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随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办公室变迁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办公室似乎是与住所合而为一的,后来为了工作的方便,也为了体现执政者的威仪,开始有了宫殿、衙门、办公大楼,但总的来说还比较简朴(这从我们游览过的古迹乃至皇宫可以看出)。
办公室“现代化”速度之快是在改革开放之后。
“文革”前乃至以后一段时间,党政“大院”里一般是一个部门一间或几间,领导有的也和办事员坐在一起办公;后来,局长有了单间,副局长和科股长依旧;再后来,副局长乃至科股长也有了单间;再后来……当今,不少县市号称为“行政中心”的大楼高耸,前有广场后有假山大草坪或人工河之类,好不气派!变化最大的是县市几大“巨头”的办公室,面积从1间扩充为2间、3间甚至更大,功能配置从纯办公增加了会客室、卫生间、休息室等,门户从敞门办公到紧闭房门,有的外间有“机要秘书”把门,“闲人”免进。
笔者无意抨击办公室“现代化”进程(诚然,其合理性是可以“商榷”的),毕竟爱舒适之心人皆有之。
只要财力许可,迁大院造楼堂馆所(哪怕是国内一流、世界一流)未尝不可;反之,条件不成熟或领导想省力一点,住旧大院“艰苦奋斗”一段时间也无可厚非,总之不能搞“一刀切”。
需要搞“一刀切”的是,不管在豪华的大楼里办公还是在简陋的平房里行政,都应“以人为本”,为民亲民实实在在办事。
宽敞的空间、现代化的办公条件,应当更亲民勤政,更容纳民声,更快传递民
情,更好争
人间笔记
HUMAN NOTES
办公室随想
胡德伟
090ights Reserved.
取上级支持,更有利于引进和结交县市以外帮助建设美好家园造福百姓的各界朋友;简朴的处所、相对落后的条件,不应当成为自己平庸履职或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借口,而是要穷则思富,穷则思变,穷且益坚。
办公室文化
其一,以“室”为家。
笔者印象颇深的是前些年有一位从工厂上来的常务副县长,可以说一年365天一心扑在工作上,上班时间忙于开会下乡下厂下基层,晚上和双休日办公室成了他处理文件、接待群众来访的好场所。
机关与此类似的还有几位局长。
人们称之为“工作狂”,办公室是他们的家,家只是他们的“歇客店”。
只可惜“官场”里这样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且“仕途”不看好。
其二,“昼出夜驻”。
眼下县市长书记恐怕可以说是各级领导里最忙的人了,但有的县市长书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真抓实干运筹帷幄堪当重任方寸不乱,其中一位向笔者透露了一个秘诀:白天尽量不在办公室(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人来找被动应付徒耗时间),晚上回办公室办公(可以避免干扰静心处理公务)。
呜呼,此乃家不在本地干部恪尽职守可取之法也。
其三,崇尚书法。
办公室墙上挂上一幅或几幅书法大家或领导人物题写的言词隽永的镜框或条幅,办公室一角摆上一张配有文房四宝的大桌以备工作之余研习书法,可以给我们繁杂单调的办公生涯加入一拨亮色带来一片生动。
然而,有来办公室者穷究题词出处或题字者身份履历而主人茫然不知似又有煞风景。
此外,人家来请题词自己倘不能呕心沥血为他书写一幅略有深意的文字,而只能“临摹”既定的词条,似乎也有点对不住索字的主人。
其四,“风水”办公室。
写字台朝何方为吉,沙发应如何摆放等等,此类事关“风水”的事宜已经列入越来越多的拟新入驻或已入驻办公室主人的思考内容。
笔者偶去外省某市,该市官员介绍前两年市领导老是有人出事,新领导来第一件事就是改造门庭,后来该市屡屡有人得到提拔诸事顺遂云云。
此乃信之无稽,不信又不踏实,奈何?
其五,办公室面孔。
某君平时面容灿烂,然一坐进办公室宽大的写字桌那高级沙发椅位子则一脸肃穆作六亲不认状,令人几近不寒而栗。
为何如此?其告亲近者云:如此方有威。
果然,来访者见这气氛往往嗫嚅而止,纵有千言万语要向“公仆”倾诉哪敢再存非分之想。
其六,以我为主。
我是主官,有事当然你们来我办公室请示;我是副职,你领导要用到我对不起请你来我办公室面商;我是办事员,你们要我办事不到我办公室难道我给你上门?总而言之,我手中有权给你办事你不能不来朝拜我,我手中无权但我可以让你事办不成你也不能绕过我,如此我稳坐办公室以不变应万变。
办公室冷暖
“有事到办公室谈”。
这话对那些想好好商量工作的人听起来感到温暖踏实。
因为对方答应了你的约请,一是有了明确的地点(同时一般也约定了时间),二是研究起工作来在办公室文件资料查找方便,三是干扰相对较少。
对那些有事相求想上家里“表示表示”的人,感触是双重的。
对大多数人这是一种解脱(他们其实也不习惯做这种“表示”),可以光明正大到办公室谈事情;对少数人是一种婉拒,使之去除顾虑和杂念。
而同样是这句话,对于那些想通过非正常手段拉关系搞歪门邪道达到不正当目的的“行家里手”,这不啻是一个冷冰冰的宣告和坚定的拒绝。
“有事来办公室坐坐”。
同一套班子、同一个部门,正副职之间、班子成员之间、上下级之间互相到办公室坐坐,沟通情况,交流思想,增进感情,改善工作,对营造温暖的机关部门氛围,鼓舞工作人员士气和工作热情是非常有益和必要的。
对不同班子、不同部门、兄弟地区来说,间或互相走动走动,串串门,互通情况,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对加强合作、建设和谐社会、打造有效率的政府也会有所促进。
目前机关办公室里还拥有一批从领导岗位退下来但未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同志(谓之“二线干
091
ights Reserved.
部”),这恐怕是当前有中国特色的干部制度下的一种特殊群体。
他们一般“上班不办公”(但并非都如此),坐在办公室里相对于一线干部来说比较空(也并非都如此),于是对办公室的“冷暖”变化感觉起来自然敏感一些。
我们的一线干部通常忙忙碌碌,即使空下来,因为与他们工作上没有了联系,一般想不到到他们的办公室坐一坐,听一听,聊一聊,表示一点真诚的关心和问候(而这种“关心和问候”在他们在位的时候有些人往往争相表达,与此形成一种反差),于是可谓“春江水暖鸭先知”,私底下感慨之叹息之:过去的同仁如今热衷走热门不走冷门,办公室岂非世风日下乎?
或曰:皆过客耳!有道是:心静自然凉。
数字与办公
又到岁末年初,办公室的领导们又到了总结
工作与构想思路的时候。
“三大成绩六件实事九
点体会”,
“一个目标两个促进三项战略四大突
破”……诸如此类的数字归纳往往是大会报告小会讲话的“主旋律”,然而,错综复杂的工作、千变万化的情况,岂是“三六九”、“一二三四”
能归纳了的呢?
尽管如此说道,数字在办公中仍顽强地显示
出它的独特作用。
特别是序数:
电话号码:尾数为1、2、3……或8、6、9之类的往往是领导办公室电话,前者以一、二、三……把手为序,后者以一把手的喜好为选择顺序;
车牌号码:凡是规范的县市,四套班子成员严格按照组织部门审定的顺序从1号往下排(逢4往往去而弃之);
办公室编号:……上主席台就座:……在餐桌上就座:……在会议上发言:……
就是走路,也得牢牢记住自己的排序,哪怕再性急,千万不能随便上前!
啊,巴黎公社原则,公仆的职责,真理的呼唤,实事求是的操守,冲锋陷阵、前仆后继的雄
威,怎么在数字的尊卑面前都解除了武装?
哲学与办公
办公者,为公办事也。
为达此目的,需要选用公正的人采用公正的方式办事,但在现实中对这两者,“哲学”先生会搅出些哭笑不得的事儿
来。
先说选人。
现在组织部门十分注重“推荐”、“测评”、“公选”,这与过去单纯由上面或少数人决定任免相比,应该是很大的进步。
但从注意到一个倾向可能掩盖另一个倾向的哲学观点来看,这样“过五关斩六将”层层“筛选”出来的人未必是合适的人选。
因为:其一,这样的人选必须与有投票权的群体尽可能保持良好的关系,但在当前组成此群体的个体利益多元化的现实下,你要拥有良好的关系往往不能得罪人,尤其不能触犯其既得利益———而秉公办事涉及到利益调节,不能不得罪人;其二,倘参与竞选的两人中一人严于律己不搞非组织行为,而另一人善于拉票,则后者往往比前者得票高。
如此“好经”也可能念歪。
现在的干部深有体会:“哪怕有千万名群众讲你好,也抵不了你得罪一个老板。
”一个老板被你触犯了利益,可以到上面将你搅得面目全非,里外不是人。
于是聪明的有哲理的干部,转而奉行“为穷人说话,为富人办事”。
其实这里一个很重要的关键是用人者如何识人,如何真正了解到基层的声音并以此评价干部,从而正视现实采取行之有效的改革,而切忌用一种通用模式(哪怕是过去曾经有效或其他地方有效)来实行“马谡”式的“改革”。
再说办事。
“聪明的有哲理的”干部至少要
处理好“四大关系”:一是做实事与办好事的关系。
如前已述,做事要尽量少得罪人,即尽可能多办“好事”少做“坏事”(有可能触犯权势者的既得利益的事)。
二是批评、处罚与表扬、奖励的关系。
要将批评以表扬的方式表达,寓处罚于奖励之中。
说白了,
“多养花少拔刺”,更不
要企图充英雄,去打击、严处土豪劣绅。
与他们作对,各种反对派一拥而上与你纠缠,于公,牵制了领导精力,干扰了既定的工作部署,于私,092ights Reserved.
毁了个人的仕途前程。
三是行新政与理旧事的关系。
哪怕你接过来的是再烂的摊子,还是要“向前看”,不能去补漏洞、还旧账,否则对内弄得大家茹苦含辛,对外政绩平平灰头土脸,对下满足不了大众的要求,对上达不到领导的期望。
(一任一任造成的赤字留下的难题岂是你这只有几年任期的小官能解决得了的?)四是下级与上级、副职与一把手的关系。
从哲学观点来看,这是统领前面几大关系的最根本的关系。
不要自以为你最关心群众疾苦,不要自以为你最忧国忧民,不要自以为你最洞察世情,领导之所以高明,就在于他比你更能理智地而不是感情地处理好种种关系。
“领导永远是对的”。
有道是:“第一把手绝对真理,第二把手相对真理,第三把手服从真理,其他把手没有真理。
”不要迷信“民意调查”,不要迷信座谈讨论,不要迷信“可行性论证”,《报刊文摘》有段话颇有哲学味道:“开大会解决小问题,开小会解决大问题,不开会解决关键问题。
”
经济与办公
多日来在办公室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干部认认真真做事废寝忘食工作干得又苦又累,但在仕途上往往没有那些工作一般应付处事人云亦云讲话甜言蜜语的人来得顺,日子过得滋润?反复思考,关键在于两种人的“办公经济观”或“干部经济学”:前者为工作为事业为他人奉献自己,后者为个人(自己和与自己密切相关的小团体)牺牲公家的财富资源;前者为了坚持原则保护资源持续发展宁愿苦口婆心说服领导与群众甚至不惜增加自己的工作压力“公事私办”,后者只要领导讨好“群众”讨好不惜丧失原则浪费公家的财富和子孙后代的利益“私事公办”;前者信奉“要革命总会有牺牲”、“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后者宣扬“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就个人的经济效益或“投资”收益衡量,前者为负后者为正。
当党风、社会风气好的时候,前者得到社会的尊重、领导的重用;当领导难以或不想了解下情、明察真相甚至需要下级吹拍的时候,后者得到领导的青睐,社会也因他们“识时务”而认可为“俊杰”,一旦这种行为得到领导的赞许,在“为民办事”的旗帜下,他们的妻儿媳婿、七大姑八大姨乃至小姐妹小兄弟为谋取个人之利益也堂而皇之加入到执政者浩浩荡荡的队伍之中,厚颜无耻地享受革命胜利的成果。
干部啊干部,你可以为大多数人谋幸福而以自己的苦难为代价,你也可以为自己或少数人谋利益而不直接得罪大多数人“用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的收益”,你连这样的经济取舍都不懂得抉择,怎么能活得不累?
元旦的钟声已经敲响,新年的贺卡又如往年一般雪片似地向办公室飞来。
精美的贺卡本来是心灵的一片净土,传递着真挚的友情,然而曾几何时,它们中的大多数也不再飞向诤友,而将媚眼瞪向那坐在办公室座椅上的官员,并将随着红头文件的下达随时更换投放的目标。
嘿嘿,这就是我们办公室的经济学,这就是我
们实用的经济办公人!责编沈伊
093
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