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申报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号:编码:
第十一届“挑战杯”
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作品申报书作品名称:
学校全称:
个人申报者姓名
(集体名称):
指导老师姓名:
类别: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科技制作
□小发明创造
说明
1、申报者应在认真阅读此说明各项内容后按要求详细填写。

2、申报者在填写申报作品情况时只需根据个人项目或集体项目填写A1或A2表,根据作品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制作、小发明创造)分别填写B1、B2、B3和B4表。

所有申报者可根据情况填写C表。

3、表内项目填写时一律打印,此申报书可复制。

4、序号由第十一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指导委员会填写,编码由各高校根据《第十一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申报书编码说明》填写。

5、学术论文、社会调查报告及所附的有关材料必须是中文(若是外文,请附中文本),请以4号仿宋体打印在A4纸上,附于申报书后;学术论文及有关材料在8000字以内,社会调查报告在15000字以内(文章版面尺寸14.5cm×22cm左右)。

6、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必须要有1000字以内的作品说明,并附有研究报告、图表、曲线、试验数据、原理结构图、外观图或照片,也可附鉴定证书和应用证书等,打印或粘贴到申报书后。

7、各高校通过初评的作品(数量参照“作品数额分配方案”)各一式两份在规定时间内报第十一届“挑战杯”竞赛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团省委学校部)。

8、作品申报书由各高校竞赛组织协调机构统一寄送,同时报送电子版。

9、其他参赛事宜请向本校竞赛组织协调机构咨询。

10、寄送地址:共青团河南省委学校部(郑州市金水路17号中青大厦1812)
联系人:潘幸武宁
联系电话:(0371)65904813、65866849
邮政编码:450003电子信箱:hnstzbzy@
第十一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作品申报书编码说明
第十一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申报书编码为八位制。

其中第一位为参加竞赛类别,第二、三位为申报作品类别,第四、五、六位为参赛高校代码,第七、八位为同一类作品、同一学校内顺序号,第九位为参赛作品作者学历代码。

每件作品为独立编码,不得重码。

第一位以“甲”编码。

第二位分别以“1、2、3、4”编码。

“1”指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2”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3”指科技制作、“4”指小发明创造。

第三位分别以“A、B、C、D、E、F”编码。

对于申报作品编码第一位为“1”即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3”即科技制作、“4”即小发明创造而言,“A”指机械与控制类(包括机械、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工程、交通、建筑等),“B”指信息技术类(包括计算机、电信、通讯、电子等),“C”指数理类(包括数学、物理、地球与空间科学等),“D”指生命科学类(包括生物、农学、药学、医学、健康、卫生、食品等),“E”指能源化工类(包括能源、材料、石油、化学、化工、生态、环保等)。

对于申报作品编码第一位为“2”即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而言,“A”指哲学类,“B”指经济类,“C”指社会类,“D”指法律类,“E”指教育类,“F”指管理类。

第四、五、六位为参赛学校代码。

其中,郑州大学“001”,河南大学“002”,河南科技大学“003”,河南农业大学“004”,河南师范大学“005”,河南工业大学“006”,河南理工大学“007”,河南财经政法大学“008”,河南中医学院“009”,郑州轻工业学院“010”,中原工学院“011”,新乡医学院“011”,信阳师范学院“012”,河南教育学院“013”,河南科技学院“014”,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015”,华北水利水电学院“016”,安阳师范学院“017”,洛阳
师范学院“018”,南阳师范学院“019”,商丘师范学院“020”,许昌学院“021”,周口师范学院“022”,河南城建学院“023”,洛阳理工学院“024”,平顶山学院“025”,黄淮学院“026”,新乡学院“027”,河南工程学院“028”,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029”,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030”,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031”,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032”,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033”,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034”,黄河科技学院“035”,郑州华信学院“036”,郑州科技学院“037”,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038”,郑州经贸职业学院“039”,郑州交通职业学院“040”,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041”,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042”,安阳工学院“043”,南阳理工学院“044”,河南警察学院“045”,郑州师范学院“046”,中州大学“047”,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048”,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049”,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050”,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051”,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052”,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053”,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054”,郑州旅游职业学院“055”,漯河职业技术学院“056”,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057”,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058”,济源职业技术学院“059”,商丘工学院“060”,濮阳职业技术学院“061”,河南农业职业学院“062”,河南检察职业学院“063”,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064”,河南经贸职业学院“065”,许昌职业技术学院“066”,郑州职业技术学院“067”,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068”,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069”,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070”,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071”,永城职业学院“072”,商丘职业技术学院“073”,鹤壁职业技术学院“074”,焦作大学“075”,郑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076”,周口职业技术学院“077”,信阳职业技术学院“078”,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079”,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080”,河南职业技术学院“081”,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082”,郑州工业安全职业学院“083”,周口科技职业学院“084”,安阳职业技术学院“085”,漯河食品职业学院“086”,开封大学“087”,平顶山教育学院“088”,焦作工贸职业学院“089”,河南卫生职工学院“090”,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091”,新乡职业技术学院“092”,郑州理工职业学院“093”,长垣烹饪职业技术学院“094”,许昌陶瓷职业学院“095”,郑州城市职业学院“096”,郑州信息工程
职业学院“097”,河南化工职业学院“098”,河南艺术职业学院“099”,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拖拉机学院“100”,郑州大学体育学院“101”,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102”,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103”,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104”,河南大学民生学院“105”,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106”,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107”,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108”,河南财经成功学院“109”,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110”,商丘学院“111”,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112”,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113”,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114”,河南护理职业学院“115”,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116”,许昌电气职业学院“117”,洛阳职业技术学院“118”,河南推拿职业学院“119”,鹤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120”,南阳职业学院“121”,郑州商贸旅游职业学院“122”,郑州司法警官职业学院“123”,河南机电职业学院“124”。

第七、八位为同一类作品、同一学校内顺序号。

有效编码自“01”始至“12”止。

第九位为参赛作品作者的学历层次。

其中,“A”指大专学历,“B”指大学本科学历,“C”指硕士研究生学历,“D”指博士研究生学历。

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申报者情况栏内必须填写个人作品的第一作者(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工作者);
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
2.申报者代表必须是作者中学历最高者,其余作者按学历高低排列;
B1.申报作品情况(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填写;
2.本部分中的科研管理部门盖章视为对申报者所填内容的确认;
3.作品分类请按作品的学术方向或所涉及的主要学科领域填写;
B2.申报作品情况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填写;
B3.申报作品情况(科技发明制作)
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填写;
2.本部分中的科研管理部门盖章视为对申报者所填内容的确认;
3.本表必须要有1000字以内的作品说明,并附有研究报告、图表、曲线、试验数据、原理结构图、外观图或照片,也可附鉴定证书和应用
证书等,打印或粘贴到申报书后。

B4.申报作品情况(小发明创造)
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填写;
2.本部分中的科研管理部门盖章视为对申报者所填内容的确认;
3.本表必须要有1000字以内的作品说明,并附有研究报告、图表、曲线、试验数据、原理结构图、外观图或照片,也可附鉴定证书和应用
证书等,打印或粘贴到申报书后。

C.当前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说明:1.申报者可根据作品类别和情况填写;
D.推荐者情况及对作品的说明
说明:1.由推荐者本人填写;
2.推荐者必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并是与申报作品相同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或专业技术人员(教研组集体)推荐亦可;
3.推荐者填写此部分,即视为同意推荐;
4.推荐者所在单位盖章仅被视为对推荐者身份的确认。

E.省评审委员会评审意见
F.学术论文、社会调查报告(附件)打印或粘贴处
G.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说明(附件)打印或粘贴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