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摘要:环境影响评价(后简称环评)的概念首次提出于1973年,经过几十
年的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环境影响评价已经涵盖了大气环境、水环境、固
体废物、物理污染等多个方面。
正是由于环评内涵的不断创新,传统的治理局限
不断被打破,环评总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如今,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
全球性环境问题,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已把这一工作纳入经济社会
发展中长期规划。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
布局,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
针对目前形势,将
低碳发展理念有效融合到环评领域中,从源头和过程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促进行
业低碳,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一项重要举措。
关键词: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
引言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环境保护问题已经成为我们社会的一项重要制度。
在环境保护工作中,为了增强整体保护效果,必须加强对环境影响评价的深入分析,严格按照我国的相关规章制度,有序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了解当地环
境特点后再提出更有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措施,使环境保护工作逐步走上正轨,促
进我们的社会。
同时,要加强对环境保护问题的客观认识,不断完善现行工作模式,使环境影响评价的效果得到全面提升,为后续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
重要基础,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突出环境影响评价本身的先进性。
1环境影响评价内涵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是指在计划时间内对环境影响实施一系列的评估和预测,
同时对一些环境污染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并利用评估结果为后续的环
境污染治理工作提供重要的基础环境。
影响评估是大规模的环境影响评估,可以
辅助相关部门了解当地的环境质量以及特点,并且从根本上消除对环境造成不利
影响的因素,进一步地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以及标准,使我国环境保护能够具备
高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增强实际的管理水平,从而为后续工作科学实施提
供重要的基础。
2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策略
2.1进一步完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为了充分发挥环境影响评价的优势,需要在实际工作中根据环境保护的要求
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重要基础。
首先,相关部门
要认识到实施环境影响评价的必要性,把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环保思想全部落实到
实际工作中,把握好环保管理的主攻方向,为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重要的保
障机制。
另外,要及时发现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不足,明确其中的空白问题,完善
相对应的管理制度,增加技术的投入力度,完善与之对应的基础设施,从而促进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效率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
相关地方政府部门也要根据当前的
环境保护要求配套与之对应的法律法规,将规范化意识落实到不同的工作环节中,从而增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效果,更加规范的实施相对应的技术模式,从而使
整体的执行效率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
其次在后续工作中需要设置健全化的公众
参与机制,完善环境保护的工作模式,为了使评价工作可以更加准确的实施,先
要进行评价工作的清晰认识,再设置特殊化的还价工作标准,按照公众参与的环
境体系实施一系列的评估保护工程项目,从而保护社会本身的利益。
在实际发展
时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前期调查以及分析,之后再根据后续工作重点完善
相对应的环境保护工作,指导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顺利实施,确保每个过程的有
效性和科学性,使环保工作得到加强和发展,增强环保工作的有效性。
因此,在
实际工作中,需要贯彻分层次的工作理念,完善相应的环境评价体系,更加符合
当前的发展形势,从而全面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效果。
2.2加强碳排放量核算方法
目前常用的计算方法是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指令手册中
提供的方法,即能源消耗乘以能源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系数,最终得到排放
总量,其中二氧化碳排放系数与排放形式、排放源类型、燃料类型等有关。
但是
该方法一般适用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宏观排放量的统计计算,对单个行业或项目而言可能就会存在较大偏差,因此,随着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展,必然需要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碳排放量计算方法,以期真实反映碳排放水平。
各行业,尤其是重点行业,对碳排放核算体系已有很多的研究探索。
火电行业,在线测量煤电机组碳氧化率的方法,通过锅炉容量、燃烧方式、入炉煤种成分、负荷率与机组碳氧化率的相关性,以煤种C/H作为煤电机级碳排放强度减排的依据。
提出了一种基于燃煤电厂原煤煤质、含碳量和挥发分分析的方法,可以更准确地计算燃煤电厂固定煤的碳排放量。
(1)拟通过增加二氧化碳在线测量装置及相关逻辑,实时监测火电机组二氧化碳排放速率,计算二氧化碳排放量。
(2)采用排放系数法对石化行业能源消费引起的CO2排放量进行了核算,并根据核算结果,采用广义迪氏指数分解法对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了分解;(3)提出采用“生产系统-生产装置-生产单元-排放节点”四级排放源识别方法对石油炼制工业过程的碳排放源进行识别;采用物料衡算-实测法相结合的方法,系统构建企业层面精准化过程碳排放核算体系。
根据行业特点探索适合本行业企业的碳排放量核算方法将是碳排放影响评价向前探索的方向。
2.3合理选择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包括政策评价方法、传统项目评价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评价方法。
政策评估方法包括接近理想状态法、情景分析法等。
属于国际上应用频率较高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该方法的评价结果只能纳入政策体系和城市规划方案,才能够真正发挥作用。
传统项目评价方法指的是对传统环境影响评价方法进行适当改造,包括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专家判断法、矩阵法等,属于目前应用频率最高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评价方法属于未来主流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能够通过地学模型分析空间数据、管理地理信息和环境保护信息,并且能够预测各种信息动态变化。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及相关数据能够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可视化展示,从而实现对关键环境影响因素的识别,实现对环境变化的动态识别。
2.4加强众参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保护不仅是生态环境等部门的责任,也是公众的集体责任。
这里的公众包括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部门、专家和工作人员以外的公民。
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需要公众参与的内容包括环境背景调查、环境资源价值估算、环境污染防治和削减措施的实施、追踪及监督环境保护方案实施等。
公众参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在初期阶段,公众需要为环境保护方案及策略落实提供意见,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意见;在中期阶段,公众需要从环境容量、环境保护措施落实等角度,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进行重点论证;在后期阶段,公众需要参与环境保护措施落实。
结束语
碳排放影响评价是环境评价领域的新课题,其评价思路和方法既有一以贯之的继承性,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新问题。
如何尽快融入环评体系,其深度和广度符合国家、地方和行业“双碳”行动的要求,任重道远,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王骜.碳排放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综述[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1,2(20):157-158.
[2]耿彦民. 碳排放纳入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分析[C]//.第十八届长三角科技论坛环境保护分论坛(上海市环境科学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暨上海市环境科学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21:229-232
[3]梅桂友,吕伟,秦娜娜,许娣. 碳排放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的可行性与方法
[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1年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一).,2021:156-160.
[4]张玉亭,张家玮. 关于碳排放纳入环境影响评价思路探索[C]//.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二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21: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