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踝关节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和手法复位治疗的效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踝关节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和手法复位治疗的效果
吴增良;吴旭东;卫斌;王小忠
【摘要】目的分析踝关节骨折应用手术与手法复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1月在该院治疗的踝关节骨折患者60例,分为手术治疗组和手法复位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手法复位治疗组住院时间短于手术治疗组,但骨折愈合时间长于手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3.34%,手法复位组优良率为90.0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与手法复位治疗踝关节骨折均具有较好疗效,均有助于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手法复位具有简便性和经济性,手术治疗能够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期刊名称】《中外医疗》
【年(卷),期】2017(036)023
【总页数】3页(P48-50)
【关键词】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手法复位;临床效果
【作者】吴增良;吴旭东;卫斌;王小忠
【作者单位】扬州市江都中医院骨伤科,江苏扬州 225200;扬州市江都中医院骨伤科,江苏扬州 225200;扬州市江都中医院骨伤科,江苏扬州 225200;扬州市江都中医院骨伤科,江苏扬州 225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
随着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交通事故所致踝关节骨折患者数量也在逐年上升,踝关节骨折是骨科常见骨折类型,作为人体承重和活动的主要关节,踝关节骨折后会给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造成极大影响。

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是踝关节骨折常用治疗方法,克氏针、螺钉等常用手术治疗方法,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使常用非手术治疗方法[1],这些治疗方法均具有各自的优劣势,为了解手术与手法复位在踝关节骨折
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该文随机选取了2014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6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随机选取该院治疗的踝关节骨折患者中选取60例,所有患者均经详细检查确诊为踝关节骨折。

根据自愿原则,将患者分为手术治疗组与手法复位组保守治疗组均在门诊治疗,各30例。

手术治疗组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为21~69岁,平均年龄(43.7±2.5)岁。

外踝关节骨折7例,内踝关节骨折8例,双踝关节骨折5例,三踝骨折9例,开放性骨折伴脱位1例。

Weber-Denis分型:A型13例,B型12例,C型5例。

手法复位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22~71岁,平均年龄(43.9±2.7)岁。

外踝关节骨折6例,内踝关节骨折7例,双踝关节骨折5例,三踝骨折10例,开放性骨折伴脱位2例。

Weber-Denis分型:
A型12例,B型12例,C型6例。

两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临床对比需要。

手术治疗组:常规给予硬膜外麻醉,根据患者的受伤类型以及受伤程度,有针对性的进行手术治疗,对于内踝骨折骨折,应以内踝尖为中心行弧形切口,尽可能缩小骨膜剥离范围,充分暴露后、内翻踝关节后,对其实施骨折复位,然后在内踝关节面置入空心拉力螺钉2枚,并对其进行固定。

对于存在粉碎性骨折的患者,还应
适当使用张力带和克氏针。

对于外踝骨折患者,以外踝尖为中心行弧形切口,然后根据其不同类型进行相应治疗,A型骨折应用克氏针或加压螺钉和张力带内固定,B型或C型骨折应用螺钉或纯钛金属板内固定。

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指导患者及早进行功能训练。

手法复位治疗组:实施复位前经X线或CT了解患者的骨折类型,指导患者取平卧位,助手一只手握住前足,另一只手拖住后跟,手指成抱环状根据骨折受伤受力方向进行牵引复位,在完成复位后应用石膏进行固定。

对于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关节分离患者,应反复挤压内外踝促进其复位;对于后踝骨折应先实施纵向牵引再进行手法复位。

石膏外固定4~6周,同时给予患者止痛、消肿等药物治疗,指导患者及早开展功能锻炼。

两组均定期随访6个月。

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并统计患者发生创伤性关节炎、感染等并发症的例数,比较其发生率。

根据Mazur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若患者治疗后踝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均消失,踝关节活动正常,步态正常,则评定有优[2];患者踝关节偶尔疼痛,存在轻微肿胀,踝关节活动基本正常,步态正常,则判断为良;踝关节有明显疼痛和肿胀,踝关节活动度为正常状态的50%左右,步态有轻微跛行,为可;踝关节疼痛和肿胀严重,踝关节活动度在正常的50%以下,有行走或静息痛,步态跛行,则为差。

优和良
患者在该组患者中所占比重即为总优良率。

将该研究所收集数据纳入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x±s)和(%)分别表示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行t检验与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手术与手法复位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9.1±1.6)周和(11.8±2.1)周,统计学分析得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0,P<0.05)。

从下表1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手术组踝关节功能恢复为优17例,良11例,其
总优良率为93.34%(28/30)。

手法复位组中15例踝关节功能恢复为优,12例良,手法复位组的优良率为90.0%(27/30),略低于手术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P>0.05)。

从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来看,手术组患者术后感染1例,创伤性关节炎1例,其
并发症发生率为6.66%(2/30)。

手法复位组中出现创伤性关节炎1例,总发生
率为3.33%(1/3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P >0.05)。

踝关节是人体内的重要关节,承担着承重和活动功能,与人们的行动能力息息相关[3]。

正常人的踝关节应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协调性与稳定性,患关节在各种外力
作用下,很容易出现关节骨折或不稳定的情况,导致患者踝关节功能受损,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4]。

手术与手法复位是临床治疗踝关节骨折的常用方法,这两种方法均具有各自的优劣势[5]。

有研究学者认为,手术切开内固定治疗虽然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手术创伤
和经济负担,但是患者术后就可以进行功能锻炼,有助于骨折愈合和减少关节僵硬、失用性肌肉萎缩等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踝关节功能[6]。

手法复位治疗属于传统
治疗方法,手法复位治疗给患者造成的创伤相对较小,不良反应少,但是对手术操作者的要求较高,骨折愈合速度相对较慢[7]。

手术治疗属于现代治疗手段,虽然
能够加速患者的骨折愈合,但是手术过程中容易对患者造成二次损伤,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且手术过程要求较为严格,若处理不当很容易出现感染等情况,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所以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综合考虑各种情况,充分尊重患者意愿,选择合适的方法治疗。

徐明勇等[8]学者通过对86例患者分别应用手术与手法复位治疗,手术治疗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手法复位组,住院时间长于手法复位组,手术治疗组优良率为97.67%,手法复位组优良率为84.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证实了手术与手法
复位在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有效性。

该研究中,通过将所选患者分别应用手术和手法复位两种方法治疗,研究结果发现,手术治疗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手术治疗组与手法复位组的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分别为93.34%和
9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
两种方法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相当,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其踝关节功能恢复。

手术治疗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但是会增加患者经济负担,与上述研究结论享福,在临床具有可行性。

综上所述,在踝关节骨折治疗中,手术治疗与手法复位治疗均具有较好疗效,临床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治疗,充分发挥各治疗方法的优势,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

【相关文献】
[1]周一飞,余洋,张小磊,等.手术与手法复位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骨
伤,2012,25(5):404.
[2]崔凯,王先明,曹玉强,等.手术与手法复位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体会[J].中国医药指
南,2016,14(24):64.
[3]Keene D,James G,Lamb SE,et al.Factors associated with mobility outcomes in older people post-ankle fracture:An observational cohort study focussing on peripheral vessel function[J].Injury,2013,44(7):987-993.
[4]崔彦江,付立新,张书钦,等.手术与手法保守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5):2764-2765.
[5]朱建阳.手术与手法复位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探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7,25(5):51-52.
[6]彭智浩,吴峰.手术与手法保守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
疗,2016,27(1):141-143.
[7]刘汝新.手术疗法与非手术疗法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效果对比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
志,2016,3(8):1434-1435.
[8]徐明勇,丁三明,陈昌胜.手术与手法复位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杂
志,2017,25(2):32-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