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知识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朝花夕拾知识点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经典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

这部作品记录了他从童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变化,展现了
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情世故。

下面为大家梳理一些关于《朝花夕拾》的重要知识点。

一、作品简介
《朝花夕拾》共十篇文章,包括《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
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

这些文章以回忆性的笔触,描绘了鲁迅先生在故乡绍兴的生活片段,以及他在南京、日本等地的
求学和工作经历。

二、主题思想
1、批判封建礼教和封建教育制度
作品通过对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经历的描述,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人性
的压抑和扭曲,以及封建教育制度的腐朽和弊端。

例如,在《五猖会》中,父亲强迫“我”背诵《鉴略》,使“我”失去了观看五猖会的兴致,反映了封建家长制对儿童天性的扼杀;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
描绘了枯燥乏味的私塾教育,表达了对封建教育制度的不满。

2、对人性的思考和对真善美的追求
鲁迅先生在作品中刻画了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人性的复杂。

既有善良朴实的阿长、藤野先生,也有虚伪自私的衍太太等。

同时,
通过对这些人物的描写,表达了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

3、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
《朝花夕拾》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如封建迷信、愚昧无知、贫富差距等。

《二十四孝图》对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进行了批判;《父亲的病》揭示了当时医疗行业的混乱和庸医的无能。

三、艺术特色
1、以小见大
通过对生活中的琐事和小人物的描写,反映出深刻的社会问题和思
想内涵。

如《阿长与〈山海经〉》,通过回忆长妈妈的一些小事,展
现了劳动人民的善良和朴实,同时也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他们的影响。

2、夹叙夹议
在叙述故事的同时,穿插着自己的议论和感悟,使文章既有生动的
情节,又有深刻的思想。

例如,在《狗·猫·鼠》中,一边讲述自己与猫
的故事,一边对“正人君子”们进行讽刺和批判。

3、对比手法
通过对比不同人物、不同事件,突出主题,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将百草园的自由快乐与三味书屋的枯燥
压抑进行对比,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4、温馨的回忆与冷峻的批判相结合
作品中既有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温馨回忆,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冷峻批判,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四、主要人物形象
1、阿长
阿长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她虽然粗俗、迷信、多事,但心地善良,真诚关心鲁迅,为他买来心心念念的《山海经》。

2、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是一位日本医学教授,他正直、热情、没有民族偏见,对鲁迅关爱有加,认真指导他的学业。

3、范爱农
范爱农是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他正直倔强、愤世嫉俗,但在黑暗的社会中无法立足,最终溺水身亡。

五、重点篇章分析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这篇文章描述了百草园的自然之趣和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

百草园是鲁迅先生童年的乐园,那里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等,充满了生机和乐趣。

而三味书屋则是枯燥乏味的,先生古板严厉,读书生活单调压抑。

通过对比,表现了儿童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封建教育制度的不满。

2、《藤野先生》
本文记录了鲁迅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求学经历,重点刻画了
藤野先生的形象。

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学业关怀备至,认真批改他的讲义,纠正他的解剖图,表现了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学生的关爱。

同时,文中也反映了鲁迅在日本受到的歧视和他的爱国情怀。

3、《阿长与〈山海经〉》
文章围绕阿长这个人物展开,先写了阿长的种种缺点,如粗俗、迷信、多事等,让“我”对她颇为不满。

但后来阿长为“我”买来《山海经》,使“我”对她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从而表达了对阿长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六、作品影响
《朝花夕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具有重要的文学价
值和社会意义。

它不仅为我们展现了鲁迅先生的成长历程和思想变化,也让我们了解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同时,这部
作品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作家在创作中借鉴了
其夹叙夹议、以小见大等艺术手法。

总之,《朝花夕拾》是一部值得深入阅读和研究的作品,通过对它
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和思想内涵,也能
够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

希望以上对《朝花夕拾》知识点的梳理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