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家发明“避孕贴片”,轻轻一贴,避孕半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临床·
颅内压增高,降低机体灌注,从而使脑组织出现原发性损伤[4]。
而当患者颅内出现凝血酶,血红蛋白得到释放,补体系统被激活,导致颅内存在的血管源性和细胞源性脑水肿症状加重,神经毒作用也会增加,从而导致继发性神经损害的出现,使病情加重,不利于预后的改善。
相关资料显示,患者发生大量脑出血后1个月内的病死率高达30%~40%,若颅脑中线发生移位,或是脑室受到压迫发生移位以及变形,则死亡率达到90.8%[5]。
因此为了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治疗的安全性,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大量自发性脑出血显得极为重要。
传统保守治疗无法对血肿进行直接清除,通常无法取得理想治疗效果。
有研究发现,颅内大量自发性出血患者接受内科保守治疗的病死率达到68%~83%[6]。
而传统的开颅手术需进行全身麻醉,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同时术后恢复时间长,容易导致较多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容易导致致残症状的发生[7]。
微创手术凭借其操作简单,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不容易导致并发症的发生等优势而得到更多的关注,尤其适合无法接受开颅手术治疗的患者。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病死率均较高,提示大量自发性脑出血的预后较差。
相对而言,观察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微创手术效果更好。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Barthel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析其原由,可能是由于研究选取的患者年龄普遍较大,在病情发生前患者自身脏器功能已经发生衰退,加之颅脑大出血症状的发生,从而导致其机体损害较为严重,多种脏器功能障碍,由此使得两组预后指标无明显差异。
因此在对脑出血患者开展局部治疗的同时,还需重视综合治疗,尽可能降低其致残率。
两组出血量≥80 ml或GCS<9分的患者均死亡,也证实了相关报道的入院时GCS<8分或出血量≥80 ml的颅内出血患者30 d内死亡率超过91%[8]。
综上所述,大量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接受微创穿刺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的病死率得以有效降低,但当患者出血量≥80 ml或GCS<9分时,则手术治疗无法改善其预后。
参考文献
[1] 宁杰. 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
出血合并脑疝效果分析[J]. 河南医学研究, 2018, 27(12): 2250-2251.
[2] 孙昭胜, 赵旺淼, 葛春燕, 等. 开颅血肿清除术和钻孔引
流术治疗中等量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8, 21(6): 702-706.
[3] 于明, 贾海玉, 李国春. 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
变化的相关研究[J]. 临床神经病学, 2017, 30(1): 1-4. [4] 张泰铭, 宋少谦, 于剑, 等. 脑出血硬通道与软通道微创穿
刺术的Meta分析[J].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 2017, 22(1): 1-6.
[5] 秦懿囡, 杨红玲, 张杰, 等. 针刺治疗脑出血常见后遗症
临床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 19(2): 130-
132.
[6] 任军伟, 吴惺, 胡锦, 等. 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颅内压、
脑灌注压与血压调控研究进展[J].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
学, 2016, 43(3): 251-254.
[7] 官念, 吴碧华, 刘黎明, 等. 脑出血病因及相关机制的研
究进展[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 2016, 18(6): 670-672. [8] 叶富跃, 杨堃, 郑传宜, 等. 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与传统
开颅清除血肿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河北医学, 2016, 22(1): 17-20.
(收稿日期:2018-05-31)
美国科学家发明“避孕贴片”,轻轻一贴,避孕半年
近日,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科研人员发明了一种新型“微针避孕贴片”。
这种神奇的“微针避孕贴片”上的“微针”由生物可降解材料制成,这种材料可以很容易被人体吸收降解掉。
将这种可降解材料和避孕药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再经过硅胶模具塑形、干燥,最终制成了便携的“微针”。
“微针”被排列在由安全的水溶性材料聚乙烯醇和蔗糖制作而成的“底座”上,制成“微针避孕贴片”。
经过巧妙的设计,只需要将贴片在皮肤上轻轻一贴,再用大拇指稍加按压,“微针”就会被压入皮肤,侧面再一推,“微针”就会与“底座”脱离,并留在皮肤内。
“微针”会在在体内缓慢、安全地释放左炔诺孕酮数周甚至数月之久。
(摘自搜狐网)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49
上海医药 2019年 第40卷 第5期 (3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