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学绪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 东北大豆、春麦、玉米、甜菜区 ② 北部高原小杂粮、甜菜区 ③ 黄淮海棉、麦、油、烟、果区 ④ 长江中下游稻、棉、油、桑、茶区 ⑤ 南方丘陵双季稻、茶、柑橘区
⑥ 华南双季稻、甘蔗、热带作物区 ⑦ 川陕盆地稻、玉米、薯类、桑、柑橘区 ⑧ 云贵高原稻、玉米、烟草区 ⑨ 西北绿洲麦、棉、甜菜、葡萄区 ⑩ 青藏高原青稞、小麦、油菜区
2.印度支那-印度尼西亚:爪哇稻、芋 3.澳大利亚:烟草 4.印度斯坦:稻、甘蔗、绿豆、豇豆、热带果树 5.中亚细亚:小麦、豌豆 6.近东: 栽培小麦、黑麦
7. 地中海(次生):燕麦,甜菜,亚麻,三叶草,羽扇豆 8. 非洲: 高粱,棉,稻
9. 欧洲-西伯利亚:甜菜,苜宿,三叶草 10.南美洲: 马铃薯,花生,木薯,烟草,棉,苋菜
50万种以上的植物
人类利用:5000种以上 人类栽培:约1500种 大面积栽培:约200种 中国种植的作物:约600种
地中海
中亚 中国
中美 埃塞俄比亚 西亚 印度 南美
瓦维洛夫——8大起源中心学说
世界十二大作物起源中心(茹可夫斯基)
1.中国-日本 黍(稷)、粟、高粱、大麦、荞麦、大豆、 红小豆、山药、苎麻、大麻、苘麻、紫云英等 李、梅、梨等
(三) 我国种植业的分区
根据发展种植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 条件,作物结构、布局和种植制度,种植业 的发展方向和关键措施等的相对一致性,全 国划分为: 10个 31个 一级区 二级区
一级区 以地理位置、农业地貌类型和在全国所占地 位命名。 二级区 仅以地理位置与地貌类型命名。
我国种植业10个一级区
1.按感温特性分类
耐寒作物(>1~3℃ ) 喜温作物(>10 ℃) 长日照作物 短日照作物 中性作物(荞麦、豌豆) 定日作物(甘蔗) C3作物 C4作物(玉米、高粱) CAM 作物(龙舌兰)
2.按光周期特性分类
3.按对CO2同化途径分类
3.根据作物CO2同化途经特点分类
(1)三碳作物 最先形成的中间产物是磷酸甘油酸,如水稻、 棉花、豆类、麦类、烟草、花生、麻类。 (2)四碳作物 最先形成的中间产物是草酰乙酸,如玉米、 高粱、甘蔗、苋菜、苏丹草。 (3)CAM作物 龙舌兰麻、菠萝麻,一些花卉作物
二、作物生产的特点
作物生命活动的旺盛与否,决定遗传和环境 两个方面。 作物生产的特点可归纳为:必须满足作物的 生物学规律,同时具有较强的区域性、系统性和 综合性。
1.作物生长的规律性
在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进化中,作物的生长 发育与产量、品质的形成过程表现出明显的周期 性和序列性,以及阶段性变化。 作物必须在特定环境条件下满足其生长周期 内的生物学规律,才能完成生命过程。
11.中美洲-墨西哥:甘薯、玉米、陆地棉 12.北美洲: 向日葵、羽扇豆
中国引进的作物
1.公元前100年前后从中亚和印度传入 蚕豆、豌豆、黑绿豆、芝麻、红花、苜宿、 葡萄、核桃等
张骞(西汉,公元前139年及119年两次出使西域)
中国引进的作物 2.公元后从亚非欧各国引入 燕麦、黑麦、硬粒小麦、圆锥小麦、非洲 高梁、魔芋、饭豆、蓖麻、草棉、亚麻、红麻、 三叶草等
苕子、紫云英、苜宿、草木樨、 水浮莲、红萍、紫穗槐等
2. 经济作物 ( cash crops)
3. 绿肥与饲料作物
(forage and green manure crops)
1.禾谷类作物 cereal crops

稻(rice)
小麦(wheat)
大麦(Barely)
青稞(稞麦) —我国西部高原地带栽培 作粮食
我国种植业的10个一级区
第二节
作物的起源与分类
一、作物的起源(origin)
1. 作物栽培的产生
多余食品的 遗弃与埋藏 收集果实种子、 选择果型大 生产多的植物 块根块茎
发现自然繁衍
集中种植
小规模栽培
野生植物
长期种植与驯化 了解生长习性 改进栽培技术 创造适宜条件 人工选择培育
栽培作物
至今发现地球上大致有:
栽培模式 防治技术
生物产量
灌溉技术 蛋白
生态条件
淀粉 脂肪
籽粒产量
光 温
品种


作物生产系统——多学科应用
三、作物生产的重要性
(一)人民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 (二)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 (三)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资 (四)重要的生物质能源
物质生活 水平提高 粮食安全
作物生产 的重要性
生态环境
工业原料供应 国际贸易
(二) 作物栽培学的性质与任务
作物栽培学是农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 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
它是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应用科学,其研 究成果强调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具有强烈的实用性 和可操作性。
二、作物栽培学的历史与现状
(一)作物栽培是我国古代农业的主要内容
由栽培作物开始,人类进入农耕文明时代。
自农业起源以来,人类从未停止过对作物生 产技术的探索和经验的积累。 从这一意义上来说,作物栽培作为农业科学 中的一个分支,是一门最古老的学科。
Sugar beet
7.嗜好类作物 stimulant crops
茶 tea
嗜好类作物
嗜好类作物
啤酒花
烟草 Tobacco
收获前的优质烟
槟榔 Areca Betel palm
8.绿肥与饲料作物
紫苜蓿
水葫芦 (水浮莲)
紫云英 Chinese Milk vetch
白三叶 满江红
紫穗槐
(二)根据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分类
农政全书,明,1639
在我国《汉书·食货志》中给农业的定义性解 释是“辟土植谷曰农”,即耕作和栽培为农业。 英语agriculture,来自拉丁语agricultura, 其中: Agri 是田地(field)的意思,
农业产业: 种植业、养殖业、农业工业、农产品加工业、 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商业;
农业服务业: 农业行政管理、农业科研、农业教育、农村建 设、农业金融等。
作物(crop)的概念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作物是指由野生植物经过人类不断的 选择、驯化、利用、演化而来的具有经济价值的 被人们所栽培的一切植物。
中国引进的作物
3. 1492年以后直接或间接从美洲引入 玉米、甘薯、马铃薯、粒用菜豆、花生、 向日葵、陆地棉、海岛棉、剑麻、烟草
二、作物的分类
(一)按用途和植物学特征分类
1. 粮食作物 (food crops) 禾谷类作物(cereal crops ) 豆菽类作物 (legume crops) 薯类作物 (tuberous crops ) 纤维作物(fiber crops ) 油料作物 (oil crops ) 糖料作物 (sugar crops ) 嗜好作物 (stimulant crops )
bean
豌豆
Garden pea
绿豆 芸豆
红豆
3.薯类作物 (tuberous crops)
红薯(Sweet potato)
菊芋(块茎可制酱菜酒精)
马铃薯(potato)
芋 Taro Dasheen— 球茎食用,叶柄可作 蔬菜
4. 纤维作物
陆地棉(cotton)
苎麻
Ramie
黄麻
(Jute)
(二)中国的作物生产概况
中国是世界农业和栽培植物最早和最大的起 源地,有 136 种栽培植物起源于中国,居各起源 中心之首。 世界栽培的主要作物在中国都有分布。
我国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 (农业部 2004年)
50000 42569 40000 面积(万亩) 30000 20000 10000 0 稻谷 玉米 小麦 大豆 油菜 棉花 花生 马铃薯 甘蔗 烤烟 14384 38169 32439
10907
8540
7118
6895 2067 1717
我国主要农作物产量 (农业部 2004年)
20000
17909 13029 9195 8985
15000 产量(万吨)
10000
5000
1740 1444 1434 1318
0
稻谷 玉米 小麦 甘蔗 大豆 马铃薯 花生 油菜
632
棉花
586
甜菜
目前世界上被人们所栽培的植物约1500种, 大致可分为农作物、园艺作物、林木三类。 对广义的作物进行栽培与管理即种植业。
狭义的作物指田间大面积栽培的农艺作物。 即粮、棉、油、麻、丝、茶、糖、烟和饲 料等作物,又称大田作物(field crops), 农作物等,俗称庄稼。
对狭义的作物进行栽培与管理即作物栽培。
粮食作物
小麦:印度、中国、俄罗斯、美国 45.8%
水稻:印度、中国、印尼、孟加拉、泰国 70% 玉米:美国、中国、巴西 大豆:美国、巴西、阿根廷、中国 薯类:中国、尼日利亚、俄罗斯 46.5% 82.5% 39.5%
经济作物
棉花:印度、美国、中国、菲律宾 油菜:中国、印度、加拿大 甘蔗:印度、巴西、中国 甜菜:俄罗斯、乌克兰、美国、土耳其等 63.6% 70.7%
春秋战国时期 (公元前239年) 深耕的原则
淮南子,淮南王刘安 西汉时期 (公元前139) 二十四个节气
总结500多年的 作物生产经验
齐民要术,北魏,630-640,贾思勰著
陈旉农书,宋,1149
地力常壮新
王祯农书,元,1313
总结南北农业技术 大田作物生产过程 农器图谱
徐光启
汇集前人的农业技术成果, 吸收西方农业科学知识,结合自 己所做的农业试验,综合而成的 一部农学巨著。
燕麦(oat)
玉米(corn)
高粱 (sorghum)
粟(Foxtail millet) (小米)
禾谷类
黍(Proso millet) (shu)糜米
禾谷类
薏苡 Joba-tears
荞麦 Buck wheat (蓼科)
2.豆菽类作物
legume crops
大豆 soybean
蚕豆
Broad
(三)按植物科、属、种分类
一般用双名法对植物进行命名,称为学 名,为国际上所通用。 例如玉米属禾本科,其学名为Zea mays L.,第一个字为属名,第二个字为种名,第三个 字为命名者的姓氏缩写。
第三节 作物栽培学的历史与发展
一、作物栽培学的概念、性质与任务
(一)作物栽培学的概念
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 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探索通过轮作 复种、栽培管理、生长调控、优化决策等途径, 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及其可持续性的理论、 方法与技术的科学。
红麻(Kenaf)
大麻(Hemp)
纤维作物
亚麻(Flax)
(油用称胡麻)
纤维作物
青麻(苘麻) China Jute
纤维作物
剑麻 Sisal 叶纤维
5. 油料作物
油菜 Rapeseed
向日葵(sunflower)
芝麻的花与果实
料作物
甘蔗
Sugar-cane
甜菜
作物生产是人类最重要的生产活动,维系 着人类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是国民经济建设中 至关重要的领域。
四、作物生产概况
(一)世界作物生产概况
生产面积排序: 粮食作物:小麦、水稻、玉米、大豆、薯类 经济作物:棉花、油菜、甘蔗、甜菜
世界主要农作物的种植面积 (khm2 据FAO 2000年)
250000 200000 150000 100000 50000 0 小麦 稻谷 玉米 大豆 薯类 棉花 油菜 甘蔗 甜菜
4.作物系统的复杂与综合性
作物生产受多种因子的影响与制约,既是一 个大的复杂系统,又是一个统一的综合体。
饲料 肥料
种植业 农林牧副渔 良性循环
养殖业
人类食品和工业原料
林业
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 水土、吸收灰尘、减低噪音、美化环境
耕作技术 光合作用 施肥技术
栽培技术
非籽粒产量
经 济 系 数
作 物 栽 培 学
Crop Cultivation
植物科技学院农学系 作物栽培教研室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作物生产的特点及重要性 作物的起源与分类 作物栽培学的历史与发展
第一节 作物生产的特点及重要性
一、作物的概念
(一) 农业、种植业与作物的概念
广义——农业产业、农业服务业 农业 中义——农业产业 狭义——农业生产业 作物生产是农业生产的根本。
阶段——周期 有序衔接,不可逆转
光周期现象
春化作用
2. 作物种植的地域性和季节性
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光和热,随不同地区的 地理纬度、海拔高度以及季节而有不同。 不同地区的土壤更是千差万别,因而生长在 不同地区和季节的作物也是不同的。
地域性 波动性 农业灾害
季节性
3.作物生产的持续性
作物生产是周期性不断循环的持续过程,因 而栽培技术措施既要符合作物当时生长发育的要 求,又要为以后的作物生长发育创造有利条件。 土地的利用必须用养结合,做到前季为后 季,季季为全年,今年为明年,年年为将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