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毕业生就业状况及社会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职毕业生就业状况及社会需求
摘要: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各个职业学校面临着“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发展问题。
由于城市化进程速度的加快,企事业用人制度的改革,以及市场化的冲击,每年都有大量的新增就业人员和失业再就业人员产生。
与之相比较,就业岗位的增加却相对不足,因此就业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性。
本文立足于盐城市中职学校,通过对学生、学校和用人单位三个层面的调查和了解,分析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及社会需求调查。
关键词:盐城市职业学校就业状况社会需求调查研究
由于城市化进程速度的加快,就业问题已成为大到政府,小到各个家庭所关心的问题。
在这样的形势下,直接面向市场的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就不仅成为了学校所关注的问题,同样也成为了社会及家庭所关注的问题。
本文立足于盐城市职业学校,调查对象包括:学生、学校和用人单位。
通过这三个渠道了解盐城职业学校学生就业的具体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就业特点与趋势,并进一步从多方面入手,提出了增强毕业生竞争力的具体及具指导性建议。
1 盐城市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俗话说“本科生就业不如高职生,高职生就业不如中职生”。
据统计,近几年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始终在75%作用徘徊,而中等职业学校(含职高、中专、技校)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早已突破95%[1]。
盐城市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是:73.23%的毕业生就业于各种所有制企事业单位;10.4%的毕业生合法从事个体经营;16.37%的毕业生选择继续升学深造。
同时,中职生的高就业率背后也隐藏着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
一是对口就业率低,只占了总就业率的30%,有接近六成比例的中职毕业生面临着专业完全不对口的就业问题。
而是职校毕业生劳动合同签订率不到15%,大多数毕业生目前与用人单位均为签订正式劳动合同。
三是就业无保障,稳定性差,很多毕业生跳槽频繁,对就业单位的忠诚度较差。
2 中职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方的需求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大多数中职毕业生已经意识到了就业形势的严峻,已经做好了先就业后择业的准备,主要从今后发展和工作稳定程度思考。
还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认为只有提高综合能力,强化专业技能,才能在人才竞争中有一席之地。
当然,大部分学生仍然热衷于大中型企业,不愿意从事劳动强度大的一线服务工作,从而妨碍了他们就业的成功。
从调查来看,中职生要克服以下几点心理误区:就业期望值过高、就业被动性心理、就业自卑心理、主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意识不足、怕苦畏难心理以及欠缺创业意识。
当前我国工业化已经进入新的阶段,现代化制造业急需技术工人,而这些技术工人50%以上都是中职毕业生。
调查显示,企业对中职学生的欢迎程度高于大专院校学生,因为他们更加关注学生的技能培养[2]。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壮
大,企业未来5年对中职生的需求量将增加5倍。
根据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和人才市场双选过程中反馈的信息,用人单位更加青睐具备综合思想政治素质高、责任感强、工作踏实、对企业忠诚度高、有创新精神、适应能力强、吃苦耐劳、技术能力高等素质的中职毕业生。
3 影响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因素
(1)中等职业学校的就业导向。
学校作为学生形成就业思想的第一乐园,应该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学校应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和市场办学,积极适应社会需要,大力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突出职业教学的特色。
(2)中职毕业生的自身素质。
中职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青睐的最主要原因是中职生拥有一技之长。
在就业方面,中职生有动手能力强、专业技术好等优势,但是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也是刻不容缓的。
(3)社会技术行业的需要。
随着第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社会各个行业需要有技术的中专生、技校生。
尽管企业需要高素质人才,但是也同样需要高级技工人才,因为在金字塔尖毕竟是少数,更多的需要金字塔下面的人[3]。
4 增加中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建议
(1)加大国家政策的支持力度。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渠道,能够解决社会就业紧张的问题,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制定优惠政策,为中职生创业消除障碍,如银行贷款优惠、工商办证方便、税务税收减免、城管宽松环境等政策和措施。
加强对中职生就业和再就业的培训,只要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专业知识和劳动技能培训,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大的财富。
(2)中职生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很多中职毕业生眼高手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的定位不准确,对待遇期望值过高;缺乏诚实,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对综合素质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缺乏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
因此,在就业是应该树立以下几点意识:①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②打破体制局限,树立广泛就业的开拓意识;③强化技能训练,树立竞争上岗的意识;④学习求职技巧,树立自我推销的公关意识;⑤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树立为社会服务的奉献意识;⑥提高综合素质,树立继续学习的意识;⑦保持浓厚的创业意识
(3)各个中职院校注重人才的培养。
中等职业学校不同于普通的大学,它有自己鲜明的教学特色。
在进一步深化改革教育教学的基础上,应该不断更新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方面的学习力度,给学生灌输创业教育和就业服务的理念和方法。
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改变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4]。
5 结语
就业教育、就业工作指导是每个中等职业学校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通过对盐城市总等职业学校就业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在充分了解中职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方的需求以及影响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因素的基础上,对增强毕业生竞争力提出指导性建议。
从而能为盐城职校进行专业设置提供依据,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与企业提供相关有价值的信息,促进学生就业起到积极的作用,并为盐城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杨京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观的调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2]陈艳军.浅谈中职学校学生如何顺利实现就业[J].职业. 2009(11).
[3]方艳丹.“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育模式研究[D].广西大学2008.
[4]唐冬生.基于就业能力的高职学生就业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