篇报道。

在她承认编造假报道后,有人揭发她提交给普利策奖评奖委员会的自传也是编造的。

库克曾说过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瓦萨学院,并在托莱多大学获得了硕士学位。

昨天,库克辞去了在《华盛顿邮报》的职务。

“像珍妮特•库克这样一个前途无量的青年居然编造假报道,这实在是一幕悲剧,”《华盛顿邮报》主编本杰明•布莱德里说,“对报纸来说,信誉是最宝贵的,而报纸的信誉完全取决于记者的道德品质。

记者的品行不端,会造成严重后果。

目前情况下,唯一的办法是向读者交代清楚事实真相,向普利策奖评奖委员会道歉,并立即设法完成恢复报纸信誉这一极为艰巨的任务。


负责普利策奖评奖工作的哥伦比亚新闻学院院长奥斯卡•艾里奥特昨天下午说,委员会经电话投票决定撤销库克受奖的资格,由候补受奖人领奖。

艾里奥特说:“我很伤心,这位优秀女记者的锦绣前程就这样毫无必要地给毁掉了。


二十六岁的库克昨天发表声明说:“这篇报道严重歪曲了事实,对此,我追悔莫及。

我谨向我的报社、我的职业、普利策奖评奖委员会致歉。


库克的报道是1980年9月28日发表的。

报道发表之前,库克对主编说,她得对吉米及其
母亲负责,因为她曾答应不透露这母子俩的真实姓名。

库克还说,吉米母亲的男朋友威胁说,假如有关方面或警察找到了吉米,他就要记者的命。

库克的报道发表后,立刻就在该城引起了强烈反应。

马里昂•巴里市长和警察局长B.杰弗逊立即组织了一个小组,设法找到吉米以便给他治疗。

但这项工作毫无结果。

巴里表示,有可能根本不存在一个叫“吉米”的孩子。

《华盛顿邮报》还了解到,星期二③午后库克提交给普利策奖评奖委员的自传也有失实之处。

原来,瓦萨学院的官员前来拜访布莱德里,指出库克只在那里上过一年级。

同时,美联社也派人来反映:库克在托莱多大学只获得过学士学位。

了解以上情况后,布莱德里、经营主编和都市版主编立即同库克进行了一系列谈话,她由矢口否认到后来终于逐项承认了自传中的编造。

库克的交代,使主编们进而怀疑使她获得普利策奖的作品是否属实和吉米是否确有其人。

后来,库克同城市版主编一道驱车前往华盛顿东南区某处,据库克说吉米就住在那里,但她却找不到他的住所。

《华盛顿邮报》的几位编辑同时查阅了库克报道这件事时的采访笔记,并审听了几卷当时的采访录音带,随后确定,《吉米的世界》一文是库克仅仅根据她得到的某些真人真事拼凑起来的。

星期三凌晨,库克承认吉米根本不存在,报道是她根据几个年轻吸毒者的真实故事编造的。

《华盛顿邮报》发行人唐纳德•格拉汉姆昨天说:“本报同仁均认为,首要的义务是尽力查明我们为什么刊登了这篇假报道。

”在谈到库克时,他说:“本报许多同仁一直同她的亲属保持联系,我们将尽一切力量帮助她。


(选自《新闻阅读与写作》,有删节) 相关链接
①《华盛顿邮报》1981年4月16日(星期四)。

普利策奖:以美国著名报人J.普利策的遗赠为基金设立的奖金,新闻奖每年一次授予有优异成就的美国新闻工作者和新闻机构。

②1981年4月15日。

③1981年4月14日。

7.下列对这篇报道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则新闻的导语是第一自然段。

导语部分用简明的语言叙述并突出了新闻的核心内容,涵盖了新闻六要素中的“人物”“时间”“经过”“原因”和“结果”的五个要素,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B.库克因编造报道《吉米的世界》和失实的自传,而被取消获普利策奖资格,并辞去了在《华盛顿邮报》的职务。

C.库克之所以承认《吉米的世界》是纯属捏造的,是为了使当事人——一个八岁的吸毒者——的隐私免于被曝光而做出的自我牺牲。

D.库克编造虚假新闻,不仅违背了记者的用事实说话、凭良知报道的职业操守,败坏了《华盛顿邮报》的宝贵信誉,而且也毁掉了自己的锦绣前程。

8.下列对这篇报道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昨天”这个词多次出现在这篇报道的文字中,这样做不仅没有突出了报道的时效性,反而表明了本报道已失去了新闻价值。

B.文中先后引用了《华盛顿邮报》主编、普利策奖评奖工作负责人和库克本人的话,重在突出炮制假新闻的危害。

C.《华盛顿邮报》几位编辑查阅库克的采访笔记和审听其采访录音带后认为,库克的报道虽属拼凑但有一定真实性。

D.从全文看,库克编造虚假新闻固然有错,但在新闻中宣扬社会正能量,鞭挞社会丑恶现象的行为也应值得肯定。

E.文中不厌其烦地列出了发现和处理库克造假丑闻的有关人物,表明了人们对待这一事件的严肃态度和重视程度。

9.文中相关人物对这次虚假新闻事件如此重视,试分析背后的原因。

(4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熊概,字.元节,丰城人。

幼孤,随母适胡氏,冒其姓。

永乐九年进士
..。

授御史。

十六年擢广西按察使。

峒溪蛮大出掠,布政使议请靖江王兵遏之。

概不可,曰:“吾等居方面,寇至无捍御,顾烦王耶?且寇必不至,戒严而已。

”已而果然。

久之,调广东。

洪熙元年正月,命以原官与布政使周干、参政叶春巡视南畿、浙江。

初,夏原吉治水江
南还,代以左通政赵居任,兼督农务。

居任不恤民,岁以丰稔闻。

成祖
..亦知其诬罔。

既卒,左通政岳福继之,庸懦不事事。

仁宗监国时,尝命概以御史署刑部,知其贤,故有是命。

是年八月干还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恶而福不任职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逝江设巡抚自此始。

浙西豪持郡邑短长为不法。

海盐民平康暴横甚,御史捕之,遁去。

会赦还,益聚党八百余人。

概捕诛之,已,悉捕豪恶数十辈,械至京,论如法。

于是奸宄帖息。

诸卫所粮运不继,军乏食。

概以便宜发诸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赡军,乃闻于朝。

帝悦,谕户部勿以专擅罪概。

概用法严,奸民惮之,腾谤书于朝。

宣德二年,行在都御史劾概与春所至作威福,纵兵扰民。

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任概。

明年七月赐玺书奖励。

概亦自信,诸
当兴革者皆列以闻。

时屡遣部官至江南造纸、市铜铁。

概言水涝民饥,乞罢之。

五年还朝,始复姓。

亡何,迁右都御史,治南院事。

行在都御史顾佐疾,驿召概代领其
职,兼署刑部
..。

九年十月录囚,自朝至日宴,未暇食,忽风眩卒。

赐祭,给舟归其丧。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七》)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年八月/干还/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恶/而福不任职/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
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B.是年八月/干还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恶/而福不任职/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
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C.是年八月/干还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恶/而福不任职/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
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D.是年八月/干还/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恶/而福不任职/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
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且名与
字必须意义相近,如李白,字太白。

B.进士指明清时科举考试中通过殿试及第者之称。

及第者共分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二
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C.成祖是庙号,是皇帝去世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如高祖、太祖、太宗。

D.刑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的刑罚政令,复核各地送部的刑名案件。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熊概预料事情准确。

布政使想请靖江王来阻止峒溪蛮人劫掠时,他认为贼寇肯定不来,
最后结果也印证了他的判断。

B.熊概深得皇帝信任。

洪熙元年正月,宣宗命他以布政使的身份参与巡视南畿、浙江,巡
视后宣宗晋升他做了大理寺卿。

C.熊概执法不畏强暴。

浙西豪强肆意作恶,前官岳福懦弱无为,而他不仅捕杀了遇赦的平
康,还抓捕了几十个豪强恶徒。

D.熊概为官为民请命。

朝廷屡派部官到江南造纸、买铜铁,影响了民生,他就上书说洪水
积涝,百姓饥馑,请求停止行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吾等居方面,寇至无捍御,顾烦王耶?(5分)
(2)概以便宜发诸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赡军,乃闻于朝。

帝悦,谕户部勿以专擅罪概。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阕范侍御
李白
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
山将落日去,水与晴空宜。

鲁酒白玉壶,送行驻金羁。

歇鞍憩古木,解带挂横枝。

歌鼓川上亭,曲度神飙吹。

云归碧海夕,雁没青天时。

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

14.下列对整首诗内容和手法的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本诗标题交代了时间“秋日”、地点“鲁郡尧祠亭”、人物“杜补阙”“范侍御”及事
件“宴别”。

B.诗开头两句“我觉”、“谁云”前后对照,以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体现李白的艺术个性,
一“悲”字为全诗定下伤感的基调。

C.三、四两句交代别宴的具体时间和场景,抓住群山、落日、水流、睛空等景物与后文“云
归碧海夕,雁没青天时”共同营造了一种落寞凄清的氛围。

D.送别宴会上大家开怀畅饮,歌唱的歌唱,奏曲的奏曲。

作者以正侧面相结合的手法描写
了别宴上的热烈场面。

E.此诗语言自然而流畅,层次分明而有节奏,全诗富于艺术感染力。

15.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题目中所提示的诗句。

(5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借刘宋的皇帝刘义隆草率北伐以致败归的典故委婉地批判了当时韩侂胄草率北伐的行为。

(2)《过零丁洋》中用比喻的手法表现宋朝国事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加入世贸组织(WTO)后汽车价格备受关注,但作为市场主力的几家汽车大厂,三四个
月以来却一直偃旗息鼓
....没有太大动作。

②刚刚兴起跳交际舞的时候,我和妻极看不惯。

不但自己不入“舞流”,而且还颇有微言
....。

③他虽然很年轻,作品也不多,但在漫画创作方面已是头角峥嵘
....,小有名气,受到同行的普遍赞赏。

④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
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

⑤《康熙王朝》是一部以史实为依据的鸿篇巨制
....,它囊括了康熙在位时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

⑥东方大学城在短短四年内就以2.1亿元自有资金获取了13.7亿元巨额利润,这种惊人
的财富增长速度确实匪夷所思
....。

A.②④⑥
B.①③④
C.①②⑤
D.③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在中国,尽管把恐龙化石当作“龙骨”并作为一味中药已有很长历史了,但从科学角度
对之进行发现和研究,则是从20世纪才开始的事。

B.引起世界关注的甲型流感病毒虽然不易致命,但传播速度快,如果不想办法找到它的演
变原理,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C.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观念,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可让病人得到更多的心理安
慰,也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社会声誉和经济效益。

D.水果营养丰富,但是它的表面常常黏附着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和农药,所以食用水果应该
洗净削皮较为安全。

19.下列各种表述中,表达准确、得体的一项()(3分)
A.拙作《〈老子〉补正》新成,惶恐以赠,尚祈雅正,不吝赐教。

B.悉获母校华诞,甚喜,届时定拨冗出席庆典,特此通知。

C.侄子考上了大学,作为叔辈的你对他说:小可须更加努力,不负时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