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中考适应性考试地理免费试卷完整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题
我国位于()
①北半球;②南半球;③东半球;④西半球;
⑤亚洲东部;⑥太平洋西岸;⑦亚洲西部;⑧太平洋东岸
A. ①②③④
B. ⑤⑥⑦⑧
C. ①③⑤⑥
D. ②④⑦⑧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位于北半球;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东部濒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选择题
关于图中四个省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省区A大部分位于地势第一阶梯
B.省区B与越南相邻
C.省区C跨长江上、中游
D.省区D与俄罗斯、蒙古相邻
【答案】C
【解析】
省区A是云南省,主要位于地势的第二阶梯,故A错误。
省区B是广东省,没有陆地邻国,故B错误。
省区C是湖北省,长江中下游的分界线位于湖北省的宜昌,所以湖北省跨了长江的上游与中游,故C 正确。
省区D只与俄罗斯陆地相邻,故D错误。
故选C。
选择题
我国第三阶梯上的主要地形是:
A. 盆地和平原
B. 高原和丘陵
C. 高原和盆地
D. 丘陵和平原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第一级阶梯主要以高原为主,第二阶梯主要以高原盆地为主,第三级阶梯主要以平原丘陵为主,所以D符合题意。
故选:D。
选择题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A.由南向北不变
B.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C.由东向西递增
D.由北向南递减
【答案】B
【解析】
我国是一个季风气候显著的国家,大部分地区的降水主要依靠夏季风带来的暖湿气流,受夏季风由南向北推进的影响,受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的降水量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故选B。
选择题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湖北省位于亚热带
B.东北平原地处暖温带
C.华北平原地处半湿润地区
D.四川盆地位于第二级阶梯
【答案】B
【解析】
湖北省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属于亚热带地区,故A正确。
东北平原大部分位于中温带,故B错误。
华北平原位于半湿润地区,故C正确。
四川盆地位于巫山以西的第二阶梯,故D正确。
故选B。
选择题
发展和建立高新技术产业的最重要条件是()
A.科技力量雄厚
B.自然资源丰富
C.劳动力数量充足
D.地理位置优越
【答案】A
【解析】
高新技术产业是一种新兴产业,具有投资大、利润高、能耗少、污染少等特点,其发展和建立的最重要条件是科技力量雄厚,与自然资源、劳动力数量和地理位置关系小,故选A。
选择题
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主要措施是()
A.植树造林
B.节约用水
C.防治水污染
D.跨流域调水
【答案】D
【解析】
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南丰北缺,东多西少,要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可以采取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故选D。
选择题
下列旅游景区,不在北京的是()
A.故宫
B.颐和园
C.西湖
D.天坛
【答案】C
【解析】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一座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古城,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如长城、故宫、颐和园、天坛等,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故选C。
选择题
下列地区中,农作物熟制仅能一年一熟的是()
A.成都平原
B.华北平原
C.东北平原
D.珠江三角洲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我国农业作物的熟制受各地热量条件的限制,自北向南从一年一熟到一年三熟,东北平原是中温带,热量少,是一年一熟;华北平原是暖温带,是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成都平原是亚热带,是一年两熟;珠江三角洲地区属于热带,是一年三熟,故本题选C。
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黄土高原“黄土风情”的是()
A.窑洞
B.信天游
C.小米饭
D.手抓饭
【答案】D
【解析】
黄土高原是我国华夏文明的发祥地,这里的人们创造了许多与黄土息息相关的文化,如窑洞,信天游、小米饭等,都能体现“黄土风情”,手抓饭主要分布在新疆地区,故选D。
选择题
下列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与我国北方地区相符的是
A.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B.多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
C.水运仍然是人们常用的交通运输方式
D.居民以面食为主
【答案】D
【解析】
南方地区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故A错误。
多旱地,以种植小麦、花生为主,故B错误。
北方地区人们常用的交通运输方式是陆运,故C错误。
种植小麦为主要粮食作物,居民的主食以面食为主,故D正确。
故选D。
选择题
关于我国东北三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有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B.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C.气候冷湿
D.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答案】D
【解析】
东北三省分布有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故A正确。
东北三省的农业机械化水平高,故B正确。
东北三省纬度高,气候特点是冷湿,故C 正确。
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故D错误。
故选D。
选择题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形容的是()
A.东北三省
B.黄土高原
C.华北平原
D.四川盆地
【答案】A
【解析】
以上四个地区中,“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形容的是东北三省,该地区有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分布着我国面积最大、最肥沃的黑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属于黄土地,四川盆地是紫色土,故选A。
解答题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问题。
(1)图中河流E发源于______高原,注入____海。
(2)省区A是________省,行政中心是________。
(3)山脉B是__________,C是____________。
(4)河流E中游流经地形区是_________,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可以采取_____________措施来治理。
(任答一点即可)【答案】青藏渤山西太原太行山秦岭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植树种草等
【解析】
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城市分别是河口和桃花峪.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增,所以治理黄河要加强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黄河下游游荡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平均高出两岸地面4~5米,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1)图中河流E是黄河,该河流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自西向东注入渤海。
(2)图中省份A是位于太行山以西的山西省,行政中心是太原。
(3)山脉B是黄土高原东部的太行山,C是黄土高原南部的秦岭。
(4)河流E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该高原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最突出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可采取植树种草等措施治理。
解答题
如图是我国某铁路路线部分路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的铁路线名称是___________。
(2)图中乙省是__________,简称_______,
(3)图中区域从温度带的划分看,属于_________带;从干湿地区的划分看,属于______区;从气候类型看,属于_________气候。
耕地类型主要是_______,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熟制为_________。
【答案】京广线湖南省湘亚热湿润亚热带季风水田水稻一年两熟至三熟
【解析】
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耕地类型以水
田为主,种植的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农作物熟制是一年两至三熟。
(1)由图可以看出,图中铁路线是连接了北京与广州,途径武汉的京广线。
(2)图中乙省是湖南省,该省区的简称是“湘”。
(3)由图可知,图中区域从温度带划分看,属于亚热带;从干湿区划分属于湿润区;从气候类型看,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耕地类型主要是水田,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熟制为一年两至三熟。
解答题
读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工业发展不均衡,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中,工业发展水平最高的是______。
(2)写出图中工业基地的名称:
甲___________ 丁______________
(3)连接乙工业基地和丙工业基地的铁路干线是_________;有10
万吨钢材要从甲工业基地运往丁工业基地,如果选择最廉价的运输方式,应选择______运输。
(4)读左图,写出丙工业区主要的工业中心有______________。
(5)读右图,可以看出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
【答案】东部辽中南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京沪线水路(海洋)上海、南京、杭州沿海分布
【解析】
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的名称及特点是:沪宁杭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京津唐是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辽中南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是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我国四大工业基地都分布在沿海地区。
(1)我国工业发展水平不平衡,工业发展水平最高的是东部。
(2)甲工业区为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即辽中南工业基地,其发展的最有利条件是矿产资源丰富;丁是我国最大的轻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3)甲乙丙丁四个工业区中,其中连接乙京津唐工业基地和丙沪宁杭工业基地的铁路干线是京沪线;若甲表示的辽中南工业基地有10万吨钢材要运往丁表示的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如果选择最廉价的运输方式,应选择海洋运输。
(4)丙表示的沪宁杭工业区主要的工业中心有南京、杭州、上海等。
(5)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分布特点都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解答题
读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要求。
(1)四大地理区域中,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的是______,以畜牧业为主的是_______。
(2)A、B两地区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一线。
(3)C区域和其它地理区域的分界线与我国地势第____阶梯和第____阶梯的分界线基本吻合,确定这条界线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
(4)诗句“大漠孤烟直”描写的是__________地区的景观,“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写的是__________地区的景观。
(5)C区域号称“______________”,生活在C区域的少数民族主要是______。
【答案】A、B(北方和南方地区)C、D(西北和青藏地区)秦岭——淮河一二地形(地势)D(西北)A(北方)世界屋脊藏
【解析】
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把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
(1)阅读地图,A是北方地区,B是南方地区,C是青藏地区,D是西北地区,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的是A、B,以畜牧业为主的是C、D。
(2)阅读地图,A是北方地区,B是南方地区,其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3)阅读地图,C是青藏地区,位于昆仑山、祁连山山脉以南,横断山脉以西,该区域与其它地理区域的分界线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基本吻合,确定该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
(4)阅读地图,D表示的西北地区距海远,降水少,气候干旱,沙漠广布,“大漠孤烟直”描写的是该地区的景观;A表示的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冬季寒冷,“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写的是该地区的景观。
(5)阅读地图,C是青藏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称号,生活在该区域的少数民族主要是藏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