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3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可以帮助到您,就是最大的乐趣哦。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懂得比例各部分名称。

2.经历探索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重点:
比例的基本质性。

教学难点:
发现并概括出比例的基本质性。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什么叫做比例?
2.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的比能否组成比例。


和5:2
1/2:1/3 和6 : 4
和1:4
二、探索新知
1.比例各部分名称。

(1)教师说明组成比例的四个数的名称。

板书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例如:= 60:40
内项:6o
外项:40
(2)学生认一认,说一说比例中的外项和内项。

让学生再写出几个比例。

如::= 60:40
外内内外
项项项项
2.比例的基本性质。

你能发现比例的外项和内项有什么关系吗?
(1)学生独立探索其中的规律。

(2)与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3)汇报你的发现,全班交流。

(师作适当的`补充)
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板书
两个外项的积是
两个内项的积是
外项的积等于内项的积。

(4)举例说明,检验发现。

1
两个外项的积是
两个内项的积是
外项的积等于内项的积。

如果把比例改成分数形式呢?
如:= 60/40
3.
等号两边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所得的积相等。

(5)学生归纳。

在比例里,两外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4.填一填。

(1)1/2:1/5 =1/4:1/10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让学生经历探索圆柱基本特征的过程,提高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概括的能力。

重点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

难点圆柱的侧面积和它的展开图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观察法、分析法、归纳法。

学情分析
圆柱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学生对于圆柱体并不陌生,只是没有深刻的认识,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应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问题:你学过那些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

今天老师要教同学们认识一个新的立体图形----圆柱体,简称圆柱。

请同学们拿出你准备的圆柱,老师检查。

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圆柱的图片,请大家欣赏。

你还见过生活中那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体。

从一年级我们就知道圆柱体,你认为什么样的图形是圆柱体?说说看。

二、探究新知
1.从圆柱的图片中抽象出圆柱的立体图形。

教师:如果把它们画成立体图形是怎样的?想看吗?
课件演示:从图片中抽象出圆柱。

问:长方体和正方体最多看到几个面?圆柱我们能看到几个面?
2、探究圆柱的基本特征
(1)思考:圆柱的上下两个面是什么样的?叫做什么?
学生观察后得出结论。

教师:小组合作,动手动脑
圆柱两底面的大小怎样?你用什么方法证明?
画、剪、比等等方法。

(2)比较胖瘦两个圆柱,它们有什么不同?是什么原因?
让学生相互讨论,思考。

得出:因为圆柱的底面半径不同〔〕,所以在高相等的情况下,半径大的圆柱就胖些。

(3)思考:用手摸圆柱周围的面,你有什么发现?
结论:是一个光滑的曲面。

(4)思考: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什么?在哪里?有几条?
学生先用手比划下圆柱的高,在用彩笔画出圆柱的高。

试试看,你能画几条。

白板演示,圆柱的高有无数条,
3、拓展应用,发展新知
在生活中,圆柱的高也有不同的称呼,你知道吗?(白板展示)
硬币是厚,井是深、钢管是长。

三、巩固提高,
1、完成P18的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检查。

2、完成P18的第2题
分析:分别以长方形的那条边为轴旋转而成,底面半径和高分别是多少,引导学生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来帮助理解
课题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认识到了什么?请用“1、2、3、无数”来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你会吗?说说看。

作业能力练习册第13-14页内容,回家体会理解记忆公式。

板书设计
圆柱体的认识
底面侧面高
2个1个无数条
大小一样的圆曲面
教学反思
圆柱是一种常见的立体图形。

在实际生活中,圆柱形状的物体很多,学生对圆柱都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在教学中,我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教学中,重点理解圆柱的高有无数条,而不仅仅是两个底面圆心的连线这一条。

还让学生认识到圆柱的立体图形只有两个面。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三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P16《生活与百分数》教材分析:教材紧接着百分数(二)这一单元,安排“生活与百分数”这一“综合与实践”活动,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百分数在生活中的运用,提高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求利息的方法,通过这一实践活动更加提高了他们对百分数知识的应用能力,从而感受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利率的调整与国家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理财问题的过程。

学会设计合理的存款方案,能对自己设计的方案做出合理的解释。

3、从小培养理财意识,感受理财的重要性,培养科学、合理理财的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学会设计合理的存款方案,能对自己设计的方案做出合理的解释。

教具准备:学生搜集的银行利率信息及网上查找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课前,我给大家提前布置了调查任务,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对学校和家庭周边的银行进行了走访调查,记录了一些银行近期的利率,那么,同学们通过这项活动是否已经感受到了百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了呢?但是不一样的理财方式,带来的收益是不同的,那么怎样理财才能给我们带来尽可能多的回报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进入今天的活动吧!
二、探索新知
活动1 --初步感知利率的调整与国家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老师把同学们抄来的存款利率进行了整理,(出示最新存款利率一览表)对比一下,它与教材第11页的利率表有什么不同?
你了解到的国家调整利率的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教师小结:
一、大幅降息有助于降低企业财务成本,保障国民经济的稳健发展
二、大幅度降息对房地产业是个直接的利好,将大大降低房地产业的贷款费用,同时也给有需求的贷款买房者减少了购房成本,促进购房消费。

三、大幅度降息对金融证券市场将产生活跃作用。

四、大幅度降息对消费有刺激作用。

活动2--利用普通储蓄存款设计合理的存款方案
我们从宏观上了解了利率也是根据实际需求在不断调整的,那具体到我们个人的实际需求,则是选取怎样的理财方式才能使我们的存款到期后收益最大。

现在请大家根据咱们调查到的存款利率帮李阿姨算一算,如果她准备给儿子存2万元,供他六年后上大学,怎样存获得的收益最大?
首先我们要考虑什么问题?
预设:
1、去哪家银行存?选择银行,说明理由。

2、怎样安排存期?(6个一年期;3个两年期;2个三年期;1个五年期和1个一年期)
明确:存期为六年,必定需要取出后再次存入,要想使6年后的收益最大,咱们是把每次的利息取出只存本金合算还是连本带息一起存入合算呢?
可以小组合作,用计算器计算。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交流汇报:通过计算学生认识到一次性存入的方法比分成很多次存入所获得的利息多。

而一年期利息少,所以五年期配一年期的存款方式也不合算。

最终发现存六年还是存2个三年期最合算。

活动3--利用教育储蓄和国债设计合理存款方案
另外两种类型的理财方式:教育储蓄存款和购买国债。

因为教育储蓄可以免收利息税,而原来的普通储蓄需要交纳利息税,所以以前存教育储蓄的人很多。

但是现在普通储蓄也免收利息税了,所以教育储蓄已经失去了其优势,慢慢地退出历史舞台。

购买国债还是可以的(出示20xx国债利率)我们还以小组为单位,一起来分析一下,帮李阿姨设计一个合理的存款方案,使六年后的收益最大。

学生继续进行小组合作,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最后进行汇报。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肯定收获满满,说说吧,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交流各自的收获体会。

看来百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真是无处不在啊,生活中蕴含着无穷的数学知识,希望同学们关注我们的生活,热爱我们的数学,积极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四、课后延伸
生活中不仅仅有百分数,还有千分数、万分数,请同学们课后阅读教材P16“你知道吗?”理解更多的知识。

五、课堂作业
你们也即将毕业,可以为自己的压岁钱也做一个理财计划,看看怎样存能够让六年后的收益最大?
板书设计:
生活与百分数
存6年存2个三年期的最合算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3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