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行不义必自毙_20140508000000_103833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行不义必自毙
2014-05-08
多行不义必自毙1
多行不义必自毙duō xíng bù yì bì zì bì[释义] (成)《左传・隐公元
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指干多坏事的人,必然自取灭亡。
[构成] 主谓式:多行不义|必自毙
多行不义必自毙2
今天,吃过饭后,我刚要去睡觉,忽然听见一个温柔的嗓音在叫我:小姑娘,出来一下好吗?
我就出去了!原来是月亮姐姐呀!
刚出去月亮姐姐便开口了:小姑娘,你觉得你们人类自私吗?
‘人类自私?’我有些疑问,‘人类怎么会自私呢......’
还没等我说完,月亮姐姐便生气了:‘不自私?不自私怎么会把爱你们的地球妈妈伤的这么深呢?他为你没提供大气资源.水资源等,他欠你们吗?真没想到你们会为了自己的事业这样污染资源。
这叫恩将仇报!’
月亮姐姐越说越激动,‘如果你们在这样破坏森林.污染水资源.乱扔垃圾,那么地球注定毁灭!你去看一下吧!’
我身边忽然闪出一道亮光,转眼间,我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
这里没有森林,没有水,都是光秃秃的。
在我的眼前,也就是我亲眼看见一只青蛙因为没有水喝而倒下了。
我继续向前走,忽然看见一群动物在议论什么。
他们看见了我,好像很愤怒。
一只带头的大象说:‘是他们毁了我们的家园,逼死了我们的同类,今天我们要报仇哇!大家冲啊!’
他们向我冲来,想要把我怎么样似的。
‘啊....’我被惊醒了,原来是个梦呀!但月亮姐姐说的并非没有道理,地球妈妈为我们付出这么多,我们却这样伤害她。
保护地球吧,地球在呼吁!
保护环境吧,地球在哀求!
多行不义必自毙3
共叔段是春秋时郑庄公的弟弟,因受封在京地,人们又叫他“京城大叔”。
京城大叔仗恃(shì)母亲喜爱他,十分骄傲。
他不满意哥哥继承王位,但一时又无法,就处心积虑设法将哥哥取而代之。
他到封地后,首先就修筑京这座城,修得又高又大又坚固。
这在当时,无疑是在进行作战的准备。
郑庄公手下的大臣祭(zhài)仲得知后,立即向郑庄公汇报说:“封地的城市过大,必然给国家带来分裂的隐患。
祖先有规定:大城市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城市不能超过五分之一,小的城市只允许有九分之一。
今天京地的城市大大超过祖先的制度。
这对大王是很不利的。
”
郑庄公叹息一声,摇摇头说:“难道我不知道这个道理吗?但这也是母亲的意图,我敢说不行么?”祭仲说:“大王的母亲过于溺爱京城大叔,我看您无论如何忍让,她都不会满足!大王不如早做好准备,不要让这种情况发展下去。
否则就不好办了。
这就好比荒草,到处滋长蔓延,很难根除。
京城大叔是您最喜爱的弟弟,到时想除去,恐怕在感情上都很难办到。
”郑庄公听了这一席话,半晌没开腔。
最后,他咬紧牙关充满杀气地说:“做了许多不合道义的事,他就会自己灭亡。
”(原话为:“多行不义必自毙!”)祭仲终于明白了郑庄公的意思:等找到足够的借口,然后才除掉共叔段!
含义及用法:后世以“多行不义必自毙”形容坏事干多了,一定会自取灭亡。
注:恃,依赖,仗着。
多行不义必自毙4
春秋初,郑武公的夫人姜氏生了两个儿子,大的叫寤生,小的叫共叔段。
但姜氏只宠爱小儿子共叔段,她总在郑武公面前夸赞共叔段,想让武公以后把君位传给共叔段,武公一直都不答应。
郑武公死后,寤生继承君位,就是郑庄公。
他母亲怕他的弟弟吃亏,就要求庄公把制邑(在今河南汜水县)封给共叔段,郑庄公没有答应。
姜氏又要求把京城(今河南荣阳)封给共叔段。
因为这一要求也超出了当时的礼制规定,郑庄公还是不愿意。
姜氏见庄公一再拒绝自己的`要求,就非常生气,郑庄公没有办法,只好答应了。
共叔段到了京城后,倚仗着母亲的支持,就私自招兵买马,暗中训练军队,屯积粮草,想等待机会下手,夺取哥哥的皇位。
消息传到了国都,大臣祭仲等人很替郑庄公担忧,劝郑庄公趁早作打算,教训一下共叔段。
郑庄公说:“坏事干得多了,必定会自取灭亡,你们就等着瞧吧!”后来,共叔段果然趁郑庄公要去洛阳朝见周天子的机会,由母亲作内应,发动叛乱。
但郑庄公早有准备,朝见周天子也只是个幌子,他很快就带领人马杀回来,击败了共叔段,共叔段只好自杀了。
多行不义必自毙5
【成语】多行不义必自毙
【读音】duō xíng bù yì bì zì bì
【释义】坏事干多了,结果是自己找死。
【出自】《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
【近义词】作茧自缚、作法自毙、自食其果
【故事】
当初,郑武公娶了申国国君的女儿为妻,叫做武姜;生下了庄公和共叔段。
庄公脚在前倒生下来,使姜氏受了惊吓所以取名叫‘�P生’,武姜因此讨厌庄公。
武姜玉爱共叔段,想立他为太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没有答应。
等到庄公当上了郑国国君武姜为共叔段请求把制作为他的封邑。
庄又说“制是个险要的城邑,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如果要别的地方,我都答应。
”武姜又为共叔段请求京邑,庄公就计共叔段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太叔”。
祭仲说“都城超过了三百丈,就会成为国家的祸害。
按先王的规定,大的都城面积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
中等的不超过五分之一,小的不超过九分之一。
现在京邑的大小不合法度,违反了先王的制度,这会使您受不了。
”庄公回答说;“姜氏要这么做我怎能避开这祸害呢?”祭仲说道:“姜氏有什么可满足呢?不如早些处置共叔段,不让他的势力蔓延。
如果蔓延开来,就难对付了。
蔓延开的野草都除不掉,更何况是您习卜受宠的兄弟呢?”庄公说“干多了不仁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取灭亡,您暂且等着看吧。
”
不久之后,太叔命令西边和北边的边邑也同时归他管辖。
公子吕说:“一个国家不能容纳两个君王,您打算怎么办?如果您想把国家交给太叔,就请允许我去侍奉他;如果不给,就请除掉他,不要使百姓产生二心。
”庄公说;“用不着,他会自食其果。
太叔又把双方共管的边邑收归自己,一直把邑地扩大到了廪延。
公子吕说;“可以动手了。
他占多了地方就会得到百姓拥护。
”庄公说“做事不仁义就不会有人亲近,地方再大也会崩溃。
”
太叔修造城池,聚集百姓,修整铠甲和武器.准备好了步兵和战车,将要偷袭郑国国都。
武姜打算为他打开城门作内应。
庄公得知了太叔偷袭的日期,说;‘可以动手了!”于是,他命令公子吕率领二百辆战车去攻打京邑。
京邑百姓背叛了共叔段,共叔段逃到了鄢地,庄公又攻打鄢。
五月二十三日,共叔段逃奔去了共国于是庄公把武姜安置到城颖,并向她发誓说:“不到地下黄泉,永远不再见面。
”事后,他又后悔这么说。
考叔当时是颖谷管理疆界的官员,他听说了这件事,就送了些礼物给庄公。
庄公请他吃饭,他却把肉放在一旁不吃。
庄公问他为什么,颖考叔回答说:“我家中有母亲,我的饭食她都吃过,就是从未吃过君王的肉羹,后允许我拿去送给她。
”庄公说“你有母亲可以送东西给她,唯独我没有!”颖考叔说“我冒昧问一下这话是什么意思?”庄公把事情的缘由告诉了他,并说自己很后悔。
颖考叔说;“君王何必担忧呢?如果掘地见水,打成地道去见面,谁能说这不是黄泉相见?”庄公听从了项考叔的话,照着做了。
庄公进入地道,赋诗说:‘隧道当中,心中快乐融和!”武姜走出隧道,赋诗说;‘隧道之外,心中快乐舒畅!”于是。
母子关系又与从前一样了。
君子说:“颖考叔真是个孝子。
爱自己的母亲,还扩大影响了郑庄公。
《诗・大雅・既醉》说‘孝子德行无穷,永久能分给同类。
’大概说的就是这样的事吧!”
多行不义必自毙6
其实这个成语来自《左传》上的第一个故事。
故事的情节是这样的:
郑武公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后来的郑庄公,一个是共叔段。
生郑庄公的时候,这小子是脚先出来的,这让他的母亲武姜很受了惊吓。
所以也就给他取名叫“�P生”,武姜也因此不喜欢这个儿子,而宠爱共叔段。
武姜想让武公废长立幼以共叔段为太子,武公没有答应。
郑庄公即位以后,武姜请求把京邑作为段的封地,庄公答应了。
这时候有一个叫祭仲的臣子说话了。
认为京邑的大小已经越制了。
而纵容段势力发展,“君将不堪!”庄公淡淡地说了句:“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让他
作吧,不作死就不会死!――平静中又透着坚定,似乎成竹在胸,一切都在他的算计之中。
段果然没闲着,不久就命令他边上的两个邑归他管辖。
这时候又一个叫公子吕的臣子站出来说:“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一山不容二虎,一个国家也不能有两个君主,你看怎么办吧?你如果想把国家托付给他,我们就离开你去侍奉他,如果不给他,就除掉他。
不要让老百姓生二心。
庄公说“无庸,将自及。
”――什么都不用做,他这样做,只会祸及自身、自食其果!――庄公依然淡定。
不久,段又侵吞了两个邑。
公子吕说:“可矣。
厚将得众!”换句话说就是,现在差不多了,你庄公该出手了吧?再不出手,他地盘占得大,就会得到百姓的支持了!可庄公到现在还是不急,庄公日:“不义不昵,厚将崩。
”不仁义就没有人亲近,地方再大也要崩溃!
段在这一系列的试探性举动没有得到遏制之后,终于决定铤而走险,欲兵袭国都,取庄公而代之了。
“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京叛大叔段。
段入于鄢。
公伐诸鄢。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这个故事叫郑伯克段于鄢。
多么深沉的算计!对弟弟的不臣之举,不肯义正辞严地教育,诛其不臣之心使之归于正道,而偏偏要纵容他,让他走得更远,然后再打得他一败涂地,一劳永逸地使之永远再没有资本成为其对手。
多么深沉的算计!面对挑衅,不计较小得失,更不会计较什么百战百胜,时机成熟才肯出手,而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置对方于死地了!
这也就是中国人所谓的阴谋吧!凡事都不肯明着来,表明上看得到的往往都是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