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庆县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3清贫精品教案冀教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序
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怎么教及学法指导,含课练、作业安排)
教 学 过 程
(勤俭的老人,却无私地对海鸥的付出,这是源于老人对海鸥的爱.)
课题
21、老人与海鸥
(知识 能力 品德)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
(重点、难点)教材分析
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
(重点、难点)教材分析
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
板书设计示意图
21、老人与海鸥
守灵
老人海鸥人、鸥和谐相处
喂、唤名字、当儿女
教具 学具
教法选择
时序
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怎么教及学法指导,含课练、作业安排)
3.小结:表达出方志敏以清贫为自豪,也是对“富翁们”的讽刺.
4.再读,加深体会:“清贫"的内涵和本质.
“清”——“与其浊富,宁比清贫”,清廉
“贫”--贫穷
“清贫”:贫穷清廉,贫穷而守节.
表现了方志敏为革命坚贞不屈以经历苦难为荣的崇高气节。
五、布置作业:
准备分组演课本剧(4——5人一组,分工:剧本/三个角色/旁白)[教师可作适当指导]
二、小组合作,学习“趣事”一段:
1.默读课文第二段
2.圈划:
用圈划出国方士兵心态的变化[板书:“满肚子热望"-—“多么失望”]
用圈划出国方士兵在这一过程中的行为。[板书:“搜-—激怒——威吓——坚不相信-—低头注目搜寻—-抢表和水笔——怀疑而惊疑”]
3.讨论:
在你看来这些心态,这些行为是怎么样的?[板书:可卑可笑]
板书设计示意图
21、老人与海鸥
塑料、节奏、乐谱、吉祥、企盼、
急速、抑扬顿挫、相依相随
教具 学具
教法选择
时序
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怎么教及学法指导,含课练、作业安排)
教 学 过 程
一、课前准备
收看关于动物方面的科普电视,尤其是关注海鸥。
收集关于“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
二、学习七单元导读,明确学习要求
(老人的动作是那么娴熟,与海鸥之间的配合是那么默契、和谐。抓住“扫”字,说明作者把鸥群吃食物的样子写得生动传神。海鸥飞翔的美丽情景.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动人情景。)
(2)“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呢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清贫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分角色朗读、圈划等学习运用对话和动作表达人物身份特征和思想感情的方法.
2.体会方志敏同志甘于清贫的可贵品质,感受他坚定的革命志向和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
3.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正确理解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通过分角色朗读、圈划等学习运用对话和动作表达人物身份特征和思想感情的方法.
课前预习:
查找方志敏的资料,了解方志敏的人生经历,找一找关于方志敏的小故事。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解题(此处可以让学生讲,可以留“尾巴"到后面解决)
2.课前我们都做了预习,那同学们谁来说下你找的资料里有关方志敏“清贫"的故事。
3.默读课文,知道课文可以分成三段,了解课文大致内容。(可以让学生简要复述一下,特别是“趣事”一段)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时序
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怎么教及学法指导,含课练、作业安排)
教 学 过 程
1.学生通读全文,看看在预习的基础上还有哪些字词没弄懂的?
2。小组交流,教师注意巡视,收集学生学习情况,以便进行指导。
3。集体交流: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帮忙解决。
4.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可引导学生把课文分作两部分:
2。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学生的疑问.教师注意收集、整理。
六、作业:书写生字
教学后记
科 目
语文
年 级
六
班 级时 间Βιβλιοθήκη 课题21、老人与海鸥
(知识 能力 品德)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课本剧的编排表演,让学生学会写小剧本,并从表演中加深对任务形象的理解对“清贫”涵义的理解。
课本剧的编排:
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
1.出示范例
2.小结:以对话的形式
3.小组讨论改编(在课外)
课本剧的排演(课外)
汇演(课堂内)
评比(学生自主)
21、老人与海鸥
科 目
语文
年 级
六
班 级
时 间
一段(1—13自然段):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
二段:(14—19自然段)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五、再读课文,质疑
1。学生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哪些地方,你特别感动?或者哪些地方你有疑问。在文中标注出来。
三、朗读“对话",加深理解。
1.自由读
2.分角色朗读。
3.指导:
哪些词语为不可忽视的重音?
各句该采用怎样的语调?
4.全班分角色朗读,体会兵士和方志敏不同的
兵士:凶恶、吓唬、贪婪、偏执.
方志敏:对敌人的轻蔑、耻笑、从容自若。
四、学习“传家宝”一段
1.朗读,注意重音。
2.为什么把这些东西叫“传家宝"?把这段删去可以吗?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
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老人与海鸥的世界,去感受动物与人的真情。
二、读思结合,学习1至13自然段
1。从哪些地方你能体会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勾画出相关的语句,进行批注。
2。集体交流:抓住重要段落,进行理解.
(1)“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放在湖边的围拦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对于每一单元的导读是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的,他们会明确这一单元课文的主题是什么,也会运用其学习方法进行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目标都比较明确,有助于他们的自主学习。)
三、导入新课
和人一样,动物也有自己的爱憎、自己的情怀。在这一单元,我们将走进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去感受它们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
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怎么教及学法指导,含课练、作业安排)
教 学 过 程
(勤俭的老人,却无私地对海鸥的付出,这是源于老人对海鸥的爱.)
课题
21、老人与海鸥
(知识 能力 品德)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
(重点、难点)教材分析
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
(重点、难点)教材分析
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
板书设计示意图
21、老人与海鸥
守灵
老人海鸥人、鸥和谐相处
喂、唤名字、当儿女
教具 学具
教法选择
时序
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怎么教及学法指导,含课练、作业安排)
3.小结:表达出方志敏以清贫为自豪,也是对“富翁们”的讽刺.
4.再读,加深体会:“清贫"的内涵和本质.
“清”——“与其浊富,宁比清贫”,清廉
“贫”--贫穷
“清贫”:贫穷清廉,贫穷而守节.
表现了方志敏为革命坚贞不屈以经历苦难为荣的崇高气节。
五、布置作业:
准备分组演课本剧(4——5人一组,分工:剧本/三个角色/旁白)[教师可作适当指导]
二、小组合作,学习“趣事”一段:
1.默读课文第二段
2.圈划:
用圈划出国方士兵心态的变化[板书:“满肚子热望"-—“多么失望”]
用圈划出国方士兵在这一过程中的行为。[板书:“搜-—激怒——威吓——坚不相信-—低头注目搜寻—-抢表和水笔——怀疑而惊疑”]
3.讨论:
在你看来这些心态,这些行为是怎么样的?[板书:可卑可笑]
板书设计示意图
21、老人与海鸥
塑料、节奏、乐谱、吉祥、企盼、
急速、抑扬顿挫、相依相随
教具 学具
教法选择
时序
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怎么教及学法指导,含课练、作业安排)
教 学 过 程
一、课前准备
收看关于动物方面的科普电视,尤其是关注海鸥。
收集关于“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
二、学习七单元导读,明确学习要求
(老人的动作是那么娴熟,与海鸥之间的配合是那么默契、和谐。抓住“扫”字,说明作者把鸥群吃食物的样子写得生动传神。海鸥飞翔的美丽情景.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动人情景。)
(2)“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呢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清贫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分角色朗读、圈划等学习运用对话和动作表达人物身份特征和思想感情的方法.
2.体会方志敏同志甘于清贫的可贵品质,感受他坚定的革命志向和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
3.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正确理解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通过分角色朗读、圈划等学习运用对话和动作表达人物身份特征和思想感情的方法.
课前预习:
查找方志敏的资料,了解方志敏的人生经历,找一找关于方志敏的小故事。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解题(此处可以让学生讲,可以留“尾巴"到后面解决)
2.课前我们都做了预习,那同学们谁来说下你找的资料里有关方志敏“清贫"的故事。
3.默读课文,知道课文可以分成三段,了解课文大致内容。(可以让学生简要复述一下,特别是“趣事”一段)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时序
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怎么教及学法指导,含课练、作业安排)
教 学 过 程
1.学生通读全文,看看在预习的基础上还有哪些字词没弄懂的?
2。小组交流,教师注意巡视,收集学生学习情况,以便进行指导。
3。集体交流: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帮忙解决。
4.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可引导学生把课文分作两部分:
2。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学生的疑问.教师注意收集、整理。
六、作业:书写生字
教学后记
科 目
语文
年 级
六
班 级时 间Βιβλιοθήκη 课题21、老人与海鸥
(知识 能力 品德)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课本剧的编排表演,让学生学会写小剧本,并从表演中加深对任务形象的理解对“清贫”涵义的理解。
课本剧的编排:
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
1.出示范例
2.小结:以对话的形式
3.小组讨论改编(在课外)
课本剧的排演(课外)
汇演(课堂内)
评比(学生自主)
21、老人与海鸥
科 目
语文
年 级
六
班 级
时 间
一段(1—13自然段):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
二段:(14—19自然段)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五、再读课文,质疑
1。学生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哪些地方,你特别感动?或者哪些地方你有疑问。在文中标注出来。
三、朗读“对话",加深理解。
1.自由读
2.分角色朗读。
3.指导:
哪些词语为不可忽视的重音?
各句该采用怎样的语调?
4.全班分角色朗读,体会兵士和方志敏不同的
兵士:凶恶、吓唬、贪婪、偏执.
方志敏:对敌人的轻蔑、耻笑、从容自若。
四、学习“传家宝”一段
1.朗读,注意重音。
2.为什么把这些东西叫“传家宝"?把这段删去可以吗?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
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老人与海鸥的世界,去感受动物与人的真情。
二、读思结合,学习1至13自然段
1。从哪些地方你能体会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勾画出相关的语句,进行批注。
2。集体交流:抓住重要段落,进行理解.
(1)“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放在湖边的围拦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对于每一单元的导读是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的,他们会明确这一单元课文的主题是什么,也会运用其学习方法进行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目标都比较明确,有助于他们的自主学习。)
三、导入新课
和人一样,动物也有自己的爱憎、自己的情怀。在这一单元,我们将走进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去感受它们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