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辽宁大连甘井子区育文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届辽宁大连甘井子区育文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
1.一大石块的密度为2.7×10 3千克/米3,将大石块砸成3小块后,每小块的密度为()
A.0.9×10 3千克/米3
B.2.7×103千克/米3
C.8.1×103千克/米3
D.以上都不对
2.如图所示在易拉罐中加入适量的冰和盐,搅拌大约半分钟,这时易拉罐底部和壁出现一层白霜。

则()
A.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B.白霜的形成需要吸热
C.白霜是易拉罐内的水凝固形成的D.白霜是易拉罐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3.下列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A.B.
C.D.
4.下列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发声的音叉放在水面能激起水花B.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弹开的越远
C.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时音调越高D.逐渐抽去玻璃罩的空气,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
5.下列做法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A.摩托车装有消声器B.城市路旁设有隔声板
C .工人带防噪声耳罩
D .考场附近禁止鸣笛
6.由2kg 密度为1ρ的金属甲和4kg 密度为2ρ的金属乙做成质量为6kg 的合金球,则合金球的密度为
A .1223ρρ+
B .122132ρρρρ+
C .1212322ρρρρ+
D .12223
ρρ+ 7.人的正常体温大约是( )
A .25℃
B .37℃
C .42℃
D .48℃
8.如图所示,是2019年国庆阅兵仪式上,我国空军展示的轰油﹣6号空中加油机正在给两架飞行中的战斗机加油时的场景,以加油机为参照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架战斗机和站立在地面上的阅兵观众都是运动的
B .两架战斗机和站立在地面上的阅兵观众都是静止的
C .两架战斗机是运动的,站立在地面上的阅兵观众是静止的
D .两架战斗机是静止的,站立在地面上的阅兵观众是运动的
9.如图是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熔化或凝固规律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种物质是晶体,图象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B .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象表示的是熔化过程
C .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象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D .丁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10.下列物体中质量约为2kg 的是( )
A .两个鸡蛋
B .一只老母鸡
C .一头大绵羊
D .一张课桌
11.下图为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某冲程示意图,该冲程为()
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
12.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适合人的洗澡水温为72o C
B.正常人的脉搏每秒钟跳动70次
C.同学们行走的速度约为10m/s
D.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
13.关于光现象与形成原因的对应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影游戏﹣﹣光的折射
B.镜花水月﹣﹣光的漫反射
C.海市蜃楼﹣﹣光的反射
D.小孔成像﹣﹣光沿直线传播
14.如图所示,是欣宇同学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的情形,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A.B.C.D.
15.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如图所示,下列操作使光斑向右移动的是()
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左平移
B.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
C.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
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减小
16.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
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
17.广场舞虽然丰富了阿姨们的生活,但给每天晚上想写作业的同学带来了噪声污染。

为了减弱噪声,阿姨们把声音调小,这种控制噪声的途径是()
A.在声源处B.在传播过程中C.在人耳处D.在声源和人耳处
18.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
B.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
D.超声波的响度太大,超过人耳的听觉范围所以听不到
19.在欣赏音乐时,我们很容易分辨出笛子、二胡的声音,我们判断的依据是()
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频率不同
20.如图是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冰棍贴紧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这时舌头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像是图中的(在标准大气压下)()
A.B.C.D.
21.如图甲是非接触式红外线测温枪,图乙是它的工作原理图。

R0是定值电阻,R是红外线热敏电阻,其阻值随人体温度变化的图象如图丙。

对该电路分析正确的是()
A.体温越高,R的阻值越大B.体温越高,电压表示数越大
C.体温越高,电压表示数越小D.体温越低,电压表示数越大
22.下列四个速度的数值中,速度最快的是()
A.600m/min B.54km/h C.10m/s D.400cm/s
23.下列数值最接近生活实际情况的是()
A.普通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8m/s
B.一名普通初中学生的质量约为1.5t
C.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dm
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45g
24.小英站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她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静止的()
A.地面B.所乘坐的观光电梯 C.附近的楼房D.远处的树木
25.若四次测量一本书宽度记录为12.48cm、12.36cm、12.34cm、12.38cm,则这本书的平均宽度为()A.12.38cm B.12.39cm C.12.36cm D.12.37cm
26.a、b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60g 和128g,体积分别为12cm3和16cm3。

在这两个金属球中,如果有一个是实心的,那么()
A.a是实心球,金属的密度是8g/cm3B.a是实心球,金属的密度是5g/cm3
C.b是实心球,金属的密度是8g/cm3D.b是实心球,金属的密度是5g/cm3
27.一束光从玻璃砖射入空气中,若入射角为30°,则折射角可能为
A.50°B.30°C.20°D.0°
28.将质量相等的铜、铁、铝实心球,分别放在三只相同量筒中,再向各量筒中倒水,使其液面相同(球全部浸没在水中),则倒水最多的是()
A.盛铝的量筒B.盛铁的量筒
C.盛铜的量筒D.三只量筒倒水量一样多
29.如图所示为一个静止在指尖上的玩具“平衡鸟”。

如图所示是对这个“平衡鸟”受到的重力(G)和指尖对它的作用力(F)进行受力分析,可能正确的是()
A.B.C.D.
30.某同学是近视眼,从戴上眼镜能看清书上的字迹,到摘下眼镜仍能看清书上的字迹,他应该
A.将书靠近眼睛,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B.将书靠近眼睛,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正立的
C.将书远离眼睛;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D.将书远离眼睛,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正立的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
31.用开普勒天文望远镜观测夜晚的星空时,能看见许多没有见过的美丽天体,该望远镜物镜的成像原理与__相似(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显微镜可以帮助我们看清肉眼看不清的微小物体,如动植物的细胞,显微镜目镜的成像原理与______相似.(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32.安静祥和的环境让人舒适,从而提高学习或工作的效率.在工作及学习地点张贴着“请勿大声喧哗!”是在______(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控制噪声;演奏前调琴(调节琴弦的松紧程度),发出的声音的_______不同;弹奏琴键的力度不同时,发出声音______不同;在不同的乐器上演奏同一个音,发出的声音的______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33.如图所示为内燃机的能流图,则内燃机的效率可表示为______。

两个铁块的质量之比为4∶1,升高的温度之比是1∶2,则两铁块的比热之比为______,吸收的热量之比为______。

34.人的眼睛是一架神奇的“摄像机”,角膜和晶状体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看远处的物体改看近处的物体时,自动调节使晶状体变_____,从而让物体所成_____、_____的_____像落在视网膜上。

如图甲所示是_____眼的原理图,应该戴_____透镜来矫正,使像落在视网膜上。

35.某汽车启动和到达的时刻及对应的里程表(表盘指示为千米数)示数如图所示,则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____km/h。

36.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应将砝码放在天平的_______盘,天平平衡时使用砝码的情况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g。

37.某同学身高1.60m,站在平面镜前2m处,她在平面镜中的像距镜子是________m;她走近平面镜时,她在做中像的大小将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8.在研究“固体熔化过程的规律”和“沸腾的规律”实验中,共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停表和_________。

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过程中的共同点是_________,温度不变。

39.四冲程内燃机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___________冲程,若飞轮转速为1200r/min,该内燃机每秒钟对外做功次数为___________次。

40.2017年5月5日,我国自主研制生产的首架大飞机C919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首飞成功.飞机在跑道上滑行大约3000m后起飞升空,用时约50s,则飞机在滑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_m/s.起飞后,以地面为参照物,飞机是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
41.小华想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阻大小是否有关”.实验桌上有三个完全相同的烧瓶,烧瓶内装有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煤油、完全相同的温度计,其中两个烧瓶内分别装有阻值为5Ω的电阻丝,第三个烧瓶内装有阻值为10Ω的电阻丝.实验桌上还有满足实验要求的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和导线若干.小华选取合适的器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其中甲烧瓶中装有5Ω的电阻丝,乙烧瓶中的电阻丝阻值应为__________Ω.(选填“5Ω”或“10Ω”)
(3)实验中是通过比较__________来判断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
(4)学习了本部分内容后,小华上网查找资料发现了如下应用:为避免因线路结冰而倒杆断线,提高电网对极端气候、重大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国家电网公司2008年重点科技减灾防灾项目——直流熔冰装置研制成功.该装置需要1至2万千瓦的功率,最大熔冰电流可达6000安,最长熔冰距离可达200公里.位于某电网线路上相距几十公里的A、B 两地之间输电线路和固定在B地的熔冰装置如图所示.熔冰装置上的“+”、“-”是两个接线端子.(进行熔冰时输电线上的高压交流电已切断)
①该熔冰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流的________效应,在熔冰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将电能转化为___.(选填“内能”
或“机械能”)
②若要对A、B两地之间的“2”和“3”两根输电线进行熔冰,如何操作才是切实可行的(____)
A.分别将“2”和“3”两根输电线单独接在电源“+”、“-”两个接线端子上
B.将“2”和“3”两根输电线并联后接在电源“+”、“-”两个接线端子上
C.将“2”和“3”两根输电线串联后接在电源“+”、“-”两个接线端子上
42.如图甲所示,这是小刚所在实验小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

(1)实验时该小组同学应该取两根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蜡烛做实验,这是为了探究像与物的______关系。

(2)请分析实验时采用薄透明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的原因是______。

实验中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______。

(3)在实验中,小刚同学将放在玻璃板前的蜡烛A点燃,接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与蜡烛A的像______为止。

(4)为了判断平面镜成像的性质,小刚同学移开蜡烛B,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张白纸作屏幕,此时在蜡烛B这一侧观察时,白纸上______(选填“有”或“没有”)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5)如图乙所示,是小刚同学留下的实验记录,由记录小刚得出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的实验结论,该结论可靠吗?说出理由。

答:______。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
43.小华旅游时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图。

她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

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44.4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直到浸没,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4.8g。

完成下列问题:(已知ρ水=1.0×103kg/m3)
(1)求壶盖的体积;
(2)求这种材料的密度;
(3)将体积600mL的水注入该茶壶后盖上壶盖,测得装水后茶壶总质量为759g。

求该茶壶材料的体积?
44.一座平直的大桥全长1.6km,桥头立着如图所示的两个标志牌。

一辆总重为2.8×105N的大货车从桥上匀速通过。

(1)请你通过计算说明该货车是否超出此桥的限载标准;
(2)货车在不违反规定的情况下最快通过该桥的时间为多长?(g取10N/kg,车长不计)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
1、B
【题目详解】密度是物质特有的一种物理属性,跟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质量无关,所以将大石块砸成3小块后,每小块的密度不变,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A
【题目详解】ACD.易拉罐底部出现了霜,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小冰晶,故A项符合题意、CD项不符合题意;
B.凝华过程放热,即白霜的形成需要放热,故B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A
【题目详解】树木在水中倒影,是因为来自岸上树木的光线斜射到水面上发生反射,是反射光线进入眼睛,才观察到对岸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

故选A。

4、D
【题目详解】A.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不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A项不符合题意;B.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得越远,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不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B项不符合题意;
C.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变短,振动时声音音调变高,能说明说明振动的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不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C项不符合题意;
D.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D项符合题意。

故选D。

5、B
【解题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摩托车装有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城市路旁设有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工人戴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答案选B.
6、B
【分析】已知甲、乙两物体的质量,还知道密度的大小,根据公式m V ρ=
可求甲、乙体积的大小;甲、乙体积之和就是合金的体积,甲、乙质量之和就是合金的质量,根据公式m V ρ=
可求合金密度. 【题目详解】甲的体积1
111
2kg m V ρρ== ;乙的体积22224kg m V ρρ==, 所以合金的体积121224kg kg
V V V ρρ=+=+ ,
合金的质量为2kg 4kg 6kg m =+=合; 合金密度212112
36kg 2kg 4kg 2m V ρρρρρρρ===++合 故选B.
7、B
【题目详解】人是恒温动物,人体的正常体温在37℃左右,且变化范围不会太大,故选B 。

8、D
【题目详解】加油机正在给两架飞行中的战斗机加油,以加油机为参照物,两架战斗机相对于加油机的位置不变,则两架战斗机是静止的;而站立在地面上的阅兵观众相对于加油机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则观众是运动的。

故选D 。

9、B
【题目详解】A .甲的温度随时间升高,是熔化的图象,故A 错误;
B .乙的温度随时间升高,是熔化的图象,同时,这种物质边吸热、边升温、边熔化,是非晶体,故B 正确;
C .丙的温度随时间降低,是凝固的图象,但图象中显示,这种物质有一定的凝固点,是晶体,故C 错误;
D .丁的温度随时间降低,是凝固的图象,这种物质边放热、边降温、边凝固,是非晶体,故D 错误。

故选B 。

10、B
【题目详解】一个鸡蛋质量大约是0.05kg---0.1kg ,一头大绵羊要在几十kg 以上,课桌大约要十几kg ,故选B . 11、C
【题目详解】四冲程汽油机利用内能做功的机器,其在工作时有四个冲程,即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其中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都是两个气门关闭,火花塞上产生电火花的是做功冲程.
12、D
【分析】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
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题目详解】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40℃左右,不可能达到72℃,故A 不符合题意;
B.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在75次左右,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故B不符合题意;
C.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
4km/h≈1.1m/s
故C不符合题意;
D.老师的身高约170cm,教室门的高度略大于此数值,在
200cm=2m
左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3、D
【解题分析】A.手影游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
B.镜花水月,是平面镜成像现象,属于镜面反射,故B错误。

C.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大气中传播形成的光的折射现象,故C错误。

D.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14、D
【题目详解】A.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部,故A错误;
B.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壁,故B错误;
C. 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故C错误;
D.玻璃泡全部浸在被测液体中,视线没有与液柱相平,故D正确。

故选D。

15、C
【题目详解】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左平移,光斑左移,故A错误;
BC.向水槽内注水,水位升高;光的折射的光路图分别如B、A图所示:
比较可知,水位升高,光斑向左移动,水位下降,光斑右移,故B错误;C正确;
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减小,折射角减小,光斑左移,故D错误.
故选C.
16、A
【题目详解】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在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故A正确.
17、A
【题目详解】把声音的音量调小,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音。

故选A。

18、C
【题目详解】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
B.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故B错误;
C.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改变琴弦振动的频率,即改变声音的音调,故C正确;
D.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频率太高,即音调太高,其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之内,所以听不到超声波,故D错误。

19、C
【题目详解】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我们能区分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故选C。

20、D
【题目详解】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的冰棍温度低于0℃,舌头贴住冰棍,舌头上的水分遇冷凝固成了小冰晶,所以舌头“冻”在冰棍上。

AB.晶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到达熔点,从固态转化为液态。

熔化过程持续吸热,温度不变。

AB选项显示为晶体物质的熔化图像,且B选项显示该晶体物质的熔点为0℃,是冰的熔化过程,AB选项不符合题意。

C.液体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下降。

选项中图像符合非晶体物质凝固过程,没有固定的凝固点,C选项不符合题意。

D.液体不断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到某温度即凝固点时,继续放热,温度不变。

选项中图像符合晶体物体凝固过程,且凝固点为0℃,是水的凝固过程,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21、B
【题目详解】A.由图丙知,热敏电阻R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A错误;
BCD.由电路图知,定值电阻和热敏电阻串联,电压表测定值电阻的电压。

当人的体温升高时,R的阻值减小,即电
路的总电阻减小,据欧姆定律知,电路中的电流增大,那么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故B正确,CD错误。

故选B。

22、B
【题目详解】将速度单位均化为米每秒,可得
600m/min=10m/s
1
54km/h=54m/s=15m/s
3.6

400cm/s=4m/s
所以,四个选项的大小关系是
54km/h >600m/min=10m/s>400cm/s
故选B。

23、D
【题目详解】A.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
1
3.6
4km/h4m/s 1.1m/s
=⨯≈左右;故A项不符合题意;
B.成年人的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0.05t左右;故B项不符合题意;
C.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物理课本的宽度与此差不多,在18cm=1.8dm左右;故C项不符合题意;
D.10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故D项符合题意。

故选D。

24、B
【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由此来突破此题。

【题目详解】静止站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中的小英,和所乘坐的观光电梯之间的位置没发生变化,所以相对于电梯是静止的,但是小英相对于地面、附近的楼房、远处的树木来说,相互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则B符合题意。

故选B。

25、C
【分析】减小误差的有效途径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即平均值应保留与测量值相同的位数;
【题目详解】12.48cm与其他数据相差较大是错误数据,应去掉;所以本书的宽度是:12.3612.3412.38
3
cm cm cm
++
=12.36cm.故选C.
26、C
【题目详解】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a、b两球的密度,再比较密度的大小;密度大的体积小是实心的。

反之,是空心。

a金属球的密度
3a a 3
a 60g 5g /cm 12cm m V ρ===
b 金属球的密度
3b b 3b 128g 8g /cm 16cm
m V ρ=== ρb >ρa ,故b 是实心球,a 是空心球。

故选C 。

27、A
【题目详解】根据光的折射定律,一束光从玻璃砖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若入射角为30°,则折射角大于30°,故BCD 错误,A 符合题意,故选A 。

28、C
【题目详解】质量相等的三个实心金属球,由于密度不同,它们的体积也是不同的,所以,当分别放在三只相同量筒中,再向各量筒中倒水时,要使其液面相同,则金属球体积大的倒入的水少,金属球体积小的倒入的水多.又因为 m m m ==铝铜铁,
ρρρ>>铜铝铁, 所以,由=m V
ρ知道, V V V <<铜铝铁,
即放入铜球的量筒倒入的水多,故C 选项符合题意.
29、A
【题目详解】静止在指尖上的玩具“平衡鸟”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重力(G )和指尖对它的作用力(F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只有A 图符合要求。

故选A 。

30、A
【分析】(1)近视眼的成因:晶状体太厚,会聚能力增强,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
(2)近视眼的矫正: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戴上近视眼镜,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3)戴近视眼镜能使光线发散,摘下眼镜,会聚能力增强,要想看清书本上的字,要离书本更近,这样折光能力增强. (4)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眼睛看物体时,物体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题目详解】(1)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厚,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戴上眼镜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能看清书上的字迹.摘下眼镜会聚光线能力增强,书本离眼睛要近一些,像距增大,才能看清书上的字迹.
(2)眼睛看物体时,物体在晶状体的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故选A .
【点评】
(1)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
(2)掌握近视眼的成因、戴什么眼镜来矫正.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
31、照相机 放大镜
【题目详解】[1]望远镜观察物体时,物距大于2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似;
[2]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是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是物镜.物体经物镜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的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目镜相当于是放大镜,这个像再经目镜放大,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物体了
32、声源处 音调 响度 音色
【题目详解】[1]“请勿大声喧哗”的意思是不要大声的说话,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2]演奏前调琴(调节琴弦的松紧程度),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所以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
[3] 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有关,弹奏琴键的力度不同时,发出声音响度不同;
[4]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在不同的乐器上演奏同一个音,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33、2100%E E ⨯ 1︰1 21
【题目详解】[1]根据机械效率的概念: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燃烧产生的总能量之比,可知内燃机的效率可表示为
η=2100%E E
⨯ [2]因为是同种物质所以比热容相同,即比热之比为1:1。

[3]吸收的热量之比为
12Q Q 吸吸=111222
ΔΔc m t c m t =1122Δ41Δ12m t m t ⨯=⨯=21 34、厚 倒立 缩小 实 近视 凹
【题目详解】[1]人眼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当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折光能力变弱,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当看近处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强,也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2][3][4]人的眼睛好像照相机,在视网膜上成的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5][6]如图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前,这就是近视眼的眼睛成像,故应该佩戴凹透镜来矫正视力,因为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光线推迟会聚,正好成像在视网膜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