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的经典名言语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语堂的经典名言语录
1 做人也是如此:总是看别人眼色行事会沦为庸俗,为了彰显个性而特立独行也好不
到哪去。

——林语堂《林语堂散文》
2 论文字,最要知味。

平淡最醇最可爱,而最难。

何以故?平淡去肤浅无味只有毫厘
之差。

作家若元气不足,素养学问思想不足以充实之,则味同嚼蜡。

故鲜鱼腐鱼皆可红烧,而独鲜鱼可以清蒸,否则本味之甘恶立见。

——林语堂《人生的盛宴》
3 大自然本身永远是一个疗养院。

它即使不能治愈别的疾病,但至少能治愈人类的自
大狂症。

人类应被安置于适当的尺寸中,并须永远被安置在大自然做背景的地位上,这就
是中国山水画中人物总被画得极渺小的理由。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4 人生有许多东西是可以放下的。

只有放得下,才能拿得起。

尽量简化你的生活,你
会发现那些被挡住的风景,才是最适宜的人生。

千万不要过于执着,而使自己背上沉重的
包袱。

——林语堂《人生不过如此》
5
中国画家的隐逸山林生活,有几种理由是很关重要的。

第一,艺术家须贯注全神于
自然界的千变万化的形像以摄取其印象,同时观摹其栖息附着的草虫树木烟云瀑布,欲将
此等形象灵活地收之腕底,必先出以真情的爱好,使其精神与之融会贯通;他必先熟习它
们自然的条理,他得稔悉树林早晚阴影色彩之变换,他得亲历岫云的盘峰岩、绕林树的情景。

但较之冷静冲淡之观察尤为重要者,为其全部精神的受自然之洗礼。

——林语堂《吾
国吾民》
6 悠闲自得的生活着,轩窗敞启,听金蝉曼唱,微风落叶,爱篱菊之清芳,赏秋月之
高朗,吾们便很感满足。

——林语堂《吾国吾民》
7 平淡而有奇思妙想足以应用之便可成天地间至文。

——林语堂《林语堂散文》
8 这种病使她特别敏感不安,她越发急切于抓住人生不放,似乎要把人生的甜蜜幸福
挤到最后的一滴而后已。

——林语堂《京华烟云》
9 当一个人闲卧被褥中而披读《水浒传》,其安适而兴奋,不可言喻,读到李逵之闯
暴勇敢的行径,其情绪之亢激舒畅更将何如?——记着,中国小说常常系在床卧读着。

——林语堂《吾国吾民》
10 吾们欢迎这种人,爱这种人,但不愿我们自己的家庭中产生这样一个人物。

当我
们瞧见一个孩子具有公共精神太丰富,勇于参加困难纠纷,吾们将确信地预言这个孩子定
为父母的致命伤。

——林语堂《吾国吾民》
1 一个女人能取悦于一个男子,是一种珍贵的努力,至能取悦于另一女人,不啻为一
种英勇的行为,所惜许多是失败的。

实际上许多虐待女人的残酷故事,都可以寻索其根源
系属一种同性间的虐待。

——林语堂《吾国吾民》
2 敢于玩弄自己性命的人自然敢取别人的性命。

——林语堂《苏东坡传》
3 思想上的厌恶一切过度的学理,道德上的厌恶一切过度的行为。

此种态度之天然趋势,为产生“中庸之道”。

——林语堂《吾国吾民》
4 许多中国老太太颇有意于巴结菩萨,却是舍不得肉食,便在另一个方式下应用中庸
之道,那便是间续的有定期的吃蔬斋,斋期自一日至三年不等。

——林语堂《吾国吾民》
5 我爸爸常常告诉我,他曾亲眼看见多少贫穷之家兴起来,多少富贵之家衰下去,他
告诉我说,最重要的事,就是不要依赖着金钱,人应当享受财富,也要随时准备失去了财
富时应当怎么过日子。

——林语堂《京华烟云》
6 孔子学说的本质是都市哲学,而道家学说的本质为田野哲学。

道教是中国人民的游
戏姿态,而孔教为工作姿态。

——林语堂《吾国吾民》
7 画面的所以能生动,因其背后的概念是灵活的。

那好像读一篇优美精警的小诗,字
句已经尽毕,可是韵味无穷,如缭绕于字里行间。

中国艺术家形容这种技巧叫做“意存笔先,书尽意在”。

——林语堂《吾国吾民》
8 老年人的巨眼看尽了一切过去与一切现代生活的变迁,也有许多是浅薄的,也有许
多对于吾们人生具有真理的意义。

吾们对于进步略有些取冷笑的态度,吾们也有些懦弱,
原来吾们是老苍苍的人民了。

吾们不喜在球场上奔驰突骤以争逐一皮球,吾们却欢喜闲步
柳堤之上与鸣鸟游鱼为伴。

——林语堂《吾国吾民》
9 你以为不要紧,便什么都不要紧了。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10 你对情感自私,情感是最能伤人的一把利剑,伤到最后只能伤到自己。

——林语
堂《京华烟云》
11 个人不怕跌倒,也不怕认输,但你得明白,是哪块石头绊倒了你,又是怎么输的,等明白过来才能赢。

——林语堂《京华烟云》
12 一个人倘常替贫苦被压迫者抱不平,在没有宪法保障的社会里一定是一个挺硬的
硬汉。

——林语堂《吾国吾民》
13 中国文人能从一枝枯藤看出某种美的素质,因为一枝枯藤具有自在不经修饰的雅
逸的风致,具有一种含弹性的劲力。

——林语堂《吾国吾民》
14 没有人常能交好运,而好运又不能临到每个人头上,人遂很愿意容忍这种不平等,认为一种合乎天然的法则。

——林语堂《吾国吾民》
15 在中国,精神的价值还没有跟物质的价值分离,却帮助人们更热情享乐各自本分
中的生活。

这就是我们的愉快而幽默的原因。

——林语堂《吾国吾民》
16 任何大学考试,都是同一性质,学生总能接到通知后一星期内预备之,否则大家
都得不及格了。

任何知识,凡能在一星期内预备速成强记者,其遗忘之速亦如是,防免应
急速成的考试方法,至今尚未发明,而受其欺的可怜虫,只是那些大学教授,他们真会相
信他们的学生确实明了所学的科目。

——林语堂《吾国吾民》
17 爱在路上,从来就风雨无阻。

——林语堂《京华烟云》
18 爱是永远不能封口儿的创伤。

女人爱别人的时候儿,一定会觉得自己失去了什么,那是她心灵的一部分,她于是各处去寻找失去的那部分灵魂,因为她知道,若不去找到,
自己便残缺不全,便不能宁静下来。

只有和自己的意中人在一起时,才又完整如初;但是
自己的意中人一旦离开,自己又失去意中人携走的那一部分,那就直到重新和意中人团聚时,才又得到安宁。

——林语堂《京华烟云》
19 情为人类的天性,理为永久的道理,情代表柔韧的人类本性,而理代表宇宙不变
的法则。

从这两种元素的结合体,产生人类行为的是非和历史的论题的判断标准。

——林
语堂《吾国吾民》
20 他恨邪恶之事,对身为邪恶之人,他并不记挂于心中,只是不喜爱此等人而已,
因为恨别人,是自己无能的表现,苏东坡并非不才之人,因而他从不恨人。

——林语堂
《苏东坡传》
1 男女之间本来挺简单的,可愣是让你们这些识文断字的给弄扭了,动不动就爱呀恨呀,寻死觅活的,这不是没病找病吗?没病找病也是病,这是我姥姥告诉我的。

——林语
堂《京华烟云》
2 真诚的友谊永远不会特别表白的。

真正的好朋友彼此不必通信,因为既是对彼此的
友情信而不疑,谁也不须要写什么。

一年分别后,再度相遇,友情如故。

——林语堂《苏
东坡传》
3 讲情理的人常能保持平衡,而讲逻辑的人则丧失了平衡。

——林语堂《吾国吾民》
4 吾们现在有较新颖较丰富较宽广的文学理想来代替陈旧的批判眼光,结果使文学与
人生获得较接近的和谐,思想获得较完美的正确和生命获得较大的真实性。

——林语堂
《吾国吾民》
5
中国哲学家是一个睁着一只眼睛做梦的人,是一个用爱及温和的嘲讽来观察人生的人,是一个把他的玩世主义和慈和的宽容心混合起来的人,是一个有时由梦中醒来,有时
又睡了过去的,在梦中比在醒时更觉得生气蓬勃,因而在他清醒的生活中放进了梦意的人。

他睁着一只眼,闭着一只眼,看穿了他周遭所发生的事情和他自己的努力的徒然,可是还
保留着充分的现实感去走完人生的道路。

他很少幻灭,因为他没有虚幻的憧憬,很少失望,因为他从来没有怀着过度的希望。

他的精神就是这样解放了的。

——林语堂《人生的盛宴》
6 一切智慧之极点,一切知识之问题,乃在于怎样使“人”不失为“人”和他的怎样
善享其生存。

——林语堂《吾国吾民》
7 实际上,夏季的开始并不在春分,而是在冬至,在冬至,白昼渐长,阴的力量开始
衰退;冬天的开始在夏至,那时白昼渐短,阳的力量开始衰退,阴气渐盛。

所以人生也是
按照此理循环而有青春,成长,衰老。

——林语堂《京华烟云》
8 一切都会好的,一切都会遗忘的,一切都会解决的。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9 一个学者是像一只吐出所吃的食物以饲小鸟的老鹰;一个思想家则像一条蚕,他所
吐的不是桑叶而是丝。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10 一个强烈底决心,以摄取人生至善至美;一股殷热的欲望,以享乐一身之所有,但
倘令命该无福可享,则亦不怨天尤人。

这是中国人“知足”的精义。

——林语堂《生活的
艺术》
11 一个人如果抱着义务的意识去读书,便不了解读书的艺术。

这种具有义务目的的
读书法,和一个参议员在演讲之前阅读文件和报告是相同的。

这不是读书,而是寻求业务
上的报告和消息。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12 都说时光飞逝,其实时间一直都在,只是自己的心在变,情在变。

人说抵挡不过
时间,其实是时间抵挡不过我们的善变。

——林语堂《人生不过如此》
13 凡是谈到真理的人,都反而损害了它;凡是企图证明它的人,都反而伤残歪曲了它;凡是替它加上一个标识和定出一个思想派别的人,都反而杀害了它:而凡是自称为信仰它
的人,都埋葬了它。

所以一个真理,等到被竖立成为一个系统时,它已死了三次,并被埋
葬了三次了。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14 爱与不爱这是你的选择,可是对于红玉,你千万不能伤她,因为她实在太脆弱了,一点小小的挫折,对于她就是很大的打击。

——林语堂《京华烟云》
15 很难说究有多少事情是郑重其事的信仰,又有多少是游戏性质的幻想。

——林语
堂《吾国吾民》
16 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
读书才可以叫做艺术。

一人读书的目的并不是要“改进心智”,因为当他开始想要改进心
智的时候,一切读书的乐趣便丧失净尽了。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17 所谓优良的散文,著者的意见乃系指一种散文具有甜畅的围炉闲话的风致,像大
小说家第福Defoe、司惠夫脱Swift或波司威而Boswell的笔墨然者。

那很明白,这样的
散文,必须用现行的活的语言,才能写得出来,而不是矫揉造作的语言所能胜任。

——林
语堂《吾国吾民》
18 教育或文化的目的不外是在发展知识上的鉴赏力和行为上的良好表现。

有教养的
人或受过理想教育的人,不一定是个博学的人,而是个知道何所爱何所恶的人。

一个人能
知道何所爱何所恶,便是尝到了知识的滋味。

——林语堂《人生的盛宴》
19 人文主义好比是个家庭主妇,宗教好比女修道士,自然主义好比卖婬的娼妓,三
者之中,主妇最为普通,最为淳朴,而最能满足人类,这是三种生活方式。

——林语堂
《吾国吾民》
20 我会尽力的,但我也不能保证输赢。

——林语堂《京华烟云》
21
谈论到苏东坡,我们就不能避免“气”这个字。

因为每个文学批评家综括苏东坡的
个性,必用孟子所说的这个“气”字。

“气”本是普通字,是空气,是气体,是大气,是
精神,是力量,是运动,是闷在心里的恼怒。

在《孟子》里,“气”是哲学的概念,类似
柏格森所说的“生气勃勃”,是人格上的“元气”。

使伟人和匹夫显然不同的,往往是精
力元气上的差异。

在孟子的哲学上,“气”是伟大的道德动力,更简单说,就是人求善、
求正义的高贵精神,这种精神,人人皆有,是与生俱来的。

人在世上生活下去,这个“气”可因得其陶冶营养而增长强大,亦可因消减而衰弱。

——林语堂《苏东坡传》
22 此处,高在山巅,天与地互相接触,风与云交互鼓荡,阴阳雌雄之气,获得会合
凝聚,是以“巫山云雨”一词,至今还留为男女交欢之称。

——林语堂《苏东坡传》
23 所有的婚姻,任凭怎么安排,都是赌博,都是茫茫大海上的冒险。

——林语堂
《苏东坡传》
24 当顺利发皇的时候,中国人人都是孔子主义者;失败的时候,人人都是道教主义者。

——林语堂《吾国吾民》
25 也许立夫天性偏于急躁,愤世嫉俗,对诡诈伪善全不能容忍。

因为不能容忍邪恶,就比普通人越发能看到罪恶。

——林语堂《京华烟云》
26 心简单,世界就简单,幸福才会生长;心自由,生活就自由,到哪都有快乐。

得意
时要看淡,失意时要看开。

——林语堂《人生不过如此》
27 在读书上,一个教员不能强迫他的学生爱其所爱,一个父母也不能期望他的子女
有他们同样的旨趣。

如果一个对于他所读的书没有兴趣,那么一切东西都是白费的。

——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28 在古代与现代作家中,一个人必须要找到一个其神意与自己的神意相会合的作家。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获得读书的真正的好处。

一个人必须要毫无依赖的独自去搜寻他的大
作家。

究竟谁是所爱好的作家,这问题没有一个人能回答,也许连那本人自己也无法回答。

这正如一见倾心的情形一样……——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29 向来中国人得意时信儒教,失意时信道教,所以来去出入,都有照例文章,严格
地说,也不能算为真正的言志。

——林语堂《林语堂散文》
30 尘世是惟一的天堂。

我们都相信人总是要死的,我认为这种感觉是好的。

它使我
们清醒,使我们悲哀,也使某些人感到一种诗意。

它使我们能够坚定意志,去想办法过一
种合理的真实的生活,它使我们心中感到平静。

一个人心中有了那种接受最坏遭遇的准备,才能获得真正的平静。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