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物理 必修 第一册 第三章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课件(28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联觉现象对于人类认知和意识行为 的研究 ,具有 特殊意 义。许 多专家 指出, 联觉现 象的研 究为找 到比喻 和语言 能力的 神经学 基础打 开了大 门。一 些针对 联觉现 象的研 究提出 ,使声 音和物 体形状 之间建 立联系 的能力 可以成 为语言 和抽象 思维发 展的一 粒种子 。

5.真理总是越辩越明。曾几何时,方 言的存 废问题 ,曾经 引起激 烈争议 ,但争 论至今 ,越来 越多的 人逐渐 达成共 识:推 广普通 话很重 要,保 护方言 也很重 要,二 者并不 是非此 即彼的 关系。
人 教 版 ( 20 19)高 一物理 必 修 第 一 册 第 三章 重 力 基 本相 互作用 课件( 共28张 PPT)
人 教 版 ( 20 19)高 一物理 必 修 第 一 册 第 三章 重 力 基 本相 互作用 课件( 共28张 PPT)

1.汉字的亦文亦图性质,导致它的表 意功能 和美学 功能无 法截然 分开。 汉字一 直保持 着对称 平衡的 形态, 与其最 初扮演 的“饰 ”的角 色有相 当关系 。如果 没有在 青铜器 上度过 自己的 童年, 中国的 书法艺 术很可 能跳不 出美术 字的窠 臼,无 从获得 那种自 由奔放 的生命 感和力 量感。

7.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 为所在 职业、 阶层、 年龄、 性别、 文化教 养等方 面的社 会差异 而形成 不同的 社会变 体。

8.语言最本质的功能,是作为人们交 际的工 具。英 国作家 塞缪尔·约翰逊 说过:“ 语言是 思想的 外衣。 ”除了 交际工 具,语 言同时 也是文 化的载 体。在 岁月与 文明的 浸泡下 ,方言 承载着 浓郁的 地方文 化特色 ,能够 满足本 地区社 会交际 的需要 。

2.对于这种能力,人们普遍存在一种 疑问, 即为什 么只有 一部分 人会发 生联觉 现象。 一些人 用基因 来解释 这个问 题。有 研究者 已经注 意到, 如果一 个家族 中有一 人具有 联觉能 力,那 么很可 能会出 现更多 这样的 人。

3.科学研究指出,联觉现象大多出现 在数学 较差的 人身上 ,此外 ,左撇 子、方 向感较 差以及 有过预 知经历 的人也 通常会 出现联 觉现象 。也有 人认为 ,联觉 能力与 一个人 的创造 力有关 ,许多 著名的 科学家 和艺术 家都具 备联觉 能力。
人 教 版 ( 20 19)高 一物理 必 修 第 一 册 第 三章 重 力 基 本相 互作用 课件( 共28张 PPT)
人 教 版 ( 20 19)高 一物理 必 修 第 一 册 第 三章 重 力 基 本相 互作用 课件( 共28张 PPT)
课堂练习
2.关于重心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 B.用细软线将物体悬挂起来,重心一定在悬线所在的直线上 C.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D.形状规则的物体,它的重心就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人 教 版 ( 20 19)高 一物理 必 修 第 一 册 第 三章 重 力 基 本相 互作用 课件( 共28张 PPT)
均匀 位置 分布决定
或支撑

体验重心
结论:物体下降的真正原因是重心在下降,重 心越低物体越稳
重心与稳度
思考:走钢丝的演员为什么要拿长棍呢,他 是如何改变重心,从而保持平衡的呢?
重心与稳度
思考:观察他们的结构,他们又是如何 增强稳定性的呢?
用重心
不倒翁原理介绍 上轻下重的物体比较稳定,也就是说重心越低
2.方法总结:重心----等效替代的思想。 3.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人 教 版 ( 20 19)高 一物理 必 修 第 一 册 第 三章 重 力 基 本相 互作用 课件( 共28张 PPT)
反重力的公路
人 教 版 ( 20 19)高 一物理 必 修 第 一 册 第 三章 重 力 基 本相 互作用 课件( 共28张 PPT)
越稳定。当不倒翁在竖立状态处于平衡时,重心和 接触点的距离最小,即重心最低。
用重心-做一做
思考与讨论
想一想: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
1、重心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 2、重心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 3、重心的位置一定在物体上。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二)现代分类方法 万有引力
重力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引力、电磁力能在宏观世界里 显示其作用
重心
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定义:
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 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 力集中作用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找重心
以下分别是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形薄板,球体, 细长直棒,找一找他们的重心分别在哪?
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位置在几 何中心
找重心
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位置在几 何中心,但不定在物体上,具体位置与形状有 关

6.方言俗称地方话,是语言的变体, 只通行 于一定 的地域 ,它不 是独立 于民族 语之外 的另一 种语言 ,而只 是局部 地区使 用的语 言。根 据性质 ,方言 可分地 域方言 和社会 方言, 地域方 言是语 言因地 域方面 的差别 而形成 的变体 ,是全 民语言 的不同 地域上 的分支 ,是语 言发展 不平衡 性在地 域上的 反映。
温习旧知 3.力的作用效果:
(1) 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 力是使物体产生形变的原因
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有关呢?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的表示方法
力的示意图:
用一根带有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粗略)
方向
箭头
F
作用点 起点
15N
力的表示方法
力的图示:
用一根带有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精确)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想一想
如何让小球上坡呢?
会爬坡的小球
思考与讨论
根据初中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力的认识?
1.力的定义? 2.力的性质? 3.力的作用效果?(举例说明)
温习旧知
1.力的定义: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F) 单位:牛顿(N)
2.力的性质 物质性: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单独存在 相互性:一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也一定是受力物体
电磁相互作用
电场力、磁场力,摩擦力,弹力等
强相互作用
核力等
弱相互作用
存在于放射现象中
说明: 1、强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
2、弱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的规律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课堂小结
1.知识小结:力的概念,力的单位,力的三要 素;表示力的方法。重力的定义,重力的大 小,方向,重心。
人 教 版 ( 20 19)高 一物理 必 修 第 一 册 第 三章 重 力 基 本相 互作用 课件( 共28张 PPT)
课堂练习
1.关于物体所受的重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物体只有在地面静止时才受到重力作用 B.物体在自由下落时所受的重力小于物体在静止时所受 到的重力 C.物体在向上抛出时受到的重力大于物体在静止时所受 到的重力 D.同一物体在同一地点,不论其运动状态如何,它所受 到的重力都一样大
找重心 影响重心位置的因素
形状不规则或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怎么找 呢?
探究活动-找重心
实验法 (悬挂法或支撑法) ——只适用于薄板状的物体
此方法的原理是什么?
二力平衡
交轨法
影响重心的因素
均匀
物 分布 体
重心 位置
规则 形状决定
重心 位置
几何 中心

不规则
量 分布不 重心 形状和质量 悬挂法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线段 箭头 起点果落向地面,这是 为什么呢?
重力的三要素
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1.大小:可由弹簧秤测定
G = mg g = 9.8 m/s2
2.方向:竖直向下
思维体操
重力的作用点在哪呢?
等效
G1 G2 G3
Gi Gi+1
Gn
等效替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