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试题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鸭山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题
(总分:100分Ⅰ卷交答题卡,Ⅱ卷交答题纸)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75分)
一.单项选择题:(包括30小题,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期出现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现象。

这反映了
A.长幼有序是宗法观念的核心
B.血缘关系的亲疏是分封的依据
C.授民授疆土是分封制的内容
D.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
2.奥利地著名经济学家熊彼得提出:“领地国家”和“税收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一个是自己领地上的收入,一个是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无权对诸侯领地直接征税。

根据这一定义,中国古代王朝中属于“领地国家”的是
A.西周 B.秦朝 C.唐朝D.清朝
3.夏曾佑曾评价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

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

”其中“秦皇之政”是指
A.察举制
B.分封制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D.宗法制
4.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

这一制度是
A.监察制度
B.科举制度
C.九品中正制
D.察举制
5.汉武帝时一位官员“监察地方官吏、地方豪强有无‘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这个官员最有可能是
A.刺史
B.丞相
C.御史大夫
D.治粟内史
6.费正清在《中国: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下面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相权三分,独立施政 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C.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
7.宋太祖去世前立遗嘱说:你们子孙相传,绝对不能杀一个读书人。

他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
A.宋代吸取前朝教训,重文轻武B.宋太祖重视教育
C.文人受理学熏陶,忠君思想浓厚D.宋太祖是文人出身
8.宋太祖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

”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的措施是
A.设“三衙”,收精兵
B.派文臣做知州
C.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D.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9.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自秦汉以来就采取了集权于上而分权于下的方式,以内侍、贵戚监督和逐渐代替重臣,以近臣演变为重臣,以辅佐皇帝办事的部门发展为正式的国家机关,取消或削减原来国家机关的实权并逐渐架空之。

以下机构的设置体现这种趋势的是()A.中朝内阁军机处 B.御史府内阁军机处
C.中朝御史府军机处 D.尚书台都察院内阁
10.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勤政”皇帝,每天要处理200多件奏章,400多件政事。

导致朱元璋如此勤政的主要原因是()A. 朱元璋过人的智力与精力 B. 丞相职位被废除
C. 明代社会矛盾尖锐,事务繁杂
D. 明代官员的业务能力低下
11.清人评价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这样说是因为
A.军机大臣大权独揽
B.军机处是传达皇帝决策的机构
C.军机大臣有决策权
D.军机处实际上行使宰相的权力
12.英国史学家约翰说“如今有个趋势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声赞誉梭伦是“优良的改革家”,主要是因为梭伦
A.推翻王权,以贵族制取而代之 B.确立了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C.实行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 D.确立陶片放逐法,最终确立民主制13.太平天国龙凤殿有一副对联:“虎贲三千,直扫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尧舜之天。

”此联充分说明①太平天国的政治理想是统一中国,实现民主②太平天国领袖存在封建意识③太平天国希望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太平盛世④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封建反侵略的性质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②③ D.③④
14.东王、北王、翼王上奏请天王:“……建都天京,兵士日众,宜广积米粮,以充军储而裕国课。

弟等细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令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天王批道:“胞等所议是也,即潜佐将施行。

”这段材料表明
A.《天朝田亩制度》从未实行
B. 《天朝田亩制度》的局限性有所显现
C. 太平天国运动影响的范围仅局限在安徽、江西两地
D.《天朝田亩制度》有反封建性
15.希罗多德评论道:“有许多其他例子,都明白地显示出:自由是最美好的东西,因为即使雅典人,当他们仍处于专制统治下时,也许也不比他们的邻邦更为英勇,但一旦挣脱了桎梏,他们即绝对成为个中翘楚。

”下列各项中与雅典人自由精神形成有关的是
①雅典民主制度②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③公民大会④《十二铜表法》
A.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16.18世纪中叶,英国首相老威廉·皮特曾对国王的权力和公民的权利作过这样的解释: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对国王的权力进行明确限制的历史事件是
A.《权利法案》的颁布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王位继承法》的颁布
D.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17.马克思说:“……以议会的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马克思所说的这个国家是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美国
18.古今中外,无论是东方古国,或是近代西方国家,都以建章立制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管辖,下列具有此类性质的文献或制度是
①秦汉郡县制②“十二铜表法”③英国《权利法案》④美国《1787 年宪法》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9.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有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

在古希腊知道自己自由的这“部分人”是
A.妇女 B.外邦人 C.公民 D.奴隶
20.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我们在重新审视鸦片战争时,也很有必要将之放入现代历史发展大潮的背景中进行考察。

……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他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该材料旨在说明
A.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历史的偶然
B.鸦片贸易引发战争是历史的必然
C.鸦片战争的结果并非历史的偶然
D.鸦片战争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
21.对右图中两个文件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这两个文件均说明中国的农民运动发展到一个新的
历史阶段
②都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迫切愿望
③两者都能很好地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斗争
④两者都顺应了中国近代化发展的潮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22.美国总统威尔逊本是国联的发起人和积极的鼓吹者,但是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和约》,结果美国没有加入国联。

”这体现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是
A. 分权制衡原则
B. 民主原则
C. 联邦制原则
D. 中央集权原则
23.中国明朝的内阁与英国的责任内阁在性质上的根本区别是
A.决策机构\咨询机构 B.咨询机构\决策机构
C.首辅有决策权\内阁大臣拥有建议权 D.皇帝的内侍机构\行政机构
24.以下是中国古代的几种选官制度,其选拔方式与主要依据搭配正确的是
①军功爵制②察举制③九品中正制④科举制
A.①——军功;②——考试成绩;③——品行;④——门第声望
B.①——军功;②——品行;③——门第声望;④——考试成绩
C.①——考试成绩;②——品行;③——门第声望;④——军功
D.①——考试成绩;②——军功;③——品行;④——门第声望
25.2010年5月11日戴维·卡梅伦就任英国第53任首相,卡梅伦成为英国首相需要具备的条件有
①成为某一政党领袖②该政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
③得到女王的认可④接受女王的授权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6.1786年华盛顿在写给友人的信中提到:“在我看来,邦联只是一个有名无实的空架子,而其名下的议会亦是徒有其名,其政策措施多不被人们所关注、执行。

”据此推断华盛顿的意图是
A. 提高殖民地自主权
B. 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C. 推翻邦联政府
D. 指出议会制不适合美国实情
27.电影《通天帝国》讲述了武则天时期修建通天浮屠塔背后的故事。

在当时,唐朝中央机构中关于修建浮屠塔的运作程序应该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28.罗马法是人类历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整的古代法律。

罗马法中所蕴含的某种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这个“法律观念”是
A. 抽签选举、轮流坐庄
B. 自由、平等、博爱
C. 人人平等、公正之上
D.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29.英美作为近代较早确立资本主义政体的国家,其政治体制也各有特点,下列属于两国政体相同点的是
①国家元首无实际权力②国家元首需选举产生
③立法权由议会(国会)掌握④实行政党政治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30.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的典故已家喻户晓,从宋初的形势分析,赵匡胤迫切需要采取的措施是
A.推行新政,消除财政危机 B.整顿军队,消除外患
C.铲除割据基础,加强中央集权 D.改革科举,选拔人才
第Ⅱ卷(综合题:共25分)
二、材料解析题
31.(25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了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
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

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创立新的五百人议事会,每部落选出50人参加,议员名额依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

当选议员可以连选连任,但一位公民一生只能担任两届议员。

材料三: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欧美各国的国会或议会都曾取得过“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很大的权力。

不论是共和制还是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精髓都是使权力分散,以达到权力间相互制约的目的。

因此,各国的议会或国会不但拥有立法权,而且拥有对政府进行监督的权力,结果造成议会权力膨胀、政府权力菱缩的状况。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分别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2分)图示二反映的是什么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在当时有何作用?(6分)
(2)古希腊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希腊民主的特征是什么?(4分)根据材料二概括古代雅典民主政治运行机制对后世的借鉴之处。

(6分)
(3)根据材料一,指出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欧美国家的政治特征。

(4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政治特征对欧美社会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

(3分)
双鸭山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题答案
每题2.5
31.25
1.秦朝、元朝(2分)三省六部制(2分)分散相权,加强皇权;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

(4分)
2.人民主权,轮番而至(4分)任期、选举、比例代表(6分)
3.议会或国会权利大,拥有立法和监督政府的权力;分散权力,且权力间互相制约;政府权力相对萎缩。

(4分,答出两点即可)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基础;促进了资产阶级经济的发展。

(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