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21讲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表为《美国农产品产量和价格指数表》。

对该表的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年份
玉米产量
(百万蒲式耳)
麦产量
(百万蒲式耳)
农产品价格
指数(1913=100)
1929 2622.2 806.6 138
1930 2081.1 851.0 117
1931 2567.3 900.2 80
1932 2908.1 726.9 57
A.
B.“新政”对农业的调整初显成效
C.政府向农夫供应补贴以保持低价
D.美国农产品消灭严峻“生产过剩”
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可知,1929年经济危机波及了全部的资本主义国家和全部的经济部门,故A项错误;罗斯福新政始于1933年,与表格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依据所学,1929—1933年胡佛政府连续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故C项错误;依据表格玉米产量、麦产量总体上升,农产品价格指数持续下降,可知农产品供需失衡消灭“生产过剩”,故D项正确。

答案:D
2.据统计,在1913—1938年的25年间,世界工业生产量增长了83%,但是世界贸易量只增长了3%,年增长率为0.7%。

这表明()
A.经济危机并没对世界工业造成很大破坏
B.贸易爱护主义阻碍了世界贸易的进展
C.凯恩斯主义的盛行推动了世界工业的进展
D.国际关系持续恶化影响了世界贸易进展
解析:经济危机对经济造成巨大的破坏,故A项错误;在经济危机中,各国为渡过危机实行贸易爱护政策(提高关税、货币贬值),阻碍世界贸易的进展,故B项正确;凯恩斯主义是在经济危机(1929—1933年)后兴起的经济理论,材料中涉准时间是1913—1938年,故C项错误;国际关系持续恶化的表述是不精确的,一战结束后(1918—1929年),国际冲突是缓和的,故D 项错误。

答案:B
3.“一时之间,‘方案’成为政界最时髦的名词。

英国政府最受敬重的元老此时也出书鼓吹‘方案’一事的重要性,书名为《复苏》,他在书中主见,社会必需经过妥当筹划,方能避开大萧条性质的恶性循环。

”材料表明()
A.苏联方案经济模式被广泛接受
B.西方大萧条反衬了经济方案的优点
C.实行方案经济才能摆脱经济危机
D.英国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解析:苏联的方案经济模式指的是社会主义模式,西方国家提倡的是制定经济方案,故A项错误;世界范围内发生经济危机时,苏联由于实行有方案地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说明制定经济方案有利于经济进展,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实行经济方案而非方案经济,故C项错误;材料中英国强调经济方案的重要性,但是没有说明英国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故D项错误。

答案:B
4.(2021·唐山市高三模拟)罗斯福执政时期,实行通货膨胀、美元贬值的措施是整顿金融的关键。

该措施的影响是()
A.促使商品价格渐渐回落
B.确立了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
C.促进国际贸易稳定进展
D.利于美国对外贸易获利增多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实行通货膨胀,其结果是物价上涨而不是回落,故A项错误;美元成为世界货币是其次次世界大战之后,不是罗斯福执政时期,故B项错误;材料中美元贬值导致的是国际贸易的竞争加剧,故C项错误;通货膨胀,美元贬值使美国的产品更具有国际竞争力,有利于美国进展对外贸易,故D项正确。

答案:D
5.当人们质疑罗斯福推出完全不利于经济增长的所得税方案以实施社会保障方案时,罗斯福说:“这些税从来不是一个经济学问题,它们始终都是政治问题。

”罗斯福这一论断是基于新政()
A.推动了政府机构改革B.开启资本主义新模式
C.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D.有利于缓和社会冲突
解析:材料中社会保障方案,与政府机构改革无关,故A项错误;社会保障方案本身属于政府加强对经济干预,开创资本主义进展新模式,但题干问的是这一方案的目的,故B、C两项错误;依据材料“不是一个经济学问题,它们始终都是政治问题”“实施社会保障方案”可知,为了保障底层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冲突,故D项正确。

答案:D
6.“成为大国的缘由,或许是无法穷尽的一个话题……只有那些依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战略推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

”罗斯福新政获得历史的青睐主要在于() A.捍卫了自由放任主义经济政策
B.借鉴了苏联方案经济模式
C.顺应了资本主义工业社会要求
D.扩大了政府行政干预权力
解析:依据所学学问,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接受了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使美国经济由自由资本主义时代过渡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故A项错误;罗斯福新政是借鉴了苏联的方案经济模式,但并非是罗斯福获得历史青睐的缘由,故B项错误;依据题中“只有那些依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战略推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罗斯福新政顺应了资本主义工业社会要求,故C项正确;扩大了政府行政干预权力是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并非是罗斯福获得历史青睐的缘由,故D项错误。

答案:C
7.有学者说,罗斯福新政“在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走了一条中间道路——有管制的资本主义”。

该学者强调的是罗斯福新政()
A.放弃了资本主义自由体制B.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
C.调整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D.是学习苏联方案经济的结果
解析: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接受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实现经济的复兴和社会的安定,故A项错误;依据题目中的关键词“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走了一条中间道路”,最精确的表述为调整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故B项错误;依据前面的分析,故C项正确;方案不属于社会主义的专利,故D项错误。

答案:C
8.(2021·焦作市高三模拟)德国经济学家路德维希·艾哈德指出:“在现有条件下,国家必需有方案和有调整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想把企业家弄成官府意志的奴隶和单纯的执行机器,那就必定毁灭一切人格价值并剥夺经济界最贵重的动力。

”这段话()
A.批判国家压迫企业的行为
B.认为政府干预将扼杀企业活力
C.意在论证协调政府与企业关系的必要性
D.主见企业进展应摆脱政府干预
解析:“批判国家压迫企业的行为”是断章取义,不能体现对国家实行方案和经济确认目标的确定,故A项错误;认为政府干预将扼杀企业活力与材料“国家必需有方案和有调整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涉及国家与企业的关系,既要干预,又不能过分干预,故C项正确;主见企业进展应摆脱政府干预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
9.德国学者考夫曼指出:“股市生意兴隆,自营业者的收入过度膨胀,而政府的政策却在竭力降低最高税率。

一些人在谈论‘来自上层的阶级斗争’,而另一些人则在谈论‘社会嫉妒’和‘投入必需得到回报’。

”其旨在强调()
A.社会福利政策面临挑战
B.政府重视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福利国家”规模缩小
D.劳资关系紧急导致冲突激化
解析:“自营业者的收入过度膨胀,而政府的政策却在竭力降低最高税率”,说明社会贫富差距在扩大,社会福利缩小贫富差距的政策面临挑战,故A项正确;“政府的政策却在竭力降低最高税率”,可知利用税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减弱,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国家削减福利支出,使得“福利国家”规模缩小,故C项错误;材料与企业内部劳资关系紧急无关,故D 项错误。

答案:A
10.下面是西方部分国家公共社会开支和GDP增长的状况图。

此图表明()
A.西欧国家的社会进展状况好于美国
B.公共社会开支和经济增长率呈现负相关
C.这些国家的公共社会开支持续稳定
D.经济总量与公共社会开支呈现正相关
解析:依据GDP增长图(1980—2005年)各国都是起伏波动的,无法得出西欧国家的社会进展状况好于美国的结论,故A项错误;在1985年以前GDP增长时,公共社会开支也在增长是呈正相关,故B项错误;在1980—2005年间四个国家公共社会开支所占GDP的比例基本稳定,故C项正确;2000—2005年GDP增长放缓,但是公共社会开支并未体现下滑的趋势,故D项错误。

答案:C
11.1984年,撒切尔夫人对企业领袖说:“我任职只有一个意图:转变英国,从仰赖他人转为自力更生。

从‘拿来给我’的国家变为‘自己动手’……而不是等着东西掉到我们手上的国家。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她认为英国应当()
A.制定经济进展方案B.削减社会福利开支C.出售大型国有企业D.加大经济干预力度
解析:制定经济进展方案的是法国,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从仰赖他人转为自力更生。

从‘拿来给我’的国家变为‘自己动手’”说明英国是在削减社会福利开支,故B项正确;出售大型国有企业与材料“从‘拿来给我’的国家变为‘自己动手’”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20世纪70年月后,西方国家受经济危机影响,开头削减对经济的干预,故D项错误。

答案:B
12.美国学者托尼·朱特在《战后欧洲史》中说:“英国在20世纪30年月开头起步的汽车增长,因战斗和战后的短缺而中止了,但从1950年到1980年,它的汽车拥有量隔10年增长一倍……意大利私人拥有汽车量1965年是550万辆,1970年超过1 000万辆,1975年约有1 500万辆。

”关于上述现象消灭缘由的表述,错误的是()
A.二战后汽车消费需求释放
B.欧洲“福利国家”制度推行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影响
D.“学问经济”模式快速运行
解析:材料体现了经济危机和战后欧洲各国汽车需求量激增,缘由就在于战后社会经济进展,人们需求增加,福利国家制度的推行,人民生活水平渐渐提升以及凯恩斯主义思想指导下,政府对经济的干预,A、B、C三项均正确,不符合题意;“学问经济”兴起于20世纪90年月,与题干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D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贸易委员会从1823年开头降低关税,1835年取消了向外国出口机器的禁令;1842年废除了尚存的英国制成品出口关税,并且降低了海关清单中至少750种商品的进口关税;到1860年,英国只对48种商品课征进口税。

美国1913年的“安德伍德—塞门斯法令”把钢铁、羊毛、食糖(1916年)和某些农产品列入免税之列,并且大大降低了棉毛织品的税率。

——摘编自梅俊杰《自由贸易的神话:英美
富强之道考辨》
材料二1930—193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应对“大危机”的措施:
——
材料三英美两任霸权国家在其走向富强的长期历程中,恰恰都是依靠了长久且严格的贸易爱护而非自由贸易,才确立了产业优势地位。

只有当自己的产业优势明显压倒竞争对手时,英美才转而实施自由贸易或者贸易自由化政策,以图使自身利益在更大的市场范围内进一步最大化。

而一旦自己的优势地位受到威逼,它们便又退向爱护主义,在“公正贸易”等冠冕堂皇的旗号下寻求贸易爱护和产业庇护……英美之外其他大国崛起的历史也证明,走向富强的要害决不是自由贸易,而在于殖产兴业,从法国、德国、日本到俄国(苏联)、中国,历史真相无不如此。

——梅俊杰《自由贸易的神话:英美
富强之道考辩》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英美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相像的历史条件及目的。

(10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资本主义国家应对“大危机”的主要措施,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其对世界的影响。

(10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你对“自由贸易”有何生疏?(5分)
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英国贸易委员会从1823年开头降低关税……到1860年,英国只对48种商品课征进口税”,结合所学可以归纳为工业革命的推动,依据材料一“美国1913年的‘安德伍德—塞门斯法令’把……列入免税之列”可以归纳为政府的支持,结合所学学问,还可以从经济实力的角度归纳;其次小问,结合所学学问,可以从推动经济进展、把握世界经济进展主导权等角度归纳。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美国通过法案,将全部关税的总平均水平从33%提高到40%”“英国制订紧急关税法,对棉纱和棉纺织品征收50%的重税”归纳为提高关税,依据材料二“英国领先放弃金本位,实行英镑贬值”“日本放弃金本位,日元汇率下降65%”“美国宣布放弃金本位,美元贬值50%”归纳为实行货币贬值;其次小问,结合所学学问,可以从恶化经济危机、激化国际冲突、启示战后经济进展等角度归纳。

(3)依据材料三“只有当自己的产业优势明显压倒竞争对手时,英美才转而实施自由贸易或者贸易自由化政策,以图使自身利益在更大的市场范围内进一步最大化”可归纳为自由贸易是实现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依据材料三“一旦自己的优势地位受到威逼,它们便又退向爱护主义”可归纳为致力于进展本国经济,提升竞争力;结合所学,还可以从世界经济进展必定要求、对进展中国家的双刃剑作用等角度归纳。

答案:(1)条件:工业革命的推动;经济实力的增加;政府的支持。

目的:推动经济进展;把握世界霸权。

(2)措施:提高关税;实行货币贬值。

影响: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世界局势日趋紧急;为战后世界经济进展供应了深刻的教训。

(3)生疏:自由贸易是实现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自由贸易是世界经济进展的趋势,规范化、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是历史进展的必定要求;对于进展中国家而言,自由贸易意味着机遇与挑战并存;各国应当致力于进展本国经济,提升竞争力。

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美、日、欧经济增长的速度比较(%):
——
材料二世界上主要国家工业生产占世界比重(%):
——
政治经济概论》相关内容整理
依据材料,提取两项有关20世纪60—70年月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进展的信息,并依据所学学问加以说明。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分析精确)
解析:观点:依据材料一:在三个时间段中,美国的增长速度比日本与欧共体速度慢,然后联系60—70年月美国的境况赐予说明:以美国为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崩溃;20世纪70年月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对美国的打击;美国陷入越南战斗的泥潭不能自拔。

依据材料二:1948年与1970年的对比,说明日本、英德法等国在这段时期内与美国差距的削减,其缘由是西欧国家走上联合,并摆脱了美国把握;二战后,西欧得到美国马歇尔方案的救济;战后日本民主改革和美国的大力扶植;日本和西欧国家制定符合国情的经济进展战略。

答案:示例:
信息1:美国经济增长慢于日本和欧共体国家,美国占世界工业的比重呈下降趋势。

说明:以美国为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崩溃;20世纪70年月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对美国的打击;美国陷入越南战斗的泥潭不能自拔。

信息2:二战后,日本、英、法、德等国占世界工业的比重加大,与美国经济的差距缩小。

说明:西欧国家走上联合,并摆脱了美国把握;二战后,西欧得到美国马歇尔方案的救济;战后日本民主改革和美国的大力扶植;日本和西欧国家制定符合国情的经济进展战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