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内运输安全基础知识(二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厂内运输安全基础知识
①什么是厂内运输?厂内运输分为哪几个阶段?
在工厂里,把材料、成品、零件、部件、产品按生产路线、工艺流程进行库房与车间、车间与车间、车间内部各工序之间的运输都称为厂内运输。
根据物料的周转情况,厂内运输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把原材料运到工厂。
2.把原材料搬运入库或运到堆放场地。
3.将材料由仓库或堆放场地运到车间或者生产作业班组。
4.零、部件在车间内部班组、工序间的转运。
5.零、部件在车间与车间之间的转运。
6.将产品由车间运送到库房。
7.将产品由库房发运出厂。
②厂内运输易发生哪些事故?如何预防?
厂内运输易发生的事故有撞车、翻车、轧辗以及在搬运、装卸、堆垛中物体的打击等。
发生以上事故的原因主要是缺乏安全知识的教育、作业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以及运输设备和运输工具有缺陷。
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工厂必须建立一套运输、装卸的安全生产制度和奖惩制度;严格遵守《工业企业厂内运输安全规程》(GB4387-84);平时发现事故苗子,要及时采取措施,当事故发生时,现场人员要保持镇静,保持高度的责任感,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当事故发生后,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做到“四不放过”。
③驾驶电瓶车应遵守哪些安全操作规程?
驾驶电瓶车应遵守的安全操作规程有:
1.电瓶车司机经过体检合格后,由正式司机带领辅导实习3~6个月,经过考试合格后,由安全主管部门发给合格证,即可独立驾驶。
非司机和无证者一律不准驾驶。
2.出车前必须详细检查刹车、方向盘、喇叭、轮胎等部件是否良好。
3.司机严禁酒后开车,行车时严禁吸烟,思想要集中,不准与他人谈笑打闹。
4.坐式电瓶车驾驶室内只许坐两人,车厢内只能乘坐随车人员1人,拖挂车上禁止乘人。
5.电瓶车只准在厂区及规定区域内行驶,凡需驶出规定区域时,必须经公安部门同意。
6.厂区行驶速度最高不得超过10km/h。
在转弯、狭窄路、交叉口、出入车间的大门、行人拥挤等地方行驶速度最高不超过5km/h。
7.装载物件时,宽度方向不得超过车底盘两侧各0.2m,长度方向不得超过车长0.5m,高度不得超过离地面2m。
不得超载。
8.装载的物件必须放置平稳,必要时用绳索捆牢。
危险物品要包装严密、牢固,不得与其他物件混装,并且要低速行驶,不准使用拖挂车拉运危险品。
9.电瓶车严禁进入易燃易爆场所。
10.行车前应先查看前方及周围有无行人和障碍物,鸣笛后再开车。
在转弯时应减速、鸣笛、开方向灯或打手势。
11.发生事故应立即停车,抢救伤员,保护现场,报告有关主管部门,以便调查处理。
12.工作完毕,应做好检查、保养工作并将电瓶车驾驶到规定地点,挂上低速挡,拉好刹车,上锁,拔出钥匙。
④机动车辆驾驶员在日常操作中应做到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驾驶员在日常操作中应做到的基本要求是:“一安”“二
严”“三勤”“四慢”“五掌握”。
“一安”,指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二严”,指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交通规则。
“三勤”,指要脑勤、眼勤、手勤。
在操作过程中要多思考,知己知彼,严格做到不超速、不违章、不超载、要知车、知人、知路、知气候、知货物。
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瞻前顾后,要注意上下、左右、前后的情况。
对车辆要勤检查、勤保养、勤维修、勤搞卫生。
“四慢”,指情况不明要慢,视线不良要慢,起步、会车、停车要慢,通过交叉路口、狭路、弯路、人行道、人多繁杂地段要慢。
“五掌握”,指要掌握车辆技术状况、行人动态、行区路面变化、气候影响、装卸情况等。
⑤厂内汽车在运输过程中应遵守哪些规定?
厂内汽车在运输过程中应遵守下列规定:
1.驾驶员必须有经公安部门考核合格后发给的驾驶证。
2.厂区内行车速度不得超过15km/h,天气恶劣时不得超过
10kn/h,倒车及出入厂区、厂房时不得超过5km/h,不得在平行铁路装卸线钢轨外侧2m以内行驶。
3.装载货物时,不得超载,而且货物的高度、宽度和长度应符合公安部、交通部的规定。
对于较大和易滚动的货物,应用绳索栓牢,对于超出车厢的货物应备有托架。
4.装载超过规定的不可拆解货物时,必须经过厂交通安全管理部门的批准,派专人押车,按指定的线路、时间和要求行驶。
5.装运炽热货物及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货物时,应遵守国家标准《工业企业厂内运输安全规程》(GB4387-84)的规定。
6.装卸时,汽车与堆放货物之间的距离,一般不得小于1m,与滚动物品的距离不得小于2m。
装卸货物的同时,驾驶室内不得有人,不准将货物经过驾驶室的上方装卸。
7.多辆车同时进行装卸时,前后车的间距应不小于2m,横向两车栏板的间距不得小于1.5m,车身后栏板与建筑物的间距不得小于0.5m。
8.倒车时,驾驶员应先查明情况,确认安全后,方可倒车。
必要时应有人在车后进行指挥。
9.随车人员应坐在安全可靠的指定部位,严禁坐在车厢侧板上或驾驶室顶上,也不得站在踏板上,手脚不得伸出车厢外,严禁扒车和跳车。
⑥运输液体金属、熔渣和高温货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运输液体金属、熔渣和高温货物时应注意的问题有:
1.冶炼操作人员向罐内流放液体金属时,其液面与罐口边沿的垂直距离不得小于300mm。
2.调车人员配罐位时,应检查车辆和线路状况,步行引导,按“罐位标”对好罐位,并做好止轮措施。
3.连挂和吊运液体金属、熔渣罐车时,禁止冲撞和猛力拖动。
4.渣罐车进入渣场作业时,调车人员应在对好车位、做好止轮措施后,方准机车摘钩离开车辆。
5.在炼钢车辆调移热锭车前,调车人员必须认真检查线路,不允许有障碍和跑钢黏结现象。
6.在脱模车间连挂钢锭车或空模车时,应检查锭模、保温帽和底盘的装载情况,不允许有端重、偏重等现象。
7.装运热锭、热切头、热模、液体金属和熔渣等灼热物质的特种车辆,严禁在煤气、氧气等管道下停放。
⑦运输危险货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运输危险货物时应注意的问题有:
1.机车不得进入易燃、易爆区域,如需进入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
2.装载危险货物的车辆编入列车时,应最后连挂;解体时优先送往卸货地点。
3.装载易燃、易爆危险品的车辆,由蒸汽机牵引时,须用两辆货车与机车隔离;推进时可用一辆货车与机车隔离。
由内燃、电力机车牵引或推进时,须用一辆货车与机车隔离。
4.连挂易燃、易爆、压缩和液化气体货物车辆时,启动操作要平稳,防止冲撞或空转。
5.装载易燃、易爆货物的车辆,在车站、车场通过时,必须与热货物车辆隔线通行。
6.装载易燃、易爆货物的车辆,必须专线停放。
厂内运输安全基础知识(二)
一、正确操作搬运设备
工厂内运输设备是一项关键任务,运输设备的正确操作对于保障工厂的运输安全至关重要。
1. 了解设备操作规程
在操作任何搬运设备之前,首先应该了解设备的操作规程。
这包括设备的正常工作流程、设备的各种功能、设备的限制和禁止事项等。
确保自己对设备的操作规程有准确的理解,以避免操作过程中出现错误。
2. 定期维护设备
设备的维护保养非常重要。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的各项功能正常运行。
如果发现设备存在故障或问题,需要及时修理或更换设备部件。
不可忽视设备的维护保养,以免造成意外事故的发生。
3. 使用合适的搬运工具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搬运工具是非常关键的。
根据物体的重量和形状,选择合适的搬运设备,如手推车、叉车等。
合理选择搬运工具有助于减少运输过程中的风险。
二、安全运输物料
正确的物料运输是确保工厂运作顺利的重要环节,保证物料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是非常关键的。
1. 合理规划运输路线
在进行物料运输之前,应事先规划好运输路线。
考虑手段的便捷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确保运输路线不会存在障碍物或其他危险因素。
合理规划运输路线有助于提高物料运输的安全性和效率。
2. 使用适当的保护措施
在运输物料时,应使用适当的保护措施来确保物料的安全。
例如,在运输易碎物品时,应使用软包装或者填充材料来减少物料的损坏风险。
在运输液体或化学品时,应使用防漏、防爆的容器来保护运输的物料。
3. 定期进行检查
在运输物料的过程中,定期对物料进行检查非常重要。
检查物料的包装是否完好,是否存在损坏或泄漏等情况。
如果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理或更换,以确保运输过程中无安全隐患。
三、培训和教育员工
对于工厂内的员工来说,他们的安全意识和知识水平是保障工厂运输安全的重要因素。
因此,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教育非常重要。
1. 培训员工正确操作搬运设备
在使用搬运设备之前,应对员工进行培训,教会他们正确操作设备的方法和技巧。
培训包括设备的基本操作、设备的安全使用方法以及设备的维护保养等内容。
2.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通过定期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让员工了解运输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安全隐患,并告诉他们如何避免和处理这些风险。
3. 组织演习和应急演示
定期组织演习和应急演示,让员工熟悉应急情况下的处理方法和程序。
通过演习和演示,让员工了解如何应对意外事故和紧急情况,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结论
厂内运输安全是工厂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正确操作搬运设备、安全运输物料以及培训和教育员工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工厂内运输的安全性,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加强对厂内运输安全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将为工厂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和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